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米赤霉醇
✍ dations ◷ 2025-09-18 15:35:22 #玉米赤霉醇
玉米赤霉醇(英文名Zeranol),又称右环十四酮酚,折仑诺,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在镰刀菌属(Fusarium genus)中发现的属于二羟基苯甲酸内脂的合成非甾体雌激素,主要用作兽药中的合成代谢剂。玉米赤霉醇在美国被批准以商标名Ralgro(Merck Animal Health)用作家畜(包括肉牛)的生长促进剂。在加拿大仅被批准用于肉牛。在欧盟其申请未获批准使用。虽然玉米赤霉醇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癌细胞增殖,一些学者认为,使用含有玉米赤霉醇牛制品,这种膳食暴露是微不足道。研究发现玉米赤霉醇是真菌感染作物中的污染物。它作为雌激素的效力是相关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的3至4倍。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Template:Xenoestrogens
相关
- 活性物质原料药(英文: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一般再经过添加辅料、加工,制成可直接
- 双鞭毛生物无根虫门 Apusozoa 泛植物 Archaeplastida 有孔虫界 Rhizaria 囊泡藻界 Chromalveolata双鞭毛生物是其真核细胞具有两个鞭毛的一种生物,是真核生物的两大类群之一。双鞭毛生
- 雷姆利亚大陆雷姆利亚大陆(Lemuria;发音: /lᵻˈmjʊəriə/),又译利莫里亚大陆或狐猴洲,是假设的大陆,位于印度洋海域,介乎马达加斯加岛、泰米尔纳德邦及西澳之间。早年根据陆桥假说,若在马达加
- 凯诺兰大陆凯诺兰大陆(Kenorland)是其中一个地球上最早期的超大陆。科学家相信此大陆是由于克拉通加积及新的大陆地壳产生而在大约27亿年前的新太古代形成的。后来此大陆的部分形成了劳
- 壳聚糖壳聚糖(英语:Chitosan),是一种线性多糖,当中由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单位)和N-乙酰葡糖胺(乙酰单位)随机分布,并透过β-(1-4)糖苷键组合而成。由于甲壳素(Chitin)也有多个译名,如几丁质或壳多糖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建于1956年,是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拥有p4生物实验室。截止2016年12月,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266人(科研岗位189人);在
- 干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利用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等,能够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轻的细胞、组织、器官等。通过特殊的移植技术移植到体内,代替那些正常
- 玫瑰色玫红色又称玫瑰色,是红色系中比较偏冷的一种颜色,比标准红色要更接近紫色,在绘画中常用玫红和钴蓝相配,形成一种有紫色调的灰色,可以用来描绘多种阴影,单独使用适合在冷色调的画面
- 毛竹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别名:孟宗竹、江南竹、猫头竹、貌儿竹、貌头竹、茅茹竹、龟甲竹),原产于中国南方,是属于禾本科竹子的一种。毛竹主要生长于中国南方与台湾的鹿谷、
- 通量通量,或称流束是通过一个表面或一个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学和应用数学的概念。在热学和流体力学领域中,研究输运现象时,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具有方向的流量,它是一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