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 dations ◷ 2025-08-26 18:05:39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语: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和冠状动脉心脏病(英语: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一群包含稳定型心绞痛、非稳定型心绞痛(英语:Unstable angina)、心肌梗塞和猝死的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脏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或不适,有时会转移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颚。有些人可能会有胸口灼热的感觉。通常症状在运动或情绪压力下出现,持续时间不超过数分钟且休息会缓解。有时会伴随呼吸困难,有时则是毫无症状。少数人以心肌梗塞为最初的表现。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包含心脏衰竭或心律不整。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抽烟、糖尿病、缺乏运动、肥胖、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营养不良和酗酒等。其他的危险因子也包括忧郁症。潜在的病理机制与冠状动脉血管的粥状硬化有关。心电图、心脏压力测试与冠状动脉血管摄影(英语:Coronary catheterization)是常见有助于诊断的工具。预防方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以及戒烟。视情况合并使用药物控制高血糖、高胆固醇或高血压。只有很有限的证据支持对低风险且没有症状的民众实施筛检。最初治疗和预防措施一样,包括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三高(高血糖、高胆固醇或高血压)的控制。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包括阿斯匹灵、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或硝酸甘油的医疗用途。在病况较严重的情形下,会考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对于提升存活年限或降低未来心脏病发的效果仍不明确。冠状动脉疾病在公元2002年是全球第一大死因,也是人们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也是全球死因首位,死亡人数自1990年574万人(12%)攀升至2013年814万人(16.8%)。而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进步,经年龄校正后的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率自1980年至2010年则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更为显著。同时经年龄校正后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例数在1990至2010年间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美国本土于2010年统计,冠状动脉疾病盛行率于大于65岁族群为20%、45至64岁为7%、18至45岁为1.3%。针对同一年龄层相比,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分支,负责供应足够氧和营养素予心肌。冠状动脉被胆固醇或血凝块阻塞时,会形成斑块而引致心脏供血不足,患者需要接受俗称“通波仔”的血管扩张手术以畅通血管。若冠状动脉血液被严重阻塞,可引致很严重的后果。血液不能供应到心脏会引致剧烈的心绞痛,然后心脏会衰竭,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当冠心病发作时,须含服医生处方的“脷底丸”(硝酸甘油),“脷底丸”可扩张血管,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冠心病发作可引致严重后果,应立即叫救护车求助。

相关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多重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独特菌株,
  • 公共事业振兴署公共事业振兴署(英语: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 WPA)(1935年-1943年),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时期建立的一个政府机构,以助解决当时大规模的失业问题,是新政时期(以及
  • 中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290–319这是ICD码290–319列表:精神疾病。出处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九版(ICD-9, 1977)。本列表基于1975年第九次修改会议作出的建议和第二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的认可。Te
  • 叠层石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 型态学是技术分析中重要的一环,最早可追溯至道氏理论。主要记录价格的变动,并将其转换成图表显示。由于目标测量的关系,使技术分析的支持者喜欢采用。根据所在位置,分成两大类:根据形状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语: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与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其于1970年代研判人类乳突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齐多夫定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T4噬菌体T4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属于T-系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具有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尾部的蛋白质外壳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