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咖啡

✍ dations ◷ 2025-04-25 13:56:17 #莫卡咖啡
摩卡咖啡(英语:Café Mocha,意大利语:Mocaccino,又名莫加或者摩卡)是意式拿铁咖啡的变种。和经典的意式拿铁咖啡一样,它通常是由三分之一的意式浓缩咖啡和三分之二的奶沫配成,不过它还会加入少量巧克力。巧克力通常会以巧克力糖浆的形式添加,但某些咖啡售卖系统便会以速溶巧克力粉取代。有时,打起了的奶油、可可粉,和棉花糖都会加在上面用来加重咖啡的香味和作为装饰之用。与意式卡布奇诺相同,摩卡咖啡上面也有牛奶泡沫,不过有些时候会以打发的鲜奶油取代。摩卡咖啡顶上常会加上一些肉桂粉或者可可粉。有时候也会在上面加上棉花糖增加风味或做为装饰。有种摩卡的变种是白摩卡咖啡(White Café Mocha),用白巧克力代替牛奶和黑巧克力。除了白摩卡咖啡之外,还有一些变种是用两种巧克力糖浆混合,它们有时被称为“斑马”(Zebras),也有时会被滑稽地叫作“燕尾服摩卡”(Tuxedo Mocha)。某些欧洲和中东的地方会以摩卡奇诺(Mocaccino)去形容加入了可可或者巧克力的意式拿铁咖啡。在美国摩卡奇诺就是指加入了巧克力的意式卡布奇诺。摩卡咖啡的名字起源于位在红海海边的也门小镇摩卡。这个地方在15世纪时垄断了咖啡的出口贸易,特别是对阿拉伯半岛区域的咖啡出口贸易影响特别大。摩卡也是一种“巧克力色”的咖啡豆(来自也门的摩卡),这让人产生了在咖啡混入巧克力的联想,并且发展出巧克力浓缩咖啡饮料。在欧洲,“摩卡咖啡”既可能指这种饮料,也可能仅仅指用摩卡咖啡豆泡出来的咖啡。

相关

  • 西夏区西夏区,即原新市区,2002年11月1日改为现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下的一个区。面积共1129.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5.8万。银川市西夏区本为农业区,近年也发展工业
  • 尼罗-撒哈拉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分布于非洲的尼罗河沿岸,尼日尔河沿岸以及非洲中部的撒哈拉地区,包括了中苏丹语族、东苏丹语族、撒哈拉语族、桑海语族、马巴语族等语族。多为声调语言,名词有
  • 法斯塔夫约翰·法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被首次提到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嗜酒成性又好斗的士兵,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 旗山区旗山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Kî-s
  • 火电25,081,588GWh 资料来源:IEA火电厂可以持续地大量发电,在许多国家,大部分电能均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火力发电厂(除了磁流体发电机)通过各种旋转机械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
  • 费米子凝聚态费米凝聚(Fermionic condensate):类似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由大量费米子占据同一量子态形成。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同的费米子不能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费米子不能像玻色子那样
  • 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台湾:欢乐家庭)是一部由美国ABC拍摄的情景喜剧。这部剧在美国从1985年9月24日开始播出,到1992年4月25日结束,共播出7季166集。曾在台湾中华电视公司
  • 春残梦断《春残梦断》(英语:Anna Karenina)是一部1948年的英国电影,改编自1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影片由朱利安·杜维维耶(英语:Julien Duvivier)执导,费雯
  • 盒饭盒饭是指使用盒子盛装饭菜或面条等各种食物以便于携带的盒装餐食,主要流行于亚洲以稻米作为主食的地区。“便当”一词最早源于南宋时期的俗语,意思是“便利的东西、方便、顺利
  • 畲族畲族(“畲”,拼音:shē,注音:ㄕㄜ,南京官话:she1,粤拼:se4,音同“赊”),或称为山哈,唐代称蛮獠。中国东南少数民族,中国大陆有畲族710,039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汉化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