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

✍ dations ◷ 2025-01-22 23:49:32 #纳粹
纳粹主义(“纳粹”音译自 Nazi,本身是缩写,来自德语的“国家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这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并不具有极为明确的意涵,然而,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是“属于一个民族的”,也称为民族国家主义。纳粹主义之民族观乃主张国家权力之绝对集中化,即极权主义,但其则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法西斯主义,但纳粹德国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王国首相墨索里尼最终成为明确的盟友。阿道夫·希特勒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的领袖。纳粹党执政时期的德国通称为“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1943年正式国号乃“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纳粹主义的追随者称为纳粹主义者。尽管战后盟军占领德国时全面禁止纳粹,目前仍有新纳粹在各国活动,否认和淡化犹太人大屠杀及其对其他纳粹行径进行宣传(例如称犹太人遭到纳粹屠杀是有原因的,二十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有犹太人的参与等),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并以极端之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排外暴力为主要宣传内容。1919年1月5日纳粹的前身,德国工人党(德文:Deutsche Arbeiterpartei)正式成立,创立者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希特勒于1919年9月加入纳粹党,并成为了宣传部的头目。随后他提议将党名更改为社会革命党(但最终未被采纳)。该党后于1920年1月正式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希特勒于1921年7月29日出任该党党魁。纳粹主义并非一个严格定义的意识形态,而是二战前德国境内一部分政治观点的集合:极端爱国主义、种族主义、优生学、极权主义、反共产、反同性恋、反犹太、第三位置。纳粹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一词来源于纳粹党(德语: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纳粹”,NAZI,是由德文民族社会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抽取主要字母的简称:NA(民族National)ZI(社会主义Sozialismus)而成。纳粹党顾名思义,是一个以族群而分的种族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政党。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er Sozialismus)与纳粹主义德文拼法一致,但国家社会主义由两个单词组成,而即纳粹主义是一个单词。两者间之意识型态概念乃有所承接,后续之纳粹主义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一个政治实践,但纳粹主义的发展则失却国家社会主义的多义性质,转化成特质属于政治与经济上极端之意识型态。本质上,国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的,纳粹主义也是反对共产主义的第三位置主义。 纳粹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不同点还包括,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包括了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在政治上实现极端爱国主义和独裁政治。纳粹主义并非一严格定义的意识形态,而是纳粹党所奉行的国家统治政策和理念,包括一些政治观点和具有宗教色彩的极端思想:种族主义、反共产主义、极权主义、神学主义、反犹太主义、反同性恋以及限制与其意识形态相反的宗教自由。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民族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利应由其一人掌握。由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自上至下按领袖原则来管理的政府,提倡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作为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运动意识思想,重集体尚权威武力。纳粹主义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宣扬种族优越论,认为雅利安人种为最优秀的、对人类进步唯一有贡献的民族。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在意识形态方面,以明确的准则为基础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区别,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歧视与之不同的民族。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民族世界霸权。1930年代纳粹主义的民族意识型态逐渐形成,成为特属于政治与经济上极端国家资本形态。它的极端型态体现在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俩种并在政治上体现极端法西斯爱国主义和独裁专制统治,是一个建立在高度垄断的国家统制主义体制。本质上,民族社会主义的意识型态就是民族霸权主义。