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

✍ dations ◷ 2025-02-23 14:20:13 #汉赋
汉赋是汉朝流行的赋,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汉赋辞藻华丽,笔势夸张,好堆砌冷僻字,表面富丽而艰深难读,是汉赋的特色。左思《三都赋序》就说汉赋“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汉赋的兴盛,源于文体本身的发展,继承《诗经》、《楚辞》、《荀子》短赋而进一步发展。汉赋兴盛亦源于君王贵族的提倡。君王提倡于上,群臣响应于下,辞赋成了知识分子进身之阶,于是争相制作。汉赋兴起受政治经济影响。汉初自文景之治后,海内升平,经济富庶,富丽堂皇的宫殿苑囿大规模兴建,于是有专写宫殿苑囿、巡游田猎、声色犬马的富丽典雅大赋出现。汉赋兴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认为赋能“抒下情而通讽谕,宣上德而尽忠孝”,具有积极作用,汉赋遂取代了楚辞而兴起。汉代小学发达,亦导致汉赋兴盛。形式方面,汉赋多韵散结合,乃半诗半文的混合体。序言和乱辞多不押韵,正文部分则每多押韵。汉赋多是长篇巨制,前或有序言,后有乱辞,常用问答方式。诗体赋的句式以四言为主,骚体赋则多沿袭楚辞手法,多用楚辞句式,常用兮字。风格方面,汉赋铺陈夸饰,辞藻华丽,多用排偶,铺采摛文,“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主旨方面,汉赋题材内容驳杂庞大,多写京殿、羽猎、山海、述行等题材,多歌颂帝王功德,描述宫廷生活,如田猎车骑,宫室苑囿,锦衣美食,音乐歌舞。汉赋并多有讽谏或劝戒之旨。汉赋发展可分“形成期”、“全盛期”、“模拟期”及“转变期”。形成期自高祖至武帝初,骚体赋颇为盛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枚乘《七发》等。散体大赋则遂渐形成。全盛期自武帝至成帝之世,汉赋离弃楚辞风格,建立纯散文的典型汉赋体,倾向精细雕饰,夸张铺排,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等。模拟期自西汉末至东汉中叶,汉赋多依照一定的型体,堆积辞句,铺陈形势;虽然外表华丽,题材广泛,但内容空洞。作品如扬雄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转变期起自东汉中叶以后,汉赋由长篇巨制变为短篇,多为表现个人胸怀的言志之作,如张衡《归田赋》、《思玄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

相关

  • 异型增生发育不良(英语:Dysplasia)也称为发育异常,是病理学的词语,是指生物组织发育时的异常,或是上皮部位在分化及发育的问题(上皮发育不良(英语:epithelial dysplasia))。像髋关节发育不全症(
  • 忌辰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骨髓来源细胞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骨髓(英语:bone marrow)位于较大骨骼的腔
  • 营养医学营养医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问,整合了医学及临床营养,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预防治疗的关连。营养医学补充品又被称为机能性食品(英语:Functional Foods)。
  • 豆固醇豆固醇(英语:Stigmasterol,24β-乙基-5,22-胆甾二烯-3β-醇)是植物固醇中常见的一种,通常位于水果与蔬菜的细胞膜中,在大豆中的含量最多。
  • 谐波谐波是一个数学或物理学概念,是指周期函数或周期性的波形中能用常数、与原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相同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线性组合表达的部分。一般周期性波形不是完美的正弦函
  •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缩写:IUBMB)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关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成立于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欧洲共同体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共同体(英语:European Community;单数)是欧洲联盟官方已不再使用的组织名称,使用于1993至2009年。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马斯垂特
  • 组学组学(英语:omics)通常指生物学中对各类研究对象(一般为生物分子)的集合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而这些研究对象的集合被称为组。在英文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