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

✍ dations ◷ 2025-05-15 10:20:06 #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学名:Acanthaster planci),又名魔鬼海星,其触手有六只或八只,表层上有棘刺。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主要食物为珊瑚,偶尔有时会以甲壳类或海参为食。毒棘有毒胞,是神经毒素。常有潜水夫或是浮潜客,甚至是渔民不慎碰到而中毒。同大部分的棘皮动物一样,棘冠海星也是从浮游生物开始,然后依序为:初龄幼体→二龄幼体→三龄幼体→(沉海底)→终龄幼体→成体。成年棘冠海星几乎没有天敌,最大的天敌就是大法螺,还有专吃海星的油彩蜡膜虾及俗称苏眉的曲纹唇鱼。其未沉海底之前的幼体(浮游生物时期)易被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贝类、须鲸等捕食。由于棘冠海星以珊瑚维生、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因此又被称为“珊瑚杀手”。现今为了保护珊瑚礁以及其生物链,不只是台湾,就连菲律宾、印尼、澳洲、新西兰、美国以及其他太平洋各国也在努力消灭棘冠海星。然而棘冠海星生命力顽强,就算断其腕或切粉碎,依然可以成长为完全体。过去曾把捕获的棘冠海星丢置海滩上任其晒干脱水而死,但被动物保育团体抗议此方法不人道。尔后台湾的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水产试验所、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中央研究院、渔业专家和渔民们联合发现最佳的方法:将捕获的活体棘冠海星丢在饲养著大法螺的水族箱中作为饲料,让其天敌消灭。一方面为了除害同时不破坏食物链,另一方面可加速大法螺的复育、野放,然后以生物防治法来达到消灭棘冠海星的目标。现今台湾以此方法独步全球,已有许多国家的渔业专家前来台湾取经。另外在澳洲的詹姆士库克大学研发出了一种超强毒药,注射一次就能在24小时内杀死棘冠海星;昆士兰科技大学也研发出了水下猎杀机器人COTSbot(Crown-of-Thorns Starfish robot,棘冠海星猎杀机器),它搭配注射 TCBS 胶冻的注射针,携带量可注射200次,一次下水可巡航8小时,一旦找到棘冠海星,注入致命胶冻,接着就等弧菌自然消灭它。

相关

  • 失控减压失控减压(Uncontrolled decompression),简称失压,是指在密闭系统(例如飞机客舱)中气压无预期的降低,并且通常是因为人为错误、金属疲劳、工程缺陷或是撞击,导致压力容器泄压至比其周
  • 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也称为急性膀胱炎或膀胱感染,是一种会影响到部分泌尿道的感染。泌尿道分为上、下泌尿道,感染部位不同对应到不同疾病名称:当影响到下泌尿
  • 牙痛牙痛(toothache、dental pain)是牙科的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齿周围的疾病都可能导致疼痛,如常见的龋齿、牙痈、牙宣、牙齿交痈、骨槽风等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牙痛。所以,它
  • 兼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塞麦尔维斯伊格纳兹·菲利普·塞麦尔维斯(Ignatius Philipp Semmelweis,1818年7月1日-1865年8月13日),匈牙利产科医师,现代产科消毒法倡导者之一,被尊称为“母亲们的救星”。他在维也纳(1847-1
  • 激动剂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
  • 淋巴管在解剖学中,淋巴管(Lymph vessels 或 lymphatic vessels),是指构成淋巴系统的一部分,能让淋巴流动的管道,其构造类似静脉,与上大静脉连接,负责运送内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B淋巴细胞
  • 德里克·帕菲特德里克·帕菲特(英语:Derek Parfit,1942年12月11日-2017年1月1日)中国哲学家,专注于人格同一,理性和道德。他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伦理学家之一。他
  •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