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 dations ◷ 2025-07-19 15:40:54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女性主义电影(英语:feminist film)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女权电影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主张或阐明女权主义观点的女权主义电影。20世纪60年代,由于政治辩论和所谓的“性解放”,女性变得很激进,但激进主义未能给女性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使得女性采取行动,成立了增强自我意识的团体,并开始从不同视角分析主要电影业的女性建构。 大西洋两岸的女权主义者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别。1972年,英国和美国举办了第一届女权主义电影节,并创办了首个女权主义电影期刊:《女性与电影》(英语:List of film periodicals)。这一时期的先驱有克莱尔·强斯顿(英语:Claire Johnston)、劳拉·穆尔维(英语:Laura Mulvey),后者曾在爱丁堡电影节上组织过女性活动。 其他对女权主义电影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家有特瑞莎·德·劳拉提斯(英语:Teresa de Lauretis),斯梅丽科和卡亚·西尔弗曼(英语:Kaja Silverman)。哲学和心理分析的方法推动了女权主义电影批判、女权主义独立电影和女权主义分配的发展。有人认为,理论上有两种方法可以促进女性主义电影的制作与独立。 “解构法”关注它本身对主流电影业准则的分析和解码,以在观众与主导电影间创造出一种不同的关系。第二种方法——女权主义反主流文化——表现为女性写作,以探究特殊的女性电影语言。 最近一些对女权主义电影的批评主要以一种叫做“贝克德尔测验”的瑞典评分系统为中心。在20世纪30至50年代好莱坞大制片厂的全盛期,电影业的女性们地位极低。 即使现在情况好转了许多,很多人认为仍然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从萨莉·波特(英语:Sally Potter)、凯瑟琳·布蕾亚(英语:Catherine Breillat)、卡莱尔·丹尼斯和珍·康萍的艺术电影到凯瑟琳·毕格罗的动作电影,女性现在更具有发言权,但她们很清楚性别差异依然存在。
相关
- 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示示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三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示部归于五划部首。大多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春秋大义春秋大义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春秋,指东周诸侯列国之春秋,为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各国春秋只载其事而无其义。后孔子以修订鲁国《春秋》为
- 母权母权或母权制(英语:matriarchy 或 gynecocracy)指的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型态,其领导权由女性,尤其是由社群中的母亲所掌握。目前仍未发现任何明确的母权社会,即使有许多社会
- 姚德芬姚德芬(1972年7月15日-2012年11月13日)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身高2.336米,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确定的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女性。她患有垂体瘤所导致的巨人症,体重200kg。姚德芬生
- 吡咯啉吡咯啉(Pyrroline),又称二氢吡咯,是五元的部分不饱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统称,它包括以下三个异构体:1-吡咯啉为一个环状的亚胺。2-吡咯啉为环状的烯胺。3-吡咯啉为环状的不饱和胺。
- 6-巯基嘌呤巯嘌呤(英语:Mercaptopurine,简称6-MP,又名6-巯基嘌呤、巯基嘌呤或巯唑嘌呤)是一种硫嘌呤类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1951年,格特鲁德·B·埃利恩和乔治·H·希钦斯用干酪乳杆菌试验
- 免疫遗传学 (期刊)《免疫遗传学》(英语:Immunogenetics)是一个关于免疫遗传学的同行评审科学期刊,研究免疫系统和遗传之间的关系。本期刊出版关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组织分化的免疫遗传学;同种抗原
- 圣父圣父(英语:God the Father)在许多单一神论宗教之中,主神的性别均为男性,尤其是以父亲的角色出现。在支持三位一体的基督教之中,圣父为造物主三位一体的位格之一,另外两个位格分别是
- 阉人阉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