德文Staatssozialismus一词被用来指称纳粹主义的经济政策,尽管国家社会主义在纳粹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国有社会主义有很多的不同。1919年,在德国国防军特别班中,经济学讲师古特里德·费德(Gottfried Feder)启迪了希特勒,希特勒在与费德讨论并深入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后,认为国际资本集团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煽动者,而且还不断制造战争以获利。犹太人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的手段不遗余力地剥削人类,另一方面则用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学说去笼络在他们权势下的牺牲者,让这些廉价奴工们陷入互相争斗的悲惨命运。这引发了希特勒创立纳粹主义的动机。当时的欧洲社会被各种犹太团体把控。希特勒认为,纳粹主义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资本为民族使用,而不是让国际犹太集团的资本操纵着民族。唯有民族的伟大,自由与发展,才能使资本对国家,也就是整个民族作出贡献。而这可以说是纳粹主义的诞生。然而希特勒从政后与私人企业积极往来,许多武器生产也委托包含美国企业在内的私人企业负责并未收归国有。庇隆主义 国家工团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无政府主义 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纳粹党 前沿交叉 官方全国战线 第三位置组织 新力量 国际第三位置法西斯象征 新法西斯主义 新纳粹主义 政治战士 白人优越主义 黑人优越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议题。虽然现代一些人认为纳粹主义是由法西斯主义衍生的一种分支,但另一些人仍主张纳粹主义并非法西斯主义,要不是因为两者之间差异过大,便是因为他们认为法西斯主义不能作为一种通称来形容。纳粹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主要差异之一在于,纳粹主义强调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达成那些于根其民族和种族的理念,尤其是在社会工程的文化上,纳粹主义强调以牺牲其他所有种族来达成德国民族的繁荣。相较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则认为文化因素应该替国家服务,国家不需替某些特定的种族服务。法西斯主义的政府目标是为了将国家的地位置于所有其他事物之上,因此法西斯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强调政府中央集权至上的理论。而纳粹强调的则是“民族”(Volk)和“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纳粹主义认为政府和政党都只是用以达成某些特定人民的理想的工具,纳粹运动至少在其意识形态上,则认为以阶级为根基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并且希望跨越这种既有的阶级社会,团结所有阶级的种族成分,社团主义国家的中心思想的确是精英政治。不过,法西斯主义的根基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社团主义,而社团主义则被认为是取代阶级斗争的产物。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并非一直同盟,尤其是在1934年,希特勒下令冲锋队暗杀奥地利的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以替未来的德奥合并铺路,这造成墨索里尼调派军队前往奥地利与意大利的边界以准备和希特勒开战,但最后墨索里尼仍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决定和希特勒同盟。希特勒在1941年2月的一次公开演说中谈到:“民族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根本来说是相同的东西”(两者皆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为敌人)。但在实际上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出于本身利益的目的却不断打压和杀害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政党人士(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而外交上德苏一直合作至战争期间德国入侵苏联为止。希特勒认为在雅利安人之中,德意志人是最优秀的,犹太人(非雅利安人)通过两族通婚污染了德意志民族,所以要铲除他们。希特勒原本是天主教徒,后来与教廷失和,故只容许反犹、且具有民族优越感的德国基督教存在,打压并反对天主教,认为天主教冲击国家政府的绝对权力。男同性恋者在纳粹统治时期也是被逮捕关入集中营等待处死的对象,纳粹认为男同性恋者会使自身民族减少甚至灭绝。女同性恋者、妓女、控制生育的女性以及女性主义者等等对纳粹家庭价值观构成威胁的女性,都会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女性而遭到迫害。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一战后于德国崛起成为两个轻忽不得的权力竞逐者,特别是随着魏玛共和越来越不稳定。纳粹运动起源于一战后不久对抗受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影响而在德国引发的暴动,俄国的1917年革命使得列宁主义版本的马克斯主义受到极大鼓舞,并吸引许多社会主义者也采用革命理念,柏林的斯巴达克起义和1919年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卡宴由于此。自由军团,一个组织松散的准军事团体(基本上是由前一战士兵组成的义勇军),击溃了这两次起义且很多自由军团的指挥,包括恩斯特·罗姆,后来成为了纳粹党的指挥。