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臧霸
✍ dations ◷ 2025-08-14 14:38:15 #臧霸
臧霸(164年-231年),字宣高,兖州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父亲臧戒为县狱掾,因据守律法不听从太守凭欲私杀狱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戒诣府备罪。时年十八的臧霸获悉父亲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数人前往费县西山将父亲救出,并杀死太守,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臧霸健勇皆避而窜逃,此后与父亲逃亡东海郡,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镇压黄巾贼。尔后收编徐州兵与孙观、尹礼、吴敦、昌豨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一股独立势力。于建安二年(197年)领兵击败琅邪国相萧建,占领莒城。当时正欲与萧建交好的吕布大怒,发兵攻击臧霸,但臧霸登城坚守奋战表现使吕布久攻未克而撤军,尔后两人和解结为同盟关系。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发兵东征吕布,臧霸率领旗下将兵支援吕布。吕布战败被擒后,臧霸散其兵众逃亡,被曹军捕获,曹操亲见招降臧霸,一见之下大悦,臧霸依命召回旧部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人归降,被曹操任命为琅邪国相,又各任用吴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在兖州时,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皆叛。后来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命刘备起行往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向刘备说:“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主公(指曹操)存命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愿将军为我辞却这个命令。”刘备便以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地向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孤之所愿。”于是皆以徐、毛二人为郡守。后来曹操与袁绍相拒,而臧霸数以精兵投入青州,所以曹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能专心应付袁绍。在曹操与袁绍拉锯期间大为活跃,率精兵袭扰袁绍东方领地使其未能专念全力攻打官渡,袁绍遣长子袁谭领兵攻青州,亦因臧霸的兵众善战而难在此有所战果。建安十年(205年),曹操破袁谭于南皮,臧霸等前往祝贺。臧霸便求遣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说:“诸位忠心报国,但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入侍,而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追随,而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又怎么好改变前人的做法呢!”当时东州扰攘不止,而臧霸等执正匡义,征暴伐虐,清定海岱,其功莫大,于是皆封列侯。臧霸因功拜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后臧霸与于禁讨昌豨(206年),与夏侯渊讨黄巾军残余部队徐和等,皆有功劳,迁为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时为下邳令,臧霸尊敬武周,常到其舍作客。后来武周部从事总
相关
- 乏燃料池乏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这种燃料无法继续维持核反应。乏核燃料中仍然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
-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更确切的称为A型或B型胃炎)是一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导致胃腺细胞丧失,并最终由肠和纤维组织取代。因此,胃的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功能受损,导致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如
- 阿纳托利·叶夫根耶维奇·卡尔波夫阿纳托利·叶夫根耶维奇·卡尔波夫(俄语:Анатолий Евгеньевич Карпов,1951年5月23日-)是一位俄罗斯的国际象棋大师。 卡尔波夫生涯总共参加3,163场比赛,
-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又称建蔽率或建筑覆盖率,系指建筑基地上,建筑物的水平投影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因此容积率管制属立体管制,而建筑密度则属平面管制,在台湾属于建筑管制单位。为了
- 森林砍伐森林砍伐,或称森林开伐、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森林破坏,意为人为的将森林地转成耕地、牧场、城市等用地的行为。一般来说,森林开伐会造成环境退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许多
- 苦酒汤苦酒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治咽痛、声哑之方剂。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 寄付香油钱,又称“香火钱”、“香纸钱”、“添油香”、“添香油”等,在台湾,俗称“添油香”、“功德金”、“寄付”、“寄付金”(来自日语,捐款之意),在日本称“赛钱”。有时被引申为奉
- 汉密尔顿哈密尔顿(Hamilton),百慕大首府、主要港口,位于百慕大群岛主岛中部哈密尔顿港北岸,建城于1790年,以当时的百慕大总督亨利·汉密尔顿爵士之名命名。哈密尔顿常住人口1010人,是百慕大
- 危险情人《肆无忌惮》(英语:Outrageous),是美国女歌手布兰妮·斯皮尔斯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她的第4张录音室专辑《流行禁区》中。歌曲2004年7月20日由Jive唱片作为专辑的第4支也是最后一支
- 一桶蚵仔《一桶蚵仔》(英语:A Pail of Oysters)是美国军人作家韦恩·斯内德的一本小说,1953年出版,内容描写战后白色恐怖下的台湾社会。本作品原为1950年斯内德发表于杂志上的一篇短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