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 dations ◷ 2025-11-19 19:57:16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科博馆,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区的公立科学博物馆,是中华民国国家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项下兴建的首座科学博物馆。该馆馆区由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生命科学厅、人类文化厅、地球环境厅与植物园所共同组成。每年参观人数居台湾博物馆第二,仅次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平均三百万人次左右。另有台中市雾峰区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南投县鹿谷乡的凤凰谷鸟园及竹山镇的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为科博馆馆外园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占地约89,000平方米,是一个包含六个场馆的综合展场:太空剧院、科学中心、生命科学馆、人类文化厅、地球环境厅和植物园。科博馆也自国外博物馆引进博物馆志愿人员的做法,使博物馆在正式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仍可为参观者提供良好服务。该馆在原有博物馆学季刊的出版工作之外,也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合作成立 博物馆研究所,开设硕士学位课程。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从中华民国教育部开始规划到全馆对外开放,总共花了十五年,经费达新台币五十多亿元;在首任筹备主任与馆长汉宝德14年馆长任内的规划下奠定的良好基础,使得台湾相关人才共同投入该馆的发展。参观人数为科博馆各场馆人数总和。2007年3月21日经立法院审议修正通过,置馆长1人、副馆长二人(学术、行政各一)、主任秘书一员,并设置咨询委员会。下设行政部门与学术研究部门共六组四室及一个管理中心。科博馆每年皆会招募志工,帮忙科博馆的事务,招募人士分为:艳红鹿子百合生长在全台湾雨量最丰沛的东北部,点状分布的栖地位于陡峭岩石上,在酷热的盛夏绽放出艳丽的花朵。象征科博馆立足台湾,不畏艰辛,放眼世界的精神与决心。并增进人们对艳红鹿子百合的保育观。科博馆透过馆内外全民意见搜集、各界学者参与,多数民众期待科博馆推出恐龙家族做为吉祥物,馆内统计超过85%人员支持恐龙家族,并分享许多对于科博馆的回忆,因此馆方透过搜集并整合所有意见,探照科博馆的内涵,融入馆徽、馆花以及六大主题区的形象设计元素,打造出全新恐龙家族,两位主角百合与布比象征自然与科学,百合由科博馆馆花(艳红鹿子百合)色系转化而成,布比则以科博馆馆徽的色系转化。百合与布比戴上“自然守护花环”、“科学冒险护目镜”,象征赋予探索自然生态、挖掘科学真理之意义,期望未来引领大家了解更多自然科学或更多不同层面的知识。除了百合与布比,科博馆针对太空剧场、生命科学厅、人类文化厅、植物园、地球环境厅、科学中心等6大主题区,延伸出各馆的守护神。除此之外,吉祥物更颠覆传统,出现三只反派角色,代表对自然与科学的挑战,另外还有曾经被误解为偷蛋,其实却是在护蛋的窃蛋龙,提醒大众自然科学的领域也可能产生误解,实事求是的精神盼能传达,这些异于一般“纯正”吉祥物的角色,传达自然科学也会持续产生新的时代意义,更传达生物多样的可能性。往生命科学厅入口处的淮河古菱齿象地球环境厅的圣保罗大王鱿鱼(法语:Architeuthis sanctipauli)标本人类文化厅的水运仪象台人类文化厅的浑天仪1986年1月开放,由地下一楼的达达的魔法乐园(2015年1月更新)、二楼的集成电路的世界、三楼的宇宙奇航、四楼的物质世界,于106年2月18起更新为物理世界、五楼的幼儿科学园五个主题所组成的互动式展区。另设有一个演讲厅。太空剧场于1986年1月开放,内部为倾斜30度、直径23米的半球型设计,共300个阶梯式座位,主要设备有星象模拟系统(日本五藤光学研究所开发,含8部大型幻灯机、45部小型幻灯机以及高分辨率单枪液晶投影机)及全天域电影放映系统(由加拿大艾美公司设计,以15,000瓦的强光及180度鱼眼镜头将超大70毫米的影片放映至倾斜的圆顶天幕,画面清晰稳定达银幕的86%)。另外还有立体剧场、环境剧场、鸟瞰剧场、SOS剧场。其他展区还设有科学演示教室、国际会议厅(蓝厅与红厅)以及自然学友之家,开放9岁以上观众免费入场自导学习。1988年8月开放,共有十三个主题展区。以下列举展区以及该区具代表性的展示物。1993年7月开放时为“中国科学厅”,2007年11月更名为“人类文化厅”;共有中国医药、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农业生态、古代的中国人、汉人的心灵生活、大洋洲及台湾南岛语族等七个主题。1993年7月开放,包含鸟瞰、环境、立体三大剧场以及微观世界、芸芸众生、台湾自然生态与矿物展示等四个主题展区。2008年引进球面科学展示系统,透过一个直径173公分的球型银幕介绍动态的地球。于场馆一楼设有4个特展室,不定期举办相关特展,多数于第四特展室之展览需要另外购票。1999年7月开放,由热带雨林温室(含亚马逊河河鱼馆)、北、中、南部低海拔区、季风雨林区、隆起珊瑚礁区、藤蔓区、多肉植物区、兰屿区、海岸林区、台东苏铁区等十个主题所组成的园区。设立于南投县鹿谷乡,1982年成立开放,2013年将依新法正式纳入科博馆。设立于台中市雾峰区,2004年开放部分展馆,2007年全部开放。设立于南投县竹山镇,于2013年1月30日开放。1991年,国立台湾博物馆筹设“自然史教育馆”,随后陆续成立8所自然史教育馆,分别位于宜兰县、桃园县、南投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以及台东县。2007年11月,改由教育部主办,科博馆承办除桃园县之外的七所“地方自然史教育馆”的相关工作。

相关

  • 主要死因之一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病原体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钾离子通道在细胞生物学的范畴,钾离子通道是最广泛分布的离子通道,且几乎存在大多数的生物中。 它们具有钾离子选择性的孔洞在细胞膜上,并且存在于大多数的细胞,控制了广泛的生物功能。钾
  • 吸入性吸入性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这是由于胃或口腔进入肺部的物质相对较多引起的。症状通常包括相对较快发作的发热和咳嗽。并发症可能包括肺脓肿。其中一些病例为化学性肺炎亚型,由
  • 野火山火,又称野火、林火、森林大火、森林火灾,是一种通常发生在林野间难以控制的火情。通常是由闪电引起的,其他一些常见的原因有人为疏忽、故意纵火、火山爆发和火山碎屑云,热浪、
  • 缓激肽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
  • 胃肠学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尿道炎尿道炎(英语:urethritis)指尿道发炎,属于泌尿道感染之一种。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或排尿困难(dysuria)。在男性中,产生脓性分泌物通常表明淋菌性性质的尿道炎,同时明确的分泌物表示
  • 黏菌黏菌,或作黏液霉菌(Slime mold),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
  • 担子菌担子菌门(学名:Basidiomycota)是一类高等真菌,构成双核亚界,包含2万多种,包括蘑菇、木耳等主要食用菌。更具体地说,担子菌门包括以下组:蘑菇,马勃,stinkhorns(鬼笔科),支架真菌(英语:Brac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