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dations ◷ 2025-07-19 16:31:50 #1876年出生,1940年逝世,俄罗斯物理学家,苏联物理学家,20世纪物理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师,苏联科学院院士,圣彼得堡第六中学毕业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Dmitry Syergeyevich Rozhdestvensky, 1876年3月26日或4月7日-1940年6月25日) - 俄罗斯/苏联物理学家,国家光学研究所(SOI)创始人和首任所长(1918年至1932年),苏联光学产业组织者之一,苏联科学院院士(1929年)。

谢尔盖耶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1876年3月26日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后来的圣彼得堡省公立学校主任,多次再版的历史教科书作者-谢尔盖·茹科夫斯基圣诞节·罗日杰斯特文斯基(1834年-1891年)。

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家有六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英语、德语和法语等完善的知识。父亲去世后,家庭并没受影响,特别是来自书籍再版的养老金收入使孩子们得以继续学习,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 1894年谢尔盖耶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完成高中学业并获得银质奖。学校对他的评语:“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生活朴素、善于交际、性情开朗、彬彬有礼、谦逊有礼、能力优秀、勤劳善良”。1900年,他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获得了首个物理和数学学士学位,后留校准备博取教授职称。1901年和1903年分别到莱比锡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奥托·维纳实验室和吉森市,经典电子理论创始人之一-保罗·德鲁德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实习。

1903年至1931年,他曾在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大学圣彼得堡物理研究所工作(1915年当选为该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16年批准为教授级)。1908年与奥尔加·安东诺夫娜·多比阿什(Olga Antonovna Dobiash),后来的著名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1929年苏联科学院准会员结婚。

1912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被授予罗蒙诺索夫奖,以表彰他致力于对相应吸收带附近蒸气反常色散的研究。

1916年当选为俄罗斯物理和化学学会(RFHO)会长及学会物理部主席。1919年他重组了大学物理系和物理系数学部,对物理教学进行了彻底改革。

1921年当选为俄罗斯矿物学会名誉会员。

1918年至1932年期间,担任1918年由他倡议成立的国家光学研究所(SOI)主任和科学主任;1919年在他的组织下,成立了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的“原子能委员会”(GOI);1919年至1927年组织生产光学玻璃;1922年,他组建了俄罗斯光学学会。1924年以来,积极参与创建国内光学产业。

1925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和度量衡管理主室名誉会员。

1928年被选为自然、天文和人种学协会荣誉会员。

192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会员。

1932年他离开国家光学研究所所长岗位,并提名瓦维洛夫院士为该机构领导候选人;1932年到1938年,他领导原子能委员会光谱分部;1939年到1940年6月为原子能委员会显微学实验室顾问,并同时负责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研究所光谱实验室。

1939年8月30日奥尔加·安东诺夫娜·多比阿什因心脏病去世,这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造成了极大打击,由于过度悲伤,使他过早地离世,1940年6月25日,他被安葬在列宁格勒 Literatorskie jetty Volkov 公墓。

相关

  • 喘息喘鸣(英语:Wheeze, Sibilant Rhonchi),又称啰音,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持续产生的粗糙声音。哮鸣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某些部分缩小或被堵塞,亦可能是呼吸道内的气流速度提高。
  • UNAIDS行政总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英语: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缩写UNAIDS)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规划署旨在唤起全球对艾滋
  • 维姆·文德斯恩斯特·威廉·“维姆”·文德斯(德语:Ernst Wilhelm "Wim" Wenders,1945年8月14日-),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电影导演、摄影师;曾荣获法国戛纳影展及德国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导演;是德
  • 鞑靼入侵鞑靼可能指:狭义是蒙古语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演化。即:塔塔尔部落。其强盛时期建立蒙古尼伦国,中国文献称“柔然”或“蠕蠕”国。后期移民至呼伦贝尔草原,散居于达赉湖(呼伦湖)周边
  • 生物荧光生物萤光( Biofluorescence)是一种生物体发出萤光的机制。与生物发光不同的是:生物萤光是透过其体内的萤光蛋白,利用与萤光近似的机制,透过来吸收特定波段的光波,然后再发放另一个
  • 撒丁山螈撒丁山螈(学名:Euproctus platycephalus)是意大利萨丁尼亚岛特有的一种蝾螈。它们栖息在温带森林、丛林、地中海类灌木植被、河流、季节河、淡水沼泽、内陆喀斯特地形、洞穴及
  • 流行病学转变流行病学转变(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是人口学与医学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口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快速增长,但之后又由于生育率的降低而使人口重新稳定下来。该理论由阿布
  • 虍部虍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虍部归于六划部首。虍部通常从左、右、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温带阔叶混交林温带阔叶混交林是一种温带陆地生物群系,位于阔叶(英语:Broadleaf)树生态区,和针叶树与阔叶树的针叶混交林(英语:Mixed coniferous forest)生态区。“温带阔叶混交林”这一术语,由世界
  • 以武汉命名的病毒列表本列表包含以武汉命名的病毒物种、株系及高阶分类单元。武汉嬴病毒 (学名:),系嬴病毒属()的模式物种。武汉芈病毒 (学名:)武汉蚊正幻影病毒1型 (学名:)武汉蚊正幻影病毒2型 (学名:)武昌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