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糖原分解
✍ dations ◷ 2025-05-15 10:55:03 #糖原分解
糖原分解是指由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1-磷酸(G-1-P)及葡萄糖的过程,即糖原支链的异化作用。此反应的化学实质是链最末端的葡萄糖残基被磷酸化,进而以单体葡萄糖形式脱离糖原链。在生物体内,这个反应通过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1-磷酸的总反应式为:糖原(n聚体) + Pi ⇌ 糖原(n-1聚体) + 葡萄糖-1-磷酸参见上图。在这个反应中,糖原磷酸化酶催化切断连接末端葡萄糖残基(图中红色的葡萄糖)的α糖苷键。其化学反应实质是磷酸基的取代反应。这样,糖原链上末端的葡萄糖被依次磷酸化而成为游离分子而脱离糖原链,直至α糖苷键(即糖原链的分支处,图中绿色所示)之前的第四个葡萄糖残基。此时,糖原脱分支酶催化将剩余四个葡萄糖残基中的前三个转移至另一糖原支链。被暴露的α分支点可被α葡萄糖苷酶催化水解,生成游离的葡萄糖分子。结果是移除了支链上最后一个葡萄糖残基,并消除了这个糖原支链。这个是仅有的例子,糖原分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而非葡萄糖-1-磷酸。但是随后,这个葡萄糖分子将会通过己糖激酶的催化作用,再度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继而可以通过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转化成为葡萄糖-1-磷酸。糖原分解反应发生在肌细胞与肝组织,是对激素与神经信号的响应。特别在战斗或逃跑反应中,糖原分解因可以调控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而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在肌细胞中,糖原分解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它是糖酵解反应的直接底物,故可以很好的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在肝细胞中,糖原分解的最主要目的是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以供其它细胞摄取。在此过程中,葡萄糖-6-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由葡萄糖-6-磷酸脂酶(肌细胞中不表达此酶)的催化作用而被水解。游离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2易化扩散通道离开肝细胞。糖原分解的调控机制是对血糖调控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响应,此外,在战斗或逃跑反应中,肾上腺素亦会促进糖原分解。在肌细胞中,神经信号也可能刺激糖原的降解。对于出现紧急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当其无法口服糖时,可以采用胰高血糖素的肠外给药(如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医疗方式缓解病情。Template:糖代谢
Template:糖原生成与糖异生
相关
- 甲状腺甲状腺(拉丁语:Glandula thyr(e)oidea;英语: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
- 城市化城市化(英语:urbanization / urbanis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
- 微小病变微小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又称"无病变"(Nil Lesions)或"无病"(Nil Disease/类脂性肾病))是一种导致肾病症候群的肾疾病,通常会影响到小孩(高峰期介于2-3岁间发病
- 中子毒物中子毒物(英语:Neutron poison)是一种具有大中子吸收截面的物质,由于会对连锁反应造成负面影响,而被称为“毒物”,常应用于反应堆物理计算中。在反应堆中,我们尽可能希望中子由可裂
- 瑶语族瑶语支,又称勉语支,是苗瑶语系的一个语支。说瑶语支语言的人约有150万。自称“勉”、“金门”、“标敏”、“藻敏”等等。主要分布在华南(90万)和越南(50万),泰国、老挝、美国(主要
- 右文说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当且仅当的逻辑符号当且仅当(英语:if and only if,iff),在数字逻辑中,逻辑算符反异或闸(exclusive or)是对两个运算元的一种逻辑分析类型,符号为XNOR或ENOR或
- 气候学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气候学是研究是地球上气候的科学。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 级别在病理学上,学界会订出不同分级(grading)标准评估肿瘤的状态。有些肿瘤分级仅用于恶性(英语:malignant)肿瘤(癌症),有些则涵盖良性肿瘤。一般来说,肿瘤的分级会参考细胞的分化情形。肿
- 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英语:Newton's laws of motion)描述施加于物体的外力与物体所呈现出的运动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定律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基础,是英国物理泰斗艾萨克·牛顿所提出的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