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棘冠海星
✍ dations ◷ 2024-11-05 16:32:54 #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学名:Acanthaster planci),又名魔鬼海星,其触手有六只或八只,表层上有棘刺。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主要食物为珊瑚,偶尔有时会以甲壳类或海参为食。毒棘有毒胞,是神经毒素。常有潜水夫或是浮潜客,甚至是渔民不慎碰到而中毒。同大部分的棘皮动物一样,棘冠海星也是从浮游生物开始,然后依序为:初龄幼体→二龄幼体→三龄幼体→(沉海底)→终龄幼体→成体。成年棘冠海星几乎没有天敌,最大的天敌就是大法螺,还有专吃海星的油彩蜡膜虾及俗称苏眉的曲纹唇鱼。其未沉海底之前的幼体(浮游生物时期)易被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贝类、须鲸等捕食。由于棘冠海星以珊瑚维生、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因此又被称为“珊瑚杀手”。现今为了保护珊瑚礁以及其生物链,不只是台湾,就连菲律宾、印尼、澳洲、新西兰、美国以及其他太平洋各国也在努力消灭棘冠海星。然而棘冠海星生命力顽强,就算断其腕或切粉碎,依然可以成长为完全体。过去曾把捕获的棘冠海星丢置海滩上任其晒干脱水而死,但被动物保育团体抗议此方法不人道。尔后台湾的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水产试验所、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中央研究院、渔业专家和渔民们联合发现最佳的方法:将捕获的活体棘冠海星丢在饲养著大法螺的水族箱中作为饲料,让其天敌消灭。一方面为了除害同时不破坏食物链,另一方面可加速大法螺的复育、野放,然后以生物防治法来达到消灭棘冠海星的目标。现今台湾以此方法独步全球,已有许多国家的渔业专家前来台湾取经。另外在澳洲的詹姆士库克大学研发出了一种超强毒药,注射一次就能在24小时内杀死棘冠海星;昆士兰科技大学也研发出了水下猎杀机器人COTSbot(Crown-of-Thorns Starfish robot,棘冠海星猎杀机器),它搭配注射 TCBS 胶冻的注射针,携带量可注射200次,一次下水可巡航8小时,一旦找到棘冠海星,注入致命胶冻,接着就等弧菌自然消灭它。
相关
- 克隆失能株落失能(英语:Clonal anergy)是一个免疫学名词。描述的是周边淋巴球对于外来物质失去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导致耐受性。失能的淋巴球株落将无法对于特定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通
- 固氮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不等鞭毛类不等鞭毛总门(学名:Heterokonta)旧为不等鞭毛门,是真核生物的主要演化支之一,已知的下辖物种超过10万个物种,当中大多数属于藻类,从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海带,到单细胞的各种浮游硅藻,这
- 亚利桑那州截至2010年亚利桑那州(英语:Arizona,i/ɛərᵻˈzoʊnə, ærᵻ-/)是美国一个位于西南部的州份,同时也是西部和山区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国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
- 囊泡虫囊泡虫总门(学名:Alveolata)是一大类原生生物.囊泡虫类可分为4个门, 在形态上具有非常大的多样性,但根据细胞内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帕金虫属(Perkinsus)可能属于
- 锕系元素锕系元素是第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放射性元素的统称。锕系元素也属于过渡元素,只是锕系元素的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新增加的电子则大都填入了从外侧数第
- 马格拉夫马格拉夫(Andreas Sigismund Marggraf,1709年3月3日-1782年8月7日),德国化学家,分析化学的创始人。他在1746年通过加热炉甘石和碳成功地分离了锌。虽然他不算是历史上第一个做到这
- 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犹加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南为古巴,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
- 爱丁堡爱丁堡(英语:Edinburgh,i/ˈɛdɪnbərə/、苏格兰盖尔语:Dùn Èideann),是英国苏格兰首府,也是继格拉斯哥后苏格兰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苏格兰东海岸福斯湾南岸。2013年全市人口为487
- 联邦紧急救援署联邦紧急救援署(英语: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ERA)的前身是由胡佛总统在1932年创建的紧急救援署(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ERA)。1933年5月,国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