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缓冲剂
✍ dations ◷ 2025-09-18 15:01:06 #缓冲剂
缓冲溶液(德语:Pufferlösung;英语:buffer solution;法语:solution tampon)指由“弱酸及其共轭碱之盐类”或“弱碱及其共轭酸之盐类”所组成的缓冲对配制的,能够在加入一定量其他物质时减缓pH改变的溶液
。前述定义中之所以要两种成对物质,是因为反应可以同时朝向酸或碱来缓冲,举例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就是缓冲溶液。若加盐酸,pH不会下降太快,因为盐酸会跟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相反,若加氢氧化钠,pH也不会增加太快,因为氢氧化钠会跟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缓冲溶液被用于使溶液的pH值保持恒定。
缓冲溶液对生命的产生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多数生物都只能在一定pH范围内生长,例如血液就是一种缓冲溶液。缓冲溶液之所以能减缓pH的改变是因为其中所含有的缓冲物质所形成的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子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子与之反应中和,即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pH可以用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来估算。以弱酸HA为例,HA的解离常数被定义为:取对数后加负号可得到:即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式中
H
A
{displaystyle mathrm {HA} }
指缓冲对组分中的弱酸,
A
−
{displaystyle mathrm {A^{-}} }
指其共轭碱。显然由此式可知,当组分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浓度相等时(此时称作半中和,英语:half-neutralization),溶液
pH
=
p
K
a
{displaystyle {mbox{pH}}={mbox{p}}Kmathrm {_{a}} }
。所以一般配制缓冲溶液时常选取
p
K
a
{displaystyle {mbox{p}}Kmathrm {_{a}} }
与溶液要控制的pH值相近的弱酸。但由于离子强度的影响,缓冲溶液的pH与理论值稍有不同。如两种在组分浓度相同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的pH是7.4(磷酸
p
K
a
2
=
7.96
{displaystyle {mbox{p}}Kmathrm {_{a}} mathrm {_{2}} =7.96}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调节范围相互重叠的缓冲物质配制的缓冲溶液可以获得更大的缓冲范围。缓冲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人体血液中含有磷酸二氢根-磷酸氢根、碳酸-碳酸氢钠等多对缓冲对,维持血液的pH在7.35至7.45之间,以维持酶的活性。在工业上,缓冲溶液常被用于调节染料的pH。缓冲溶液还可以被用于pH计的校正
。两种以上的缓冲对配制而成的溶液可以获得更大的pH调节范围。配制缓冲溶液时常用磷酸,因为它是一种三级电离的弱酸。下面列出的缓冲溶液(称作McIlvaine缓冲溶液)pH调节范围为(3-8):柠檬酸、磷酸氢钾、硼酸与二乙基巴比妥酸的pH调节范围为2.6-12。除此之外常用的广域缓冲溶液还有卡莫第缓冲溶液(Carmody buffer)和1931年发明的布里顿-罗宾逊缓冲溶液(英语:Britton-Robinson buffer)。** 仅为近似值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乳酸林格氏液 · 生理盐水 · 静脉注射糖溶液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药物注射
相关
- 殉教殉教,又称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最初无论是圣经还是世俗界,殉教者(martyr)一词的意思都是目击者。其新的意义取自耶稣受难。于是早期基督徒认为
- 脑膜脑膜(拉丁语:meninges /məˈnɪndʒiːz/,单数:meninx /ˈmɛnɪŋks/)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三层保护薄膜。在哺乳动物身上,脑膜指的是硬脑膜(英语:dura mater)、蛛网膜(英语:arachnoid
- 终极波音747策略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终极波音747策略(Ultimate Boeing 747 Gambit)是对神创论(或智能设计论)的一种反驳策略,属于归谬法。它由著名演化生物学
- 石棉石棉,又称石绵,是天然的纤维晶体状的6大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Asbestos,5.5FeO,1.5MgO,8SiO2,H2O)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分裂成絮时呈白色;丝绢光滑,富有弹性。 最常见的有3种:温石
-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英语:Harry Stack Sullivan,1892年2月21日出生于纽约州city of Norwich,1949年1月14日逝于法国巴黎),美国心理学家,其心理学研究工作是基于直接和可检验的观
- 化学键化学键(英语:Chemical Bond)是一种粒子间的结合模式,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或离子。透过化学键,粒子可组成多原子的化学物质。键由两相反电荷间的电磁力引起,电荷可能来自电子和原子
- 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ρ),是统计学上对数据差异性的评价。当数据之间具有了显著性差异,就说明参与比对的数据应该不是来自于同一总体(population),而是来自于具有差异的两个不同总体,换句话
- 糖异生糖异生(英语:Gluconeogenesis)又称糖异生作用、糖原发育不良作用,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
- 邻苯二胺邻苯二胺是一个芳香胺,分子式为C6H4(NH2)2。它是苯二胺的异构体之一,两个氨基处于苯环的邻位(1,2-),其他两个异构体是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邻苯二胺由邻硝基苯胺的硫化钠还原或催
- 绝对温度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凯氏温标,是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热力学温度,或称开氏度,符号为K,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