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体

✍ dations ◷ 2025-08-28 21:51:53 #过渡体
衬线体(Serif)是一种有衬线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线体、衬线字、曲线描边字,俗称白体字;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字体则被称为无衬线体。衬线是字形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一般认为衬线体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Edward Catich神甫在其著作《衬线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石刻时,先用画笔将字母轮廓标注在石头上,然后刻字人依照痕迹进行刻画形成了衬线。关于“serif”这一名称比其本身的出现要晚。目前可考的《牛津英语词典》(OED)是1841年版本中的“sans serif”一词, 而serif是从“sanserif”(无衬线)一词派生出来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称“serif”可能源于荷兰语的 schreef,意为“曾经写”,或是经过荷兰语的schriven和拉丁文的 scribere(意思均为“写”)演变而来。至今荷兰语中Schreef意思仍为“serif”。至于东亚文字,汉字、日语的假名和韩国语的谚文等方块字中,同样也有“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两个概念,只是指代名称不同。中文将Serif按照字义翻译成“衬线”或“字脚”,顾名思义就是装饰陪衬的作用,因此有衬线体也称为“有脚体”。日语中将衬线称为うろこ,字面意思为“鱼鳞”。衬线体(即“白体”),中国大陆地区和港台的印刷界称之为宋体,港台的繁体中文电脑系统称之为明体,日文称明朝体(みんちょうたい,Minchōtai),韩国语称바탕(Batang)体或명조체(Myeongjoche,同样是明朝体),常用于正文排版。这些名称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当时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广泛传播,而用于制造活字的木纹多为水平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时横画细,竖画粗;而且为了防止边缘破损,横画在两端也被加粗,根据运笔习惯而形成三角形的装饰。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白体类字体多数都是横细竖粗。另外,无衬线体在中文通常称为黑体,在日文称为ゴシック体(Goshikku-tai,即“哥特体”),韩国语中称돋움(Dotum)体或고딕(Gotik)体,这类字体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没有衬线装饰,较为醒目,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引起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一般来说,人们倾向在长篇文章中使用衬线字体,如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等。虽然在欧洲比北美更经常使用无衬线体,但在正式场合衬线字体还是使用最多的类型。印刷制品更多趋向使用衬线字体以方便阅读,但是在计算机领域中倾向使用无衬线字体以方便在显示器上显示。此外,衬线字体从审美角度较为正式优美,然从眼睛的感受并不及不采用衬线的黑体字,因为衬线体在笔划上有过多的点缀(笔划末端的小三角)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尤其是显示在萤幕上时)。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网页使用无衬线字体。因此,Windows Vista中的中文预设字体已经从原来的衬线字体(宋体或细明体)改变成了无衬线字体(微软雅黑或微软正黑体)。另外,为了更好解决衬线字体的显示问题,新的反锯齿和次像素显示(如ClearType)等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显示器分辨率也不过每英寸100像素,这是屏幕显示衬线体可读性的瓶颈所在。此外,各国高速公路的路标大多会避免衬线字的使用,因为其过度繁杂的外型容易造成长途驾车人的视觉疲劳。西文的衬线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旧体、过渡体、粗衬线体和现代体。旧体(old style)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征是:强调对角方向——一个字母最细的部分不是在顶部至底部的垂直方向,而是在左上到右下的斜对角的部分;粗细线条之间微妙的区别——笔画粗细的对比不强烈,较缓和的粗细过渡;出众的可读性。旧体是最接近手工铅字起源的字体。旧衬线体在制作的时候有严整的斜度规定,加上倾斜、括弧形的衬线体现细节,增强了它的阅读性。可是这个做法和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宽度”认知模型是相矛盾的。旧体的风格传统,常见于书籍、报章杂志的内文排版。旧体可以再分为Venetian 和 Aldine 或 Garalde。旧体字体的样本有Garamond、Palatino、Trajan、Bembo、Goudy Old Style(all Aldine or Garalde)和Jenson(Venetian)。过渡体(Transitional,或称“巴洛克体”)衬线体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类字体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New Roman(1932年)和Baskerville体(1757年)。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和旧体比较,粗细线条的反差得以强调,但是没有现代体那么夸张。粗衬线(或称“埃及体”)中笔画粗细差距较小,而衬线相当粗大,几乎和竖画一样粗,而且通常弧度很小。这种字体外观粗大方正,各个字母通常是固定的水平宽度,字体表现和打字机一样。这类字体通常被说成是单纯在无衬线字体加上大衬线,因为字母本身的形状和无衬线体很类似,笔画的粗细几乎没有差别。(在粗衬线体中有一个小类叫Clarendon体,结构更类似于衬线体,但是有独具特色的弧线。)粗衬线出现在1800年左右。具体包括Clarendon体、Rockwell体和Courier体等等。现代体(英语:Modern)出现于18世纪末,其强调了粗细笔画之间的强烈对比,加重了竖画,而把衬线作得水平、极细。大部分现代衬线体的可读性不及旧体和过渡体衬线体。常见字体包括Bodoni体、Century Schoolbook体和Computer Modern体(这类字体在开放源电脑系统中通常随LaTeX和TeX出现)。

相关

  • 酸奶酸奶(英语:Yogurt,又称老酸奶、优格、乳酪、酸乳、优酪乳)是乳制品的一种,由动物乳汁经乳酸菌发酵而产生。优格一词源自土耳其语的yoğurt(读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IgM免疫球蛋白M(或简称为IgM)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种基本抗体。IgM是迄今为止实际发现的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最大抗体。它也是接触抗原首先发生反应的第一抗体。脾脏是IgM的最大生产
  • 阿托莫西汀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 商品名:Strattera择思达)为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属于非中枢神经刺激药物。主要副作用有:口干、疲倦等。该药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
  • 呼气流量峰值峰值呼气流量(英文:peak expiratory flow,PEF),也称峰值呼气流量测定(英文: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是一个人的最大呼气速度,用峰值流量计测量,一个用于监测一个人呼吸空气能
  • 栓剂栓剂(英语:suppository)是由药物和基质组成的,专供用于人体腔道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固体剂型,常用的有肛门栓和阴道栓两种。栓剂的治疗作用受基质影响很大,因此选择能够发挥
  • 赤子 (消歧义)赤子可以指:
  •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旧称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一种类型,患者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易饿以及体重下降;其他症状
  • 印尼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简称印尼语,即印尼化的马来语廖内方言,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全世界大约有428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还有1.55亿人
  • 黑色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黑色可以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