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族
✍ dations ◷ 2025-10-20 09:43:52 #星族
星族是银河系中年龄、化学物质组成、空间分布与运动特性较接近的恒星集合,于1927年由布鲁根克特(P. Bruggencate),194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区分成现在的三族恒星。观察银河系内的恒星,可以将她们分为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两大类(在理论上还有第三星族,但在银河系内未曾发现)。做为分类标准的是年龄、化学成分、在星系内的位置、和空间速度。主要的原因是年龄,不同的星族在赫罗图上分布的位置不一样,这就像应用在星团时一样,在星团中,所有的成员被认为有着相同的来源。通常,区分族群的数字(一、二、三)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世代交替,只区分彼此间的年龄。第一星族星(亦称星族Ⅰ星)包含相当数量比氦重的元素(天文学中通称为“金属”)。这些重元素的来源是上一代恒星经由超新星爆炸,或来自行星状星云物质扩散的过程散布出来的,通常都散布在银河系旋臂中。我们的太阳是属于第一星族的恒星。第二星族星(亦称星族Ⅱ星)的恒星在大爆炸之后形成,迄今仍活动的恒星,因此只含有少量的金属(因恒星演化积累的重元素,参看恒星条目)。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他们缺乏构成行星的元素,也就少有行星在周围环绕。第二星族的恒星都在球状星团和银河系银晕中,像是CS22892-052、CS31082-001、HE0107-5240、HE1327-2326等等)。第二星族星的年龄比第一星族星大了许多,但是却被分配了关系相反的数字来区分,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因为在第一次对恒星做巡天的探测时,那时并不明了某一类恒星的金属含量会比另一类恒星多的原因。假想的第三类恒星是第三星族星(亦称星族Ⅲ星),迄今仍未被发现。推测它们诞生于大爆炸后不久,是不含金属的恒星,存在于类星体和再电离的时期。虽有其理论依据,却没有足以证明其存在的间接证据。推测它们是非常巨大、高热和短命的,质量可能数百倍于我们的太阳。
相关
- 中岛宏中岛宏(日语:中嶋 宏/なかじま ひろし Nakajima Hiroshi,1928年5月16日-2013年1月26日)是前任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日本千叶县出生,东京医科大学毕业。
- 迦毗罗迦毘罗(Kapila),又译迦毗罗、迦维罗、加毘罗、劫比罗、迦毘梨等,是一个印度译名,可以指 :
- 罂粟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即鸦片罂粟(英语:Opium poppy),是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汀(英语:Nos
- 甲基戊烯二酰辅酶A水合酶甲基戊烯二酰辅酶A水合酶(英语:Methylglutaconyl-CoA hydratase)是一种将水加成到3-甲基戊烯二酸(英语:3-Methylglutaconic acid)的双键上的酶,使其转化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E
- Hemimastigophora半鞭毛虫(Hemimastigophora)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目前认为此支序为多貌生物的姊妹群。本支序于1988年由Foissner等人建立的一个门级分类元,其下仅有Spironemidae一科。当时该支
- 辩证法辩证法(英语:dialectic,也译作辩证术、辩证方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论证方法。它是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目的是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
- AmOsub2/sub二氧化镅 (AmO2) 是一种黑色的 镅化合物,它可以做为α粒子源,常用于电离式烟雾探测器。固体的二氧化镅为结晶态, 结构类似于萤石与CaF2的结构 。
- 神王神王(日语:神王/みわおう Miwaō,737年-806年5月15日)是日本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的王(日语:王 (皇族)),祖父是二品志贵皇子,父亲是榎井王(日语:榎井王),官位为从二位右大臣,赠正二位,号吉野大
- 伊特努特·阿伊阿伊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倒数第二位法老(约前1323年至约前1319年在位或约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3年在位)。阿伊的王位名Kheperkheperure意为“永恒是拉的表现”而
- 物质的量莫耳数(在台湾称为物量)也被称为物质的摩尔量、莫耳数,但不是正规用法,是量度一定量粒子的集合体中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符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