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

✍ dations ◷ 2024-07-01 05:17:41 #量词
量词(英语:measure word),学术名称分类词(classifier),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词语或语素,用来区分由可数名词指代的不同事物。在存在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常常用于名词被计数或者特指的情况(例如和数词或指示词(英语:Demonstrative)连用的时候)。东亚语言一般必须使用分类词,例如中文里“三个人”的“个”,“两头牛”的“头”;而一些语言则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分类词,例如英语中的“three people”就不需要使用任何分类词。分类词不应与名词类别混淆。后者通常不是根据词的含义分类,而是根据诸如词法来分类。在使用名词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可能与名词同时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分类词在概念上区分名词所指示的事物(而不是名词本身),通常在计数的时候使用。分类词并不是语法上的概念,而是一种词项(英语:Lexical item)。一种语言可能包含上百种不同的分类词。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一般用于人的分类词是“个”,它用于对人进行计数:用于树的分类词是“棵”:“三棵树”。用于鸟的分类词是“只”:“三只鸟”。用于河的分类词是“条”:“三条河”。因为分类词是词语,而不是语法功能,所以它们常常从其他语言中借用。它们在这个方面很像量词。例如在计量咖啡的“杯”数时,人们并不关心是什么样的杯子,或者什么牌子的咖啡。在这两个系统中,回答问题时都可以省略所指代的事物:使用分类词的语言包括汉语、波斯语、日语、韩语、东南亚诸语言、南岛语系语言、玛雅语系语言等。分类词也是美国手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英语中并不常使用分类词,虽然少量特殊的名词确实会与分类词一起出现:注意,以上的量词都是单数形式。如果改成复数形式,前两个短语会有不同的含义。法语并不是很有成效地使用分类词,虽然少量特殊的名词确实会和分类词同时出现:韩语中数数时也必须使用量词。在韩语中,“장(张)”就是用于被子、毯子,或者像纸一样的片状物件的量词,和中文里“一张纸”的道理相似。另外,例如“三件衬衫”就是“와이셔츠 세벌(衬衫三件)”。韩语中有两套数字:固有词和汉字词。而数数时多使用前者:“열 과”表示“十科”,而“십 과”表示“十课”;后者则一般只用于报时。在马来语语法中,分类词用于计数所有的具体名词,包括短语名词。不管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只要名词和分类词一起使用,就不用叠词化。在不正式的场合,如果上下文不言而喻的话,分类词也可以和数词单独使用,而不跟名词。分类词必须用于有形的物体,所以并不能用于抽象名词,例如“satu wawasan”(“一 愿景”,没有分类词)。在缅甸语中,分类词是以助词的形式用于计数或计量名词。分类词直接跟在数词的后面。如果上下文允许,分类词指示的名词可以省略,因为很多分类词会暗示出含义。在汉语普通话中,名词没有单复数。没有数分类词的名词既可以表示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个。分类词用于列举可数名词的时候:文言文中并不常使用分类词,而且分类词也不是必须使用的。然而在所有现代汉语方言中,所有可数名词一般都要使用量词:“一牛”在现代汉语中是语法错误的。为每个名词选择合适的分类词是语法上的事情,有一定的任意性(虽然常常对应于基于物理特征相对定义良好的分类),而且学习汉语的人必须要记住这些分类词。与一个名词结合的分类词往往具有想象层面的联系。例如“张”最初用来表示“张开的弓”,后来用来计量“可以张开的物体”,以至于“可以铺张开的物体”,最终作为了具有“平面义”特征的事物,例如“一张纸”。如果上下文允许,名词也可以被省略,而只用数词和分类词。并不是所有的汉语分类词都来源于名词。例如“把”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抓”,因此也可以作为量词,计量“有把手可以抓的物体”。许多时候,汉语分类词同时具有形容词或物理量的含义,并不单纯是为了数数,不是冗余,如“一只鞋、一双鞋”、“一瓶水、一杯水、一滴水……”、“一张纸、一叠纸”、“五米布、十斤面……”,类似含义在英语中需要用of短语来表达。 au04在日语语法中,当用数词计数名词的时候必须使用分类词。选择合适的分类词基于名词所指示事物的种类和形状。分类词与数词相结合,有时要采用几种不同的形式。越南语使用与汉语、日语、韩语差不多的一套分类词。虽然是典型的印欧语系语言,孟加拉语也使用分类词。在孟加拉语中,当名词与数词一起使用时必须有一个对应的分类词。多数名词都使用通用的分类词“ţa”,同时还有很多专用的量词,例如“jon”只用作人的分类词。不过孟加拉语中的量词还是远远少于汉语和日语。和汉语一样,孟加拉语的名词并不因为数量的不同而发生屈折变化。与汉语的情况类似,在孟加拉语中计数名词而不使用量词(例如说“aţ biŗal”而不是“aţ-ţa biŗal”表示“八只猫”)会被视为不符合语法。然而,如果计数的名词不是主格或者数量非常大的时候,省略分类词也非常普遍。例如“aţ biŗaler desh”表示“eight cats-possessive country”,“panc bhUte khelo”表示“five ghosts-instrumental ate”,“ek sho lok esechhe”表示“一百个人过来了”。还有一种情况分类词有可能被丢掉,就是句子的重点不在实际的计数上,而在于陈述事实。例如“amar char chhele”表示“我有四个儿子”。后缀“-ţa”来自于“goţa”(“块”),也作为定冠词使用。省略名词而保留分类词是符合语法的,而且很普遍。例如,“Shudhu êk-jon thakbe.”(“只有一会留下”)并没有歧义,它表示“只有一个人会留下”,因为分类词“jon”只能用作人的分类词。“lok”(“人”)的含义就隐含其中了。尼泊尔语的分类词系统和孟加拉语非常相似,用“-वटा”作为物体的分类词,“-जना”作为人的分类词。在美国手语中,分类词结构用于描述位置、状态(大小和形状),以及物体如何人工处理。表达这一类结构的特定手势就体现了分类词的功能。多种手势能够表示出整个实体;表示物体是怎样处理的,工具是如何使用的;表示肢体;并且用来表达实体的多种特征,诸如尺寸、形状、质地、位置,以及移动的路径和方式。分类词被很多手语学家接受,但同时另一些人则发出了议论,认为这些分类词结构并不能在所有的方面与口语中的分类词平行,并且更倾向于使用其他的表示,诸如多语素或多成分的手势。举例:分类词是多数东亚语言语法的组成部分,包括汉语、日语、韩语、越南语、马来语、缅甸语、泰语、苗语,以及位于东亚和东南亚语区西部的孟加拉语和蒙达语族语言。在美洲原住民语言中,分类词存在于太平洋西北地区,尤其是在茨姆语言(英语:Tsimshianic languages)中,以及中美洲的诸多语言,包括古典马雅语以及它的多种衍生语言。分类词也出现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一些语言(最有名的是亚瓜语(英语:Yagua language)),以及西非语言的极少数语言中。相比之下,不仅欧洲的语言完全没有分类词,而且北亚的很多语言(乌拉尔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以及大陆的古西伯利亚语言)、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以及南美洲南部和北美洲南部的诸多土著语言中都没有分类词。南岛语系可能是因为与南亚语系的交流而有了分类词,但是很多偏远地方,诸如马拉加斯语和夏威夷语,就没有分类词。分类词与名词分类不同。无论如何,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划出的分界线。分类词常常演变成分类系统,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极端。

