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族

✍ dations ◷ 2025-05-15 14:07:49 #星族
星族是银河系中年龄、化学物质组成、空间分布与运动特性较接近的恒星集合,于1927年由布鲁根克特(P. Bruggencate),194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区分成现在的三族恒星。观察银河系内的恒星,可以将她们分为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两大类(在理论上还有第三星族,但在银河系内未曾发现)。做为分类标准的是年龄、化学成分、在星系内的位置、和空间速度。主要的原因是年龄,不同的星族在赫罗图上分布的位置不一样,这就像应用在星团时一样,在星团中,所有的成员被认为有着相同的来源。通常,区分族群的数字(一、二、三)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世代交替,只区分彼此间的年龄。第一星族星(亦称星族Ⅰ星)包含相当数量比氦重的元素(天文学中通称为“金属”)。这些重元素的来源是上一代恒星经由超新星爆炸,或来自行星状星云物质扩散的过程散布出来的,通常都散布在银河系旋臂中。我们的太阳是属于第一星族的恒星。第二星族星(亦称星族Ⅱ星)的恒星在大爆炸之后形成,迄今仍活动的恒星,因此只含有少量的金属(因恒星演化积累的重元素,参看恒星条目)。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他们缺乏构成行星的元素,也就少有行星在周围环绕。第二星族的恒星都在球状星团和银河系银晕中,像是CS22892-052、CS31082-001、HE0107-5240、HE1327-2326等等)。第二星族星的年龄比第一星族星大了许多,但是却被分配了关系相反的数字来区分,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因为在第一次对恒星做巡天的探测时,那时并不明了某一类恒星的金属含量会比另一类恒星多的原因。假想的第三类恒星是第三星族星(亦称星族Ⅲ星),迄今仍未被发现。推测它们诞生于大爆炸后不久,是不含金属的恒星,存在于类星体和再电离的时期。虽有其理论依据,却没有足以证明其存在的间接证据。推测它们是非常巨大、高热和短命的,质量可能数百倍于我们的太阳。

相关

  • 洋菜琼脂,亦称寒天、琼脂胶、海菜胶、海燕窝、藻胶、石花菜、牛毛菜、大菜、菜燕等,是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胶质。由日本美浓屋的太郎左卫门在17世纪60年代首次提取。可作为鱼胶的代
  • 印欧语系印欧语系(英语: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世界上的一个语系。欧洲、美洲、南亚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印欧语系包括443种(SIL统计)语言
  • 诺齐克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 1938年11月16日-2002年1月23日)是美国的哲学家,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1938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父亲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企业家。他毕业于哥伦
  • 紫水玉簪纤草(学名:Burmannia itoana),又名紫水玉簪,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岛、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等地,多生长于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桂花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梫、月桂,分为木樨和金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
  • 普莱恩斯普莱恩斯(英语:Plains)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萨姆特县的城市。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637人,是阿梅里克斯小都市统计区域的一部分。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吉米·卡特与
  • GPGPU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英语: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简称GPGPU或GP²U),是利用处理图形任务的图形处理器来计算原本由中央处理器处理的通用
  • 羟化羟基化(法语:Hydroxylation,也称羟化)是向分子引入羟基(-OH)的过程。常指用羟基取代碳上的氢原子(-H)的反应。产物是醇、酚等。生化中,催化羟化反应的酶称为羟化酶。←氨基酸二级结构→
  • 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苯酐为白色固体,分子式C6H4(CO)2O,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尤其用于增塑剂的制造。同其他酸酐类似,邻苯二甲酸酐也可以
  • 孕晚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