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介入性研究
✍ dations ◷ 2025-02-23 01:43:08 #非介入性研究
非介入性研究(Unobtrusive research),或译非侵入性研究、暗地调查法等,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在不惊动调查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料搜集工作,从而避免“主体反应”(subject reaction)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是人,人们得知自己成为研究对象后,往往会试图迎合研究者,而做出非预期或非常态行为,影响研究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研究者改以不惊动研究对象的方法搜集资料,包括隐瞒身份以便进入特定场域、分析研究对象的公开资讯,或暗中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等。:424非介入性研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尤金·韦伯(英语:Eugene Webb)等人于1966年在《非介入性方法:社会科学的非反应性研究》(Unobtrusive Measures: nonreac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这本书中提出。在这本书里,韦伯等人借由观察人们留下的线索进行调查。举例来说,要知道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展览品为何,比起发放问卷,观察展览品前地毯的磨损程度,也许更能反映真实情况。:424-425如同其它研究方法,非介入性方法同样要面对信度与效度的问题;研究者并非随意观察,而是透过严谨的研究设计来了解社会行为。:425常见的非介入性研究,包括内容分析法、分析一手统计资料、比较研究法(英语:Comparative research)与历史研究法等。
相关
- 激动剂激动剂(或称:刺激剂/促进剂/激活剂)(英语:agonist)是与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产生生理反应的化合物。激动剂按来源分为内源激动剂和外源(英语:exogenous)激动剂,按效能分为完全激动剂、超
- 二羟丙酮二羟基丙酮,丙糖的一种,为白色潮解结晶粉末,有凉的甜味和特征性气味。是最简单的酮糖。无手性中心,故无光学活性。通常以二聚体存在,二聚体可缓慢溶于1份水与15份乙醇的混合液中
- 保罗·田立克保罗·约拿·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1886年8月20日-1965年10月22日)田立克是一位基督教存在主义神学家、哲学家、新保罗主义者,被视为美国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中国大陆译
- 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英语:synchronic linguistics),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套语言学方法,其特点是对某个语言现象只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研究(通常是现在,但也可以是历史上的
- 连字号؋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免疫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英语: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
- 岳母岳母,即妻子的母亲,也叫作丈母娘、泰水,粤语称外母。丈母则为父执辈的妻子,可作为岳母、姨母、姑母、结拜兄弟的母亲的称谓。唐玄宗封禅泰山(五岳之首),张说因此提升其女婿郑镒的官
-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英语: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乃李约瑟研究所李约瑟博士和国际学者们所编著的一套关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历史的著作。李约瑟在书中列出中国人的发
- 鬼笔鬼笔属(学名:Phallus)属鬼笔目鬼笔科,其中大部分种具有恶臭且有毒,白鬼笔是著名的食用菌,红鬼笔可药用,而近期发现的新种食用菌香鬼笔具有丁香花香气。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在目前的
- 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阿拉伯语:محمد طلعت پاشا;1874年9月1日-1921年3月15日),出生于阿德里安堡。奥斯曼帝国波马克人和吉卜赛人混血种出身的政治家,也是第一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