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

✍ dations ◷ 2025-01-23 06:18:35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二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获得者,1906年出生,1990年逝世,苏联的共产党领导人

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俄语:Андр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1906年9月8日(儒略历8月26日)-1990年5月12日),冷战时期苏联政治家,1906年生于俄罗斯帝国沃罗涅日省阿列克谢耶夫卡一个俄罗斯人工人阶级家庭。他在1920年从当地一家职业训练学校毕业,又在1930年代中末叶从雷宾斯克航空技术学院(俄语:Рыб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П. А. Соловьёва)毕业。他在1930年成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员。基里连科和很多成为党政要员的苏共党员一样,都是从“工业梯队”晋身苏联统治阶层;他在1960年已是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第一副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被迫辞职之后,他在1965年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充当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主将”。

基里连科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勃列日涅夫的权力基础,甚而巩固勃列日涅夫在党内的地位。自赫鲁晓夫被废黜至勃列日涅夫逝世期间,他是苏共主管组织工作的首席书记。他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英语:Brezhnev Era)长期负责人事选拔事务、并详细监督苏共中央的经济规划工作。1976年,勃列日涅夫任命康斯坦丁·契尔年科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使契尔年科能够制衡基里连科的权力。自1970年代中末叶起,基里连科健康转差,记忆力衰退;1982年勃列日涅夫死后,继任总书记的尤里·安德罗波夫则把基里连科排挤出苏共领导层。基里连科被迫辞职,退出政坛。他在1990年5月12日死于莫斯科。

1906年9月8日,基里连科生于俄罗斯帝国沃罗涅日省阿列克谢耶夫卡(今属别尔哥罗德州)一条村庄,出身工人阶级。他年轻时曾当过电气技师和锁匠。他在1920年从当地一家学校毕业,5年后又从阿列克谢耶夫卡职业训练学校毕业。1920年代中末叶,他开始为沃罗涅日州一家煤矿企业工作。他自1929年起加入苏联共青团,并积极参与共青团会务;两年后,他加入了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他在1936年从雷宾斯克航空工艺学院毕业后,便开始为扎波罗热发动机厂(英语:Motor Sich)担任设计工程师。自1938年起,基里连科积极参与党务。他在1938年当选扎波罗热州伏罗希洛夫区委第二书记;他又于翌年(1939年)当选同区区委第一书记。当年稍后,他获委任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扎波罗热州州委第二书记。在此期间,基里连科借助自己的职能,为冶金、电机工程等各种工业的拓展立下殊功。

苏德战争期间,基里连科直接参与把工业设施迁移到安全区的工作。他自1941年至1943年出任苏军南方方面军第十八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在任期间,他曾为整顿军中纪律和改善对部队的作战物资支援而出力。基里连科在1943年调到莫斯科工作;在此期间,先进飞机的产量急速提升。1944年,战事临近尾声,而基里连科则出任扎波罗热州州委第二书记。他在1950年接替未来的苏联领袖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出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至1955年,他又调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出任州委第一书记,直至1962年卸任为止。其后,苏联领袖尼基塔·赫鲁晓夫任命基里连科主管经济计划工作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各大城市人事选拔的工作。后来基里连科升任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仍为赫鲁晓夫下属。勃列日涅夫从基里连科的职位得利,并利用他来赢得其他人的支持,以完成罢黜赫鲁晓夫的图谋。

赫鲁晓夫被废黜后,“集体领导”体制随即形成,当中勃列日涅夫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阿列克谢·柯西金是政府首脑,阿纳斯塔斯·迈克尔扬(1965年被尼古拉·波德戈尔内取代)是国家元首。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米哈伊尔·苏斯洛夫和基里连科也隶属于集体领导体制。基里连科在1965年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当中具有投票权的委员。苏共中央俄罗斯联邦局在在1966年废除,其后基里连科便成为勃列日涅夫的主将。苏联官员瓦季姆·梅德韦杰夫说过,基里连科主要关心的事是维持、巩固勃列日涅夫在苏共当中的地位。效忠于勃列日涅夫的人同时效忠于基里连科。

勃列日涅夫另一位老门生康斯坦丁·契尔年科在1976年就任苏共中央书记,成为在苏共中央里面制衡基里连科权力的人。契尔年科跻身苏联领导层之前,基里连科详细监督党政机关新人事安排和经济工作。契尔年科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后,基里连科只负责监管经济工作。1970年代中末叶,基里连科的健康开始转差,记忆力已有所衰退。虽然如此,他仍然是苏共高层之一,并在苏斯洛夫缺席的时候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第一世界的代表把基里连科看作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因为他主管党内组织工作,职责和以前苏共中央第二书记的职责相关。然而,他没有当过第二书记,而苏斯洛夫当过。基里连科在大部分任期内和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和费奥多尔·库拉科夫一样,同时兼任书记处书记和政治局委员。

至1976年,基里连科的地位已经壮大到一个地步,此时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等要员已经开始担心基里连科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安插的党羽。他的监督职责令很多和他共事的人认为他威胁到组织党务工作部(苏共中央负责监督民用经济和军事工业体系的部门)的地位。至当年年末,他的领导地位骤然减弱;这不但没有巩固集体领导体系,反而把这个体系削弱了。

