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权法案
✍ dations ◷ 2025-11-20 06:42:07 #平权法案
在美国,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Affirmative Act),又称为积极平权措施,是指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法律要求的平等机会。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止在“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上对雇员或就业申请人的歧视。例如美国劳工部提供的扶持行动包括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招聘,员工和管理的发展,以及员工的支持计划。美国政府自1960年代推动扶持行动,以纠正历史上与之相关的有明显歧视的缺点。法案进一步推动是要确保公共机构,如大学、医院和军队的扶持行动,更是扶持他们所服务的人群得到平等对待。扶持行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扶持行动采取了一些政策,如种族配额或大学入学的性别配额,被批评为“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一种形式。美国最高法院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依据宪法中的保障原则来保护黑人公民权利的行为。虽然宪法已保障少数族裔及性别的权利,但不少在职业及教育上仍然受到歧视,公民权利并没有获得保障。美国平权运动是1960年代伴随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性革命等一连串民权运动兴起的一项社会运动,并于民权法案通过后进一步扩大。1965年由民主党政府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发起,主张在大学招生、政府招标等情况下照顾如少数民族、女性等弱势群体,是一个特定时期“种族优先”的法律,保障他们不会在教育及工作方面受到歧视及不公平对待。随着时代的变化,平权法案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字面理解,平权措施起初旨在支持帮助少数及弱势族群。赞同者认为“平权法案”可以消除歧视,避免历史倒流,从而达到平等。反对者认为:即使由于个人命运的不幸,也不允许普遍优待公民中的一个整体,保障少数及弱势族群变相让他们有特权及优越待遇,且并不会实质上消除歧视。以及部分亚裔认为,现实中的平权法案不仅不保护作为少数族裔的亚裔,反而对亚裔的伤害多于对白人的伤害。甚至在一些情况下,白人将从中受益。由于平权法案的推行,美国教育领域的形势有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的教育和研究项目,走到了不是少数族裔就不能申请进入的境地。对少数族裔的优惠,在某些方面似乎过了头。以著名的密歇根大学为例,新生的入学总体评分,必要的毕业考试SAT成绩,满分占18点,而少数族裔种族优惠分就占20点。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非常用功的非少数族裔青年,在SAT考试中得到满分,1600分(大概在0.5%左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么他/她将在总分上低于一个没有SAT成绩的少数族裔青年。当然这是理论上的逻辑说法,实际不会发生这样离奇的事件。但是,过中的问题已经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密歇根大学两个白人学生在2005年为此诉诸法律,状告学校当局,歧视白人学生。几经周折,这个案子最后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由于明显的不合理,近来不少重要大学先后取消或者是修改了若干“歧视”少数族裔学生的项目。其中包括马萨诸塞理工,普林斯顿大学,艾奥瓦,北卡州等等。不少白人及保守派认为,这种平权运动矫枉过正,形成了一种对白人和男性学生的“逆向歧视”。也就是在高等教育入学时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在考试分数高于一个黑人孩子时遭到拒绝,而考分相对较低的非裔美国人孩子可能被录取。加州大学首先将废除平权法案提上议案,并在1995年正式停止实施在招生中优惠少数族裔和妇女。目前亚裔是教育平权思想最大的受害者。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中,亚裔的录取者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的成绩分别高出50、235、280分。哈佛大学的录取中,亚裔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分别高出140、270、450分。。在加州大学系统尝试提出教育平权法案SCA5的2014年,加州大学录取的新生除去国际学生和种族不明之外,29%是白人,41%是亚裔,25%西班牙裔,5%非洲裔。而根据1996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当年达到入学年龄的学生中34%是白人,11%是亚裔,47%西班牙裔,7%非洲裔。因此如果加州大学引入种族配额,亚裔将承担所有成本,而白人将和其他族裔一起从中受益。在美国,工资最高的公司中,排名前五的谷歌、Salesforce、脸书、微软、NetApp中,亚裔/白人/西裔/非裔的员工比例分别是32/59/3/2%(Google)、24/65/4/2%(Salesforce)、36/55/4/2%(脸书)、31/58/6/4%(微软)、24/66/5/3(NetApp)。而根据推算,美国的劳动力中这四个族裔比例分别为6/64/17/12%。因此就业平权如果在这些公司推广,则亚裔仍然首当其冲,而白人将不受影响或略微获益。同样根据,亚裔/白人/西裔/非裔的中位周薪分别是$993/835/604/641,全国中位值为$809。因此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就业收入的平权,亚裔依然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相关
- b义/b链(英语:Sense,也称股)在分子生物学中指一段核酸分子(如RNA与DNA)及其互补序列在指定氨基酸序列中的作用性质。例如,若RNA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则该段RNA为正链;反之,若RNA需要先进行转
-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常简称乙肝疫苗。是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第一剂建议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注射,要视情况决定之后还须追加第二或第三剂。这包括免疫功能
- 吡嗪酰胺吡嗪酰胺(Pyrazinamide)是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在pH值较低(5~5.5)的条件下,抗菌活性最强。其主要的副作用是可能引起血液中尿酸增高,从而引发关节痛。
- 30S30S核糖体亚基(prokaryotic small ribosomal subunit、30S subunit)原核生物70S核糖体中的小亚基。它是核糖体RNA与核糖核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包括16S 核糖体RNA和21种碱性蛋白质
- 氟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 (商品名:纽弗罗;砜/fēng/),又名“氟氯霉素”或“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氟甲砜霉素是一种能有效抑菌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强于氯霉
- 有孔虫界有孔虫界(学名:Rhizaria)为原生生物的一条主线。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主要部分均为变形虫状(amoeboid)并有丝状、网状或小管型支撑的假足。它们部分会制造可能有复杂结构的外壳或
- 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Thomas Cavalier-Smith,1942年10月21日-)是一位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及牛津大学动物学系教授。发表过许多原生生物的分类研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六大界来区分
-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英语:Social anxiety)是指对社交互动的忧虑与紧张 。社交焦虑与一些病征有关,包括焦虑症、情绪障碍、自闭症、饮食失调症与药物使用障碍 。社交焦虑较高的人会回避视
- 副黏液病毒亚科副黏液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