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取得大权后,纳粹主义看似成为一种对抗共产主义的可行选项,特别是考量到墨索里尼在击溃那些在一战后以一系列罢工和占据工厂动摇意大利的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取得的成功。许多历史学家,如安恩·科修(Ian Kershaw)和尤阿辛·费斯特(Joachim Fest),主张希特勒的纳粹是德国境内众多竞逐反共产主义领导地位的的民族主义,并越来越法西斯主义的团体中一个,并最终传遍整个德国。更进一步,他们坚持法西斯主义和它的德国次型,国家社会主义,能成功挑战共产主义是因为它能同时作为防范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壁垒和吸引工人阶级,特别是对下层社会越来越多的失业者和无法受雇者和越来越穷快失去地位的中产阶级份子(被指责为流氓无产阶级),纳粹使用的亲工人言语吸引了那些不满资本主义的人,他们在推行限制个人利润、废除土地租金和扩大社会福利(仅限德裔)的同时提供一种政治和经济模式是去除了“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危险成分,例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控制生产手段等,因此,纳粹主义在它的民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等内容的帮助下,使它比传统保守党如DNVP更受欢迎。因为以上原因,特别是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它们大部分的存在期间互相争斗(经常是暴力的)的事实,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常被视为是在政治光谱上相对的两个极端,不过此观点并非未受挑战,一些政治理论家和经济学家,主要是那些与奥地利学派有关者,主张纳粹主义、苏联共产主义和其他极权意识形态之间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共通处,然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反对纳粹的民族主义。纳粹的言语、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单纯也使他的保守主义盟友低估了它的力量,和它的管理能力以及甚至做为一个政党存在的能力。麦可·曼(Michael Mann)定义法西斯主义为“透过准军事主义进行超越和净化的国家中央极权主义”,其中“超越”意指所有阶级皆会被废弃以形成一种新人类。许多欧洲极右翼政治家和政党基于对共产主义的极度反感欢迎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上扬,他们认为,希特勒是西方文明也是资本主义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救星。在1930年代末和1940年代,纳粹受到西班牙长枪党以及后来组成维希法国的政治和军事人物的支持,法国反布尔什维克主义志愿军团和其他反苏联战斗集群成立。纳粹主义作为民族社会主义,容易吸纳极端思想与引发极端行为,欧美国家基于经历过纳粹统治,自二战后把纳粹视为要小心监察对象,防止死灰复燃。部分欧美国家网站,如雅虎网志(部落格),会列纳粹主义为敏感词,不显示于搜寻结果甚至不予公开,防止地下纳粹组织吸纳与集结会员扩大势力。某些与二战相关的游戏在提到德国时往往会用铁十字代替纳粹符号,造成某程度上的体验失真。不过,欧美国家依旧有新纳粹支持者。近二十年来,由于大量伊斯兰移民移居欧洲,助长反移民的情绪,加上经济的不景气,使欧洲极右派政党支持度上升。而在美国,以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代表美国政坛和社会的极右派正式崛起。并让美国社会上下至今都弥漫着右翼民粹主义的氛围中。

相关

  • 风湿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肝胆肠胃科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红酒葡萄酒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中最常饮用的饮料之一。古希腊时代已经出现了啤酒,但当时人认为这是下等人才喝的。最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出现于《荷马史诗》中,当攻陷特洛伊的英雄奥
  • 萨克逊人撒克逊人(英语:Saxons,德语:Sachsen),日耳曼蛮族之一,早年分布在德国境内的下萨克森一带,公元5世纪入侵不列颠岛。中文史学界以“撒克逊人”指登陆不列颠岛的部分,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
  • 行军行军是指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有组织的移动,前往指定的地点。行军的方式,有徒步行军、乘车行军或是两者结合的行军,徒步行军时速为4~5公里,一日可行军25~35公里。行军的强度,还可分为
  • drives动机(英语:motivation),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英语:motivating)。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
  • 埃及第一王朝第八第十古埃及第一王朝连同第二王朝通常被纳入为早王朝时期。在这段时期,埃及的首都在提尼斯(Thinis)。埃及第一王朝法老列表有关这个时期的资料乃来自少数的遗址及其他刻有法
  • 安氟醚恩氟醚(英文Enflurane,系统命名法名称(2-氯-1,1,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是一种卤代醚麻醉药,适用于全身麻醉。本药由罗斯·特雷尔(Robert Terrell)于1963年发明并于三年后首次投入
  • 食品政治粮食政治是指生产、控制、监管、检查和分发粮食的政治范畴,受有关适当耕作、农业和零售方法和规定的道德、文化、医疗和环境争论所影响。政府制订的政策在粮食的生产、安全和
  • 一氯乙酸一氯乙酸,也称氯乙酸、氯代乙酸,是一个有机羧酸,化学式为ClCH2CO2H。一氯乙酸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有潜在危险的烷基化试剂。无色或白色易潮解结晶。以α、β、γ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