彼得·德拜

✍ dations ◷ 2025-05-03 07:19:09 #彼得·德拜
德国 荷兰亚琛科技大学苏黎世大学(1911年-1912年) 乌得勒支大学(1912年-1914年) 格奥尔格-奥古斯特格丁根大学(1914年-1920年)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920年-1927年) 莱比锡大学(1927年-1934年) 柏林大学彼得鲁斯·约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荷兰语:Petrus Josephus Wilhelmus Debije,1884年3月24日-1966年11月2日)后改名为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英语: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e),荷兰物理学家与物理化学家,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拜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1901年,进入离家乡30公里的普鲁士莱茵省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数学与经典物理学,1905年获电机工程学位。在亚琛,他师从理论物理学家阿诺·索末菲。阿诺·索末菲后来称德拜是他最重要的发现。1906年,索末菲收到巴伐利亚慕尼黑的任命,于是带德拜一同前往并作为助手。1908年,德拜获哲学博士学位。1913年,同Mathilde Alberer结婚。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年:拉姆齐 | 1905年:拜尔 | 1906年:莫瓦桑 | 1907年:比希纳 | 1908年:卢瑟福 |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 1910年:瓦拉赫 | 1911年:居里 |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 1913年:维尔纳 | 1914年:理查兹 | 1915年:维尔施泰特 | 1918年:哈勃 | 1920年:能斯特 | 1921年:索迪 | 1922年:阿斯顿 | 1923年:普雷格尔 | 1925年:席格蒙迪1926年:斯韦德贝里 | 1927年:威兰 | 1928年:温道斯 |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 1930年:费歇尔 |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 1932年:朗缪尔 | 1934年:尤里 |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 1936年:德拜 | 1937年:霍沃思、卡勒 | 1938年:库恩 |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 1943年:德海韦西 | 1944年:哈恩 | 1945年:维尔塔宁 |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 1947年:鲁宾逊 | 1948年:蒂塞利乌斯 | 1949年:吉奥克 |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 1952年:马丁、辛格 | 1953年:施陶丁格 | 1954年:鲍林 | 1955年:迪维尼奥 |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 1957年:托德 | 1958年:桑格 | 1959年:海罗夫斯基 | 1960年:利比 | 1961年:卡尔文 |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 1963年:齐格勒、纳塔 | 1964年:霍奇金 | 1965年:伍德沃德 | 1966年:马利肯 |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 1968年:昂萨格 | 1969年:巴顿、哈塞尔 | 1970年:莱洛伊尔 | 1971年:赫茨贝格 |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 1974年:弗洛里 |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1976年:利普斯科姆 | 1977年:普里高津 | 1978年:米切尔 | 1979年:布朗、维蒂希 |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 1982年:克卢格 | 1983年:陶布 | 1984年:梅里菲尔德 |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 1990年:科里 | 1991年:恩斯特 | 1992年:马库斯 |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 1994年:欧拉 |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 1998年:科恩、波普 | 1999年:兹韦勒 |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 2006年:科恩伯格 | 2007年:埃特尔 |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 2011年:谢赫特曼 |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 2017年:杜博歇、弗兰克、亨德森 |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英语:Molecular genetic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专门在分子层次下研究遗传学,这一学门使用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体染色体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
  • 阵发性剧痛症阵发性剧痛症(英语: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PEP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疼痛性疾病,症状为无征兆的突发性烧灼痛,伴有皮肤潮红,一般发生在直肠、下颌和眼部。阵发性
  • 造血作用造血作用(英语:Haematopoiesis,其它拼法为haemopoiesis或hemopoiesis,在美式英语中也被拼作hematopoiesis;源自古希腊语中意为“血液”的词汇αἷμα以及意为“创造”的词汇πο
  • 氯化银氯化银是银的氯化物,化学式AgCl。其天然矿物称为角银矿,亦可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氯化银是一种白色的、微晶体的、对光敏感的物质,照光会分解成Ag以及Cl
  • 大麻素大麻素(英语:Cannabinoids),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大麻里发现的一组萜酚类化合物,也自然地存在于动物神经和免疫系统里。大麻素的外延包括结构上与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
  • 雅司病热带肉芽肿(Yaws)也称为雅司病,是发生在皮肤、骨骼及关节的热带感染病,病原是螺旋体门的细菌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热带肉芽肿一开始会在皮肤产生圆形的硬肿,直径约
  •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拉丁语:superior vena cava)是一条粗短的静脉干,下端连于右心房上缘,上端由左、右头臂静脉(无名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结合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垂直下降,在平对第三胸肋关节的下
  •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英语: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为腹主动脉(英语:Abdominal aorta)局部扩大,其横径大于3公分或超过正常横径之50%。除非腹主动脉瘤破裂,否则通常无症状。偶尔造成腹
  • 南半球南半球(英语:Southern Hemisphere)是指赤道以南的半个地球。南半球主要包括的地区有亚洲印度尼西亚南部、非洲中部及南部、大洋洲绝大部分、南美洲大部分、南极洲全部。在南半
  • 海牙海牙(荷兰语:Den Haag;.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