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岛语系

✍ dations ◷ 2025-09-09 14:19:51 #汉-南岛语系

汉-南岛语系或汉藏-南岛语系、华澳语系、东亚超级语系是由语言学家沙加尔于1990年提出的语言系属假说,该超语系包括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及南岛语系,部分研究也将南亚语系和苗瑶语系归入其中。沙加尔通过对上古汉语的语音进行构拟,发现南岛语系语言与古汉语在语音、形态及词汇上与存在对应关系,此后他又先后将藏缅语、壮侗语纳入此假说之中。帅德乐(Stanley Starosta)、邢公畹、郑张尚芳、潘悟云支持这一假说。目前,这一假说尚在论证之中。

在汉-南岛语系的假说被提出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展开对汉藏语、南岛语及侗台语三者的关系的讨论。1924年,普祖鲁斯基(Jean Przyluski)提出“汉藏语”一词,并将侗台语和苗瑶语视作汉藏语系汉台语族的一个分支,此后中国学者李方桂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将其发展为汉藏语系“四分法”。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凌纯生、张光直提出了关于汉藏族群、南岛族群同出一源的说法,但他们主要在考古、文化学上进行了论证。1972年,白保罗和马提索夫所著《汉藏语概论》问世,它们在书中否定侗台语、苗瑶语与汉藏语同源的观点,同时白保罗主张南岛语系与侗台语系具有发生学关系,即澳台语系假说:69,沙加尔的对汉-南岛语假说的探究即在白保罗澳台语系假说的基础上进行:159。

1990年10月,沙加尔在第23届汉藏语言学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论汉语、南岛语的亲属关系》(Chinese and Austronesian are genetically related),公布了其研究汉语-南岛同源论,并将假定的语系称为汉澳语系。假说提出之初,沙加尔否认汉语和藏缅语具有发生学关系,认为汉语与南岛语关系较近,汉语与藏缅语是接触关系:8-9,后来他注意到藏缅语在语音、词汇和形态上与南岛语也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提出汉-藏缅-南岛同源假说,2000年后,随着汉藏语系同源证据的不断增加,他转而支持汉藏语系的假说,将汉藏语视为一个整体与南岛语系进行比较。沙加尔的假设得到了郑张尚芳、潘悟云、邢公畹、帅德乐等语言学家的支持,他们也从各自角度论证汉语与南岛语的关系。2005年后,帅德乐、沙加尔结合郑张尚芳超级华澳语系设想、白保罗及斯塔罗斯金的南方大语系设想,将南亚语、苗瑶语纳入,提出东亚所有种稻的民族可能均同源,由此提出“东亚超级语系”的猜想。

沙加尔认为,声母是上古汉语拟音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他最初在声母比较方面放弃使用上古汉语,而使用争议较小的早期中古汉语拟音的声母与南岛语辅音进行比较,韵母的比较则使用上古汉语拟音。他指出,古汉语中的三等与非三等对应原始南岛语中的清浊辅音:188,见#同源词汇。

沙加尔认为语言的形态具有内在稳定性,因此他十分强调形态对应在寻找语言的发生学关系中的作用。他找到几组南岛语与上古汉语同源的形态证据,如原始南岛语中缀-in-与上古汉语-j-对应,原始南岛语中缀-ar-与上古汉语-r-对应等:170-173。沙加尔认为原始南岛语的名词化及受事焦点标记*-ən与藏缅语名词化后缀*-n十分近似,见表格:189。

帅德乐(2005)也找出了几个原始藏缅语及原始南岛语共有的词缀,如完成式前缀*n-、工具格前缀*s-、施事格前缀*m-。一些形态较为原始的南亚语系语言如尼科巴语支尚存在类似的词缀。

沙加尔在2001年的《汉-南语系的证据》一文中列出了46个基本词和6个文化词:183,郑张尚芳也为汉-南岛语系提供了几十组同源词汇。郑张尚芳同时注意到,汉-南岛语中普遍存在两组以上的词汇以称呼米,第一组是“稻”上古汉语“稻”拟作*g‧huʔ、侗台语*ghuʔ、南亚语*guʔ;第二组是“粝”,汉语中有“粝”(上古汉语拟音*brats>r-,糙米),表示麻风病、恶疮的“疬”与之同音。类似的,古藏语的*ɦras也有“米”和“疮、疠”两个含义,在印尼语中beras为米、baras为意为麻风病。郑张尚芳认为这三种相距很远的语言中同时具有如此类似的音近词汇,表明这三种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联系,且与稻作文明的扩张高度相关。:27-30

表格列出了沙加尔提供的部分同源词:

汉-南岛语系假说有众多的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旁证的支持。体质人类学方面,根据对人类头盖骨形态的分析,泰雅人与海南岛居民及在安阳出土的殷商人体貌特征十分接近:177-178;分子人类学证据也支持汉-南岛语系的假说:202,汉-南岛语系各族群Y染色体单倍群均属于单倍群O-M175。

考古学方面,汉藏人及南岛人很早就种植黍和稷子,黍和稷子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中,商周时期成为中原地区的主要作物,台湾的大坌坑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至迟至公元前2500年台湾地区的南岛族群就已经学会了种植水稻和稷。商周时供奉黍、稷,而南岛人也以稷承担宗教职能,沙加尔认为,这些证据表明汉藏人和南岛人很可能是由同一支稷作民族(即原始汉-南岛人)扩散分化而来。:177-178