相关

  • 验光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验光师(英文:optometrist)视光是医疗行业
  • 过敏反应过敏(希腊语:ἀλλεργία; 德语、法语: Allergie;英语:allergy, allergic diseases)为人体接触环境中部分对一般人影响不大的过敏原因子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超敏反应现象,人体对
  • 醋酸菌A. aceti A. cerevisiae A. cibinongensis A. estunensis A. indonesiensis A. lovaniensis A. malorum A. nitrogenifigens A. oeni A. orientalis A. orleanens
  • 新霉素新霉素(ne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949年微生物学家Selman Waksman和他的学生Hubert Lechevalier在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中分离获得。新霉素大多用于局部给药
  •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高血糖高血糖(英语:Hyperglycemia)是指过量葡萄糖在血浆中堆积的医疗状况,一般指血糖水平高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但在血糖升到15-20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之前症状都不明显
  • 渗透压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施加到溶液上以防止溶剂经选透膜内流的最低压力。在U型管实验时,当渗透持续进行至两液面高度不再变动时,此时两液柱之压力差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
  • 乏核燃料乏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这种燃料无法继续维持核反应。乏核燃料中仍然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
  • 癌变癌变(英语:carcinogenesis)通常用来形容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致癌过程,是细胞DNA受损突变后发生在细胞及基因级别上的、从而导致细胞不受机体控制恶性增殖的一系列改变,最终引
  • 杓状软骨肌突杓状软骨肌突(muscular process of arytenoid cartilage)为杓状软骨基部的横向角部,且呈现短、圆形,及突出的结构;它向后以及向外突出,称为肌突 (muscular process);肌突伸入到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