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认同

✍ dations ◷ 2025-11-25 08:09:49 #性向认同
性向认同(英语:Sexual identity),又译为性取向认同,是指对于自我性吸引行为或情感归属性别对象的身份认同。 性向认同、性取向与性行为是密切相关,但它们也是有区别的。性向认同指个体身份的概念本身,性取向则是指对于特定性别之人所感受到的心仪情感、爱慕或性吸引力,而性行为指的是指的是实际从事性行为的个人。纵观历史角度,性向认同形成的理论模式,往往只注意到少数的性别群体,而现代的理论模式更多走向普遍性,将其他主流的性向认同理论和发展过程也纳入其中。性向认同被描述为反映他们个人性生活身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个身份组件的集成(例如道德,宗教,种族,职业)到一个更高更大的整体同一性,对于发展构建多维身份是至关重要的。性向认同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变动,而且可能造成人们对生理、心理性别的不同认知,因此专家认为性行为与实际的性取向应保持一致。例如,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向的人,可能不会公开或者在公众场合说自己是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主义者,因此由于地域差异,同性恋的人所获得的性别歧视较多。在1990年的一项社会性组织研究数据表明,只有16%的女性和36%的男性报告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同性吸引力和拥有同性恋或双性恋身份。 性向认同相对于相关性取向、性行为比较更为密切。同样的调查发现,96%的女性和87%的男性从事性活动且具备同性恋或双性恋身份,与之相对反的是32%的女性和43%的男性承认曾被同性所吸引的事实。在审查的结果出来之后,该组织评论表示道:“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发展,是一个心理性和社会性的复杂状态。在当今社会,要达到自我认同,需要时间,而且通常伴随着大量的个人挣扎、自我怀疑,更别提社会造成的不适应。”大部分对于性取向认同发展的研究,通常集中于同性恋群体。很多对同性感受到性吸引力的人,会在生命中的某段时光中出柜。出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自己”的阶段,这通常被描述为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在童年或青春期阶段会发生,但有时某些人需要到40岁或40岁以上才能完全实现。第二阶段是向重要的他人表达自我身份,例如家庭、朋友或同事,而第三阶段是公开自己的同性恋生活。在当今美国,大约在高中或大学,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往往可能会不信任陌生人,或者向陌生人寻求帮助,尤其是在他们的性向认同不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情况下。有时候,他们甚至不通知自己的家人。据知名学者罗萨里奥·布劳恩在2006年发表的一份表示:“性取向身份认同的发展通常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过程。LGBT不像少数族裔那样,是与和自己有着近似特质的人群,或愿意支持自我身份的人群,一起居住或生活;相反地,LGBT通常得和对同性恋无知或公开敌视的人,在同一个社群中长大。一些性取向自我排斥(英语:Ego-dystonic sexual orientation)的人,可能会主动选择与自己实际性取向并不相符的身份过活。性向认同,并不等同于性取向,可能会经由心理治疗、支持团体和生活事件,而产生认同上的改变。 一个人对同性感受到性吸引力的人,可能会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并出柜,可能发展出异性恋者的身份认同,可能自我认同为前同性恋(但仍保有对同性的性吸引力),或拒绝被贴上任何一种性取向标签。《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关于协调信仰和同性恋的文章上,性心理研究员格拉斯戈尔德·朱迪思在一次主持工作中说过:我们并非鼓励成为前同性恋...但我们得承认,对某些人来说,宗教认同可能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地重要,超越了其它任何事。好几个用来描述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认同历程的模型被发展出来(如Dank,1971年;Cass,1984年;Coleman,1989年;Troiden,1989年)。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遵循同样一套的发展模式。性学家Fassinger根据个体和群体水平同性恋身份的发展模式划分为四个阶段:1.意识,2.勘探,3.深化、承诺,4.内化、整合。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在此之后性学家薇薇恩·卡斯根据这一情况成功概述了六种离散阶段发生的人,创造出凯斯认同感模式:1.困惑,2.比较,3.宽容,4.接纳,5.自豪,6.整合。

相关

  • 痰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产生的分泌物,用来将包含尘埃、病毒、过敏原等异物排出体外的黏液,也可能是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经由咳嗽及咳痰所吐出来的黏液。感
  • 牛奶牛乳,俗称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顾名思义,牛乳是牛的乳汁。在不同国家,牛乳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高钙低脂及脱脂牛乳。美国将牛乳按照脂肪含量分为五类
  • 微米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网巢病毒目网巢病毒目(学名:Nidovirales),又称成套病毒目、套式病毒目,是一类具有动物和人类宿主(MERS-CoV和SARS-CoV)的病毒。该目下的科有:
  • 肺是很多进行空气呼吸的动物的呼吸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器官,大部分四足类动物、一些鱼类和蜗牛都有肺。哺乳动物和其他身体结构较为复杂的动物则拥有两个肺,其位于胸腔中靠近脊柱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生殖细胞生殖细胞(英语:germ cell)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胞的总称。在许多动物中,原始生殖细胞源自于胚胎的原线,并经由卵黄囊区(yolk sac)迁移至原基性腺的
  • 化学药物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石经石经是中国古代朝廷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作为经文的标准。传抄的经文与石经相比较,即可知正误。刻在石头上的佛经有时也称为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刻《熹平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