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醇

✍ dations ◷ 2025-04-03 12:17:01 #玉米赤霉醇
玉米赤霉醇(英文名Zeranol),又称右环十四酮酚,折仑诺,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在镰刀菌属(Fusarium genus)中发现的属于二羟基苯甲酸内脂的合成非甾体雌激素,主要用作兽药中的合成代谢剂。玉米赤霉醇在美国被批准以商标名Ralgro(Merck Animal Health)用作家畜(包括肉牛)的生长促进剂。在加拿大仅被批准用于肉牛。在欧盟其申请未获批准使用。虽然玉米赤霉醇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癌细胞增殖,一些学者认为,使用含有玉米赤霉醇牛制品,这种膳食暴露是微不足道。研究发现玉米赤霉醇是真菌感染作物中的污染物。它作为雌激素的效力是相关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的3至4倍。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Template:Xenoestrogens

相关

  • 奶酪
  •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畸变为可自然发生的。也有人工诱发。 一些物理因子(如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能大大提高畸变频率。根据畸变的特殊遗传学
  • 紫外线紫外线(英语:Ultraviolet,简称为UV),为波长在10nm至400nm之间的电磁波,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太阳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线,电弧、水银灯、黑光灯也会发出紫外线。虽然紫外线不
  • 来苏糖来苏糖是一种戊醛糖,在自然界罕见。例如,细菌糖脂质的成分就含有来苏糖。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声门下腔声门下腔(infraglottic cavity)为喉部的一部分、位于喉室(英语:laryngeal ventricle)及声门裂(英语:rima glottidis)的下方。喉部、咽部及舌头的深层解剖,后视图。喉部、咽部及舌头的
  • 汉斯·贝特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德语:Hans Albrecht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德国和美国犹太裔核物理学家,对于天体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有很重要的贡献。由于恒星
  • 2013欧洲马肉冒充牛肉2013年欧洲马肉冒充牛肉事件是2013年一个发生于欧洲的食品丑闻。牛肉的食品已被证明含有马肉(含量高达100%)和其他未申报的肉类,如猪肉。据报导,2013年1月时,在英国和爱尔兰超市出
  • 美式足球美式足球(英语:American football,在美国本土则只称为“football”)另称美式橄榄球或美式榄球,是在美国流行的一种由英式橄榄球衍生而来的竞技体育运动。美式足球与加拿大式足球
  • 阿尔法勒特市阿尔法勒特(英语:Alpharetta)是一个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富尔顿县北部的一个城市,也是亚特兰大的郊区之一。2010年人口调查显示阿尔法勒特的人口数量为57,551。2014年阿尔法勒特的人
  • GlottologGlottolog是纪录世界上鲜有人知的语言的一个目录学数据库,起初由位于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创建,2015年起改由位于耶拿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