和柯西金一样的是,由于基里连科支持经济改革,以振兴苏联停滞不前的经济,他在苏联领导层当中的领导地位不甚稳定。基里连科和勃列日涅夫在1977年愈趋疏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有认为是和苏联日趋严峻的经济困难有关。有说两人为着资源分配和如何革新苏联疲弱的经济状况而争吵。不过,最普遍的说法指出这个情况的成因是基里连科在集体领导体制当中的地位变弱。

基里连科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1977年12月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的党代会。安人运在这次对苏联意义重大的党代会中正式采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里连科把社会主义在安哥拉和越南的发展相互比较。基里连科和柯西金总理一样,都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事的有力反对者。基里连科抨击阿富汗的党政领袖背叛他们,又宣称苏联“给了他们一切”。他也不喜欢阿富汗领袖试图藉着列宁的往例来证明自己残酷的统治是正当的。

1977年,第一世界观察家曾认为基里连科有可能接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第一副主席一职。然而,观察家倾向于把这个职位看得太重要,因此他们的预测完全失准。出任第一副主席的是76岁的瓦西里·库兹涅佐夫。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逐渐接管基里连科的职责,最后更取代了基里连科在苏联领导层的地位。1979年,基里连科管理国防工业的非正式职责被转让给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的门生帕维尔·菲诺格诺夫(俄语:Финогенов, Павел Васильевич)。1982年,西方人把基里连科视为接替勃列日涅夫、出任党政领袖的重要人选,不过勃列日涅夫死后,基里连科却被新任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免去政治局委员的职务,逐出执政团队。罹患动脉硬化症的基里连科健康不断转差,既未能积极参政,亦未能抵御安德罗波夫的攻讦。勃列日涅夫举殡之后,基里连科的精神状态变得很差,当时的他已经记不起几位具有领导地位的政治局委员的名字。晚年的他不能正常写信;当安德罗波夫在1982年要求他撰写辞职信的时候,他不能完成这个要求。除去基里连科的决定是在安德罗波夫得势之前下达的,所以即使勃列日涅夫迟一点死,基里连科还是要被迫辞职。之所以会有这个决定,是因为基里连科的儿子试图投奔英国。

按史学家R·贾德森·米切尔(R. Judson Mitchell)所言,如果将基里连科和其他苏联失势政治人物的遭遇比较,基里连科下台时受到的对待“较为宽大”。勃列日涅夫死后,先后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葬礼;当时基里连科虽然已经不是苏联领导层的要员,但是仍然获准站在勃列日涅夫一家的旁边。1983年,基里连科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而他也在同年荣休。米切尔相信,安德罗波夫之所以会让基里连科荣休,是要令基里连科的党羽(即是基里连科在位期间引荐而出任高位的官员)支持自己。他在莫斯科度过余生,并于1990年5月12日逝世,安葬于特罗耶库罗夫公墓。他曾经获得两项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头衔、7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二级卫国战争勋章,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授予的1枚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勋章(1981年9月15日)。

基里连科已婚,妻子名为伊利沙伯·伊凡诺夫娜·基里连科(Елизавета Ивановна Кириленко,1912年11月20日-1994年1月23日)。已知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他们的女儿瓦莲京娜·安德烈耶夫娜·基里连科(Валенти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Кириленко)是一位语言学家,与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原总设计师尤里·帕夫洛维奇·谢苗诺夫(俄语:Семёнов, Юрий Павлович)结婚;而他们的儿子则是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基里连科(Анато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

相关

  • 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是一个资助与环境污染相关研究的非政府机构,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2002年起在中国运作。受资助的其中一个研究计划是“受污
  • 伦巴底伦巴底可以指:
  • 米高梅米高梅公司(英语:Metro-Goldwyn-Mayer, Inc.,MGM),是一间美国的媒体公司,在1922年创办,于1981年与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合并,主要包括制作和发行影片和电视节目。截至2019年,米高梅
  • 奥地利维也纳足球俱乐部奥地利维也纳足球俱乐部(德语:FK Austria Wien,简称:奥地利维也纳)是一间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11年。奥地利维也纳足球俱乐部的主场球场是贺尔球场(英语:Horr
  • T36-T50ICD-10 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十九个编码分系统(从S00-T98),其中包括了损伤、中毒和某些确定外因的后果,及其分类
  • 易家训易家训(1918年7月25日-1997年4月25日),贵州贵阳人,中国流体动力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易家训193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当时中大因抗战迁到重庆沙坪坝,易家训于
  • 蒙特尼多蒙特尼多(英语:Monte Nido)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蒙特尼多的座标为34°04′51″N 118°41′13″W / 34.08083°N 118.686
  • 针刺麻醉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指一种实施针刺以达到麻醉的方法。始于1950年代末。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发表了针刺替代麻醉的研究成果。1965年始,韩济生等人开展了系统研究。1970
  • 埃马纽埃尔·勒·马乌特让-埃马纽埃尔-马里·勒·马乌特(法语:Jean-Emmanuel-Marie Le Maout,1799年12月29日-1877年6月23日)是法兰西博物学家。1842年,勒·马乌特获得巴黎大学的医师资格,并成为药学部的
  • 吴语拉丁式注音法吴语拉丁式注音法,是一套按照国际拼写习惯设计的当代上海话拉丁化方案,即《上海吴语拉丁式注音法》。2003年推出的第一套上海话拼音输入法就采用该方案。上海吴语和普通话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