在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及信仰方面,台湾、东南亚及美拉尼西亚的南岛族群、藏缅族群乃至商周时期的中国都广泛存在猎首习俗;台湾南岛民族与汉族都具有祖先崇拜,都认为祖先死后灵魂会在附近游荡,需要生者安抚;汉族和部分台湾南岛民族都有射日的传说。:195-196

根据沙加尔2005年的观点,东亚超级语系的共同祖语大致使用于一万年之前,后来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即汉-南岛语系:200。沙加尔不认同传统澳台语系假说中南岛语系与侗台语系是姊妹群的说法,他支持台湾南岛语言是并系群的观点,认为壮侗语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都是南岛语的末位分支。:179-183

凯达格兰语
巴宰语
赛夏语

台湾东北南岛语
如噶玛兰语

壮侗语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

邹语族
排湾语
鲁凯语
卑南语
阿美语
布农语

西拉雅语

泰雅语族
包括泰雅语、邵语、虎尾垄语、道卡斯语、拍瀑拉语、洪雅语

藏缅语族

汉语族

苗瑶语系

南亚语系

帅德乐在沙加尔汉藏-南岛同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南亚语系、苗瑶语系亦与汉-南岛语言同源,以构成“东亚超语系”。他认为苗瑶语系与南亚语系关系紧密,两者共同构成长江语系(Yangzian,或译扬子语系),长江语系与汉藏语系共同构成汉藏-长江语系(Sino-Tibetan-Yangzian,或译汉藏语门)。他认为原始东亚语应该出现于公元前6500年至6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时期,是华北平原特别是汉江、渭河、黄河中游和粟作农业民族所说的一种语言,他同时认为,这种语言应该是一种双音节结构(CVCVC)的语言。:25

福尔摩沙语系
Formosan

壮侗语族
Tai–Kadai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Malayo-Polynesian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苗瑶语族
Hmong–Mien

南亚语族
Austroasiatic

许家平(Weera Ostapirat)支持南岛语与侗台语同源的假说,但他反对南岛语与汉藏语有发生学关系的说法。他指出,沙加尔等人所列举的同源词汇很少出现在侗台语系的所有分支之中,而且这些同源词中几乎没有基础词汇。南岛语专家李壬癸和白乐思指出,沙加尔所提供的同源词语义过于松散,对应不一致,没有代词、亲属称谓和数词等基础词汇。

亚历山德尔·沃文不认同汉-南岛语系的假说,他认为沙加尔提供的同源词应该是上古汉语中的南岛语底层词(英语:Stratum_(linguistics)#Substratum) ,反映的是两者的接触关系而非同源关系。无我支持亚历山德尔·沃文的观点,他认为南岛人和汉族先民应该是在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发生接触的。

汉藏语系分布图

壮侗语系分布图

南亚语系分布图

苗瑶语系分布图

南岛语系分布图

相关

  • 酸碱反应酸碱理论指阐述酸、碱及酸碱反应本质的各种理论。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酸碱理论,其中重要的包括: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
  • 尔湾尔湾或欧文(Irvine)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橙县的一个城市,坐落于该县中部,中上阶层家庭聚居。面积180.5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尔湾市共有212,375人,拉丁裔占一成,亚太裔占近
  •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荷兰语: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兰贸易商与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与微生物学之父的称号。最为著名
  • 王廷璋王廷璋(1884年-1944年),字子琦,号澹盫,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毕业于比利时黎业斯大学(即圣路易斯大学 Saint Louis University),宣统三年商科进士,夫人陈克柔。
  • 胡之璧胡之璧(1934年11月3日-),女,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潜山,中国中药学、中药生物工程学家,从事中药生物技术、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1950年代取得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本科和
  • 埃斯特雷马杜拉埃斯特雷马杜拉(西班牙语:Extremadura)为西班牙西部的一个自治区。它包含有卡塞雷斯省、巴达霍斯省。葡萄牙紧邻其西界。首府为梅里达。埃斯特雷马杜拉土地面积为 41,634 km²,
  • 冯明玠冯明玠(16世纪-17世纪),字五玉,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冯明玠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澄海知县,用文治理当地,当地人祀在名宦祠。不久升任广
  • 明星大学明星大学(日语:明星大学/めいせいだいがく、英语: Meisei University)是日本东京都的一所大学,主校区位于日野市,在青梅市有分校。1964年建立。1923年(大正12年)成蹊学园的事务局长
  • 念法真教念法真教,由开山祖小仓灵现(俗名小仓庄太郎,1886年 -1982年)于1925年创立,是日本佛教新兴宗派之一。1925年,开山祖小仓灵现大僧正于睡梦中得到阿弥陀佛灵告,于是创立了念法真教。以大阪金刚寺为总本山,下辖81座寺院道场。依《法华经》、《般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五经,奉阿弥陀佛为本尊,以往生西方净土成佛为修行目的。
  • 瑞典语音系瑞典语发音有如下特征:元音众多,包括17个元音音位,均为单元音;有一个独特的清擦音“sje音”/'"`UNIQ--templatestyles-00000001-QINU`"'ɧ/;有区别词义的声调。和丹麦语及芬兰语不同,瑞典语并没有一个标准发音。在不同的方言中,元音和一部分辅音(尤其是部分清擦音和字母r有关的发音)在不同方言中有相当区别。三个主要的优势方言为:中部标准瑞典语、芬兰瑞典语、南部标准瑞典语。本文主要描述斯德哥尔摩地区使用的中部瑞典标准语的发音。瑞典语的元音数量很多且复杂。和多数其它日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