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 dations ◷ 2025-07-05 07:32:58 #施一公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汉族,生于河南郑州,童年在驻马店长大,中国结构生物学家,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无党派人士,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南代表团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的爷爷施平(1911年—)出生于云南大姚,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系。施一公奶奶杨琳在生下施怀琳18天后(1935年1月)就牺牲在杭州的国民党监狱里。施一公父亲施怀琳(1935年—1987年)生于浙江杭州,生长于江苏、上海等地,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施一公母亲来自江苏丹阳吕城镇,后考入北京矿业学院。他父母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条件比较艰苦的河南工作,任职于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施一公生于郑州,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他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母取名“一公”就是要他长大后“一心为公”。受“走资派”爷爷施平的牵连和影响(施平被关押在监狱4年半),两岁半随父母家人下放到河南驻马店,曾居住在汝南县老君庙镇(当时称光明公社)闫寨大队小郭庄近三年时间,1972年其父工作调动到驻马店地区工业局导致全家又搬往2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镇并住了八年,之后又回到了郑州。1987年9月21日,施一公的父亲施怀琳在郑州被疲劳驾驶的出租车撞倒。司机将其送到医院时,其生命体征仍正常,但是由于司机一时筹不齐500元急救押金,于四个半小时候后在医院急救室去世。此事对正读大三的施一公影响很大。目前施一公的爷爷施平在上海生活,施一公母亲在郑州生活。2015年8月,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第一篇文章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后篇文章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施一公称“这项成果的重要性超过我过去25年科学研究总和”。2010年,施一公和好友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科学》杂志上联合撰文,批判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指出,尽管中国研究经费近年来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科学研究应有的强大起到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的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的研究文化,一个简单但非常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能依赖私人关系。2017年1月16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第二场座谈会上,施一公作为教育科技界的代表发表讲话,建议中国“用国际化的条件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人才,建立长期稳定支持优秀科学家的机制,关注博士后和研究生这些人才后备力量,提高研究生的补贴标准”。他的建议得到李克强的肯定和支持。中科院在2011年的院士评选中,施一公和饶毅两个学界明星双双落选,引发了舆论对中科院的质疑。2011年12月9日,在新增院士名单出炉后数小时,饶毅便撰写了一篇标题为《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的4000余字博文,为施一公的落选鸣不平。饶毅认为,中科院在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时间的长短”。饶毅当时宣布不再参选院士。施一公在2013年院士评选中当选中科院院士。

相关

  • 显微照相显微照相是以显微镜或类似的器材所摄取的相片或影像,以显示放大了的物件影像。显微照相是由加拿大发明家范信达所发明。有制造显微照相,可以在显微镜上安装照相机,取代目镜;或是
  • 亚特兰大亚特兰大(英语:Atlanta)是美国佐治亚州首府及最大城市,也是富尔顿县的县政府驻地。人口456,002人(2014年),而正在快速发展的亚特兰大都会区拥有人口5,884,736人,是美国第9大都市区。
  • DMT二甲基色胺(N,N-Dimethyltryptamine,简称DMT),是一种色胺类的致幻剂。它以痕量见于人体中,由色胺-N-转甲基酶催化产生。通常会在冥想与禁食期间大量产生。其结构与血清素、褪黑激
  • 盘古大陆泛大陆(英语:Pangaea 或 Pangea),又称“超大陆”、“盘古大陆”,原文为希腊语 Παγγαία,是 πᾶν(全部)和 γαῖα(陆地;盖娅,大地女神)的合字,即“全陆地”。泛大陆是指在古生代
  •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英语:Flucytosine,简写为5-FC或f5C)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与两性霉素B一起用于严重的念珠菌感染和隐球菌病。它也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真菌药一起用于产色霉菌病病。氟
  • 大卫·菲利浦埃尔斯米尔的菲利普斯男爵大卫·奇尔顿·菲利浦斯,KBE,FRS(英语:David Chilton Phillips, Baron Phillips of Ellesmere,1924年3月7日-1999年2月23日),英国结构生物学家,在学界和政界
  •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英语: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简称Redox)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 佩萨罗宫佩萨罗宫(Ca' Pesaro)是威尼斯一座巴洛克大理石宫殿,面对大运河。 宫殿有詹巴蒂塔·皮托尼(意大利语:Giambattista Pittoni)的壁画(包括“与木星和密涅瓦的正义与和平”(La Giustiz
  • 都灵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意大利语: Politecnico di Torino,缩写:POLITO),意大利都灵市的一所国立大学,欧洲顶尖理工大学之一,为世界百强理工学府,意大利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都灵理工大学成
  • 夏普莱斯卡尔·巴里·夏普莱斯(英语:K. Barry Sharpless,1941年4月28日-),美国化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基于他对点击化学的突出贡献,汤森路透预测他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