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狒属

✍ dations ◷ 2025-05-11 09:57:28 #上新世哺乳类,非洲史前哺乳动物,更新世哺乳类

恐狒属(学名:,意思为“恐怖的猿猴”)是已灭绝的大型狒狒,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南非,是由苏格兰古生物学家Robert Broom(英语:Robert Broom)于1937进行发表与命名。恐狒属下目前已知的物种为,而原属于恐狒属的则重新被分配至属之下。恐狒属的化石多发现于南非地层年代为更新世早期的洞穴化石遗址之中,包括Skurweberg、斯瓦特克朗(英语:Swartkrans)及史德克方顿(英语:Sterkfontein)洞穴。

恐狒的体型大约为现存狒狒的两倍大,由臼齿化石大小来推断,成年雄性体重可达46千克(101英磅)而雌性可达29千克(64英磅),这样大的体型在狒狒之中是很罕见的,只有狮尾狒属中同样已灭绝的与体型可与恐狒比拟。恐狒的颅骨与现存狒狒相近,但是口鼻与下颚侧面缺乏凹陷处且口鼻部上方不具有嵴,不过恐狒有时依然会被认为是狒狒属下的一个亚属。

现存大部分的狒狒族均为杂食动物,食物包括容易消化的植物部位(例如水果)、昆虫与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小型脊椎动物。一项针对恐狒牙釉质所进行的碳同位素分析显示,它们食用水果的比例远超过于同时期生存于南非的其他灵长目物种,而食草的比例则是其中最低的。而由恐狒臼齿微磨损的形式则推断它们与现存的草原狒狒(英语:Yellow baboon)同样有多样化的食性。一项针对恐狒臼齿的演化形式同样也证明它们食物中有很高比例为水果,而树叶所占的比例则很低。

由于目前仅有发现恐狒的颅骨与牙齿化石,因此无法知道它们移动的方法与形式。然而,作为十分大型的狒狒族,可以推断它们可能多半栖息于地面,并以四足行走居多。

相关

  • 3d8 4s2 或 3d9 4s12, 8, 16, 2 或 2, 8, 17, 1蒸气压第一:737.1 kJ·mol−1 第二:1753.0 kJ·mol−1 第三:3395 kJ·mol−1 (主条目:镍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
  •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
  • 解决问题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可以指:
  • 纸草纸草可能指以下条目:
  • 圣罗伦斯湾圣罗伦斯湾(英语:Gulf of Saint Lawrence)是加拿大东南部的大西洋海湾,圣罗伦斯河在这里流入北大西洋,位于拉布拉多半岛、纽芬兰、新伯伦瑞克与布雷顿角岛(Cape Breton Island)之间
  • 纸巾纸巾是一种极薄而柔软的纸张。它的外观通常跟入厕使用的卫生纸极其相像,而卫生纸有单张四方型的、卷成圆筒型的,其中单张四方型的又经常包装在纸盒或塑料包装中,上面露出一口,便
  • 印第安纳·琼斯小亨利·沃尔顿·"印第安纳"·琼斯博士(Dr. Henry Walton "Indiana" Jones, Jr.,昵称“印第”(Indy))是一位出现在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冒险电影《夺宝奇兵系列》的虚构人物,同时为
  • 第五次江陈会谈第五次陈江会谈,大陆作“第五次陈江会谈”、台湾作“第五次江陈会谈”,在2010年6月29日于大陆重庆举行。由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代表团前往重庆,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 细胞质流细胞质流(英语:cytoplasmic streaming;也称为原生质流)是细胞内物质在真核细胞中流动的现象,能将营养、代谢物还有基因讯息均匀分布到较大细胞的每个角落。膜状细胞器沿着细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