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dations ◷ 2025-05-15 04:32:0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英语: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簡稱 PSVT)是室上性心搏过速中的一种。一般患者不会出现症状,若有则可能是心悸、头重脚轻、盗汗、呼吸困难及胸痛,症状出现得快,也消失得快。病因尚属未知,风险因子有酒精、咖啡因、尼古丁、心理压力(英语:psychological stress)及遗传得来的沃夫巴金森怀特症候群。此疾病的机制和副传导路径(英语:accessory pathway)有关,会造成进入错误回路(英语:re-entry)的心律不整。诊断会借由心电图(英语:ECG)来进行,若有窄QRS波群(英语:narrow QRS complexes)且心律较快,在每分钟150至240下之间,即可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常见的初步治疗为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术(英语:Vagal maneuver),例如持续闭气用力(英语:Valsalva maneuver)(又称伐氏操作),如果不见效且患者血压正常,可能会采用腺苷;如果腺苷没有帮助,可能会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或者会改采心率调整来治疗。预防之后发作的方法是心导管烧灼术(英语:Catheter ablation)。在每千人中约有2.3人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通常发病于12~45岁,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为多。心脏健全者的治疗成效往往也很好。在厘清心脏病症时,可能会借由心脏超音波来做判断。

相关

  • F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玻那病毒玻那病毒科(Bornavirus),又称博尔纳病毒科、鲍那病毒科,RNA病毒的一种,属单股负链病毒目。其下仅有玻那病毒属(Bonavirus),目前只有一个病毒被发现,玻那症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 抗肿瘤药抗肿瘤药(英语:Anticancer Drugs,Antitumor Drugs,Antineoplastic Agents)也称为抗癌药、抗恶性肿瘤药,是指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杀灭或抑制癌细胞来达到治疗
  •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英语:Rheumatic fever)也称为急型风湿热(英语:acute rheumatic fever, ARF),是会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和脑部的发炎性疾病。病情最早的描述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的
  • 猫抓病猫抓病是一种由巴通体科的韩瑟勒巴通氏菌(学名: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亚急性细菌性疾病,至1950年代则发现此病多经猫抓伤或咬伤而造成感染,主要传播媒介是家猫,主要病发在小
  • 难产难产(Obstructed labour)是指分娩时,子宫虽然正常收缩,但却因物理因素无法顺利产出胎儿的情形。难产诱发的并发症除了因胎儿缺氧造成致命性的周产期窒息(英语:Perinatal asphyxia),
  • 反应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英语:reactive arthritis)之前称为莱特氏综合征(英语:Reiter's syndrome),是一种发炎性关节病变,是一种无菌性的关节炎。身体某个部位接触细菌、披衣菌等微生物,产生尿
  • 肺孢子菌纲P. carinii P. jirovecii P. murina P. oryctolagi P. wakefieldiae肺孢子菌纲只有一目、一科、一属,是外囊菌亚门中一类比较原始的真菌,直到20世纪初才被发现,是一种类酵母
  • 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及
  • 牛瘟牛瘟病毒(德语:Rinderpest,英语: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牛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