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米哈伊洛维奇·谢切诺夫

✍ dations ◷ 2025-05-14 02:35:17 #1829年出生,1905年逝世,俄罗斯生理学家,安葬于新圣女公墓者,决定论者

伊万·米哈伊洛维奇·谢切诺夫(英语:Ivan Mikhaylovich Sechenov;俄语:Ив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ченов;1829年8月13日-1905年11月15日),1829年出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附近的特普利斯坦(“Tyoply Stan”,现谢切诺沃),1905年11月15日在莫斯科去世,是一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称其为。谢切诺夫的经典著作《大脑的反射》将电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引入到了实验室和医疗教学中。

谢切诺夫的主要兴趣是神经生理学(大脑结构)研究。他表明,大脑活动与电流连接,并率先提出了电生理学。他其中的一个发现是脊髓反射的端脑抑制作用。他还认为,细胞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856年到1862年期间谢切诺夫在约翰内斯·彼得·缪勒、埃米尔·杜波依斯-雷蒙(Emil du Bois-Reymond)、柏林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莱比锡费利克斯·霍普-赛勒(Felix Hoppe-Seyler)、维也纳卡尔·路德维希(Carl Ludwig)和巴黎克洛德·贝尔纳等多个欧洲实验室进行过研究和工作。

同该时期的其他一些俄罗斯科学家一样,谢切诺夫往往会与沙皇政府和保守派同僚发生冲突,但他并没有移居国外。1866年圣彼得堡审查委员会曾试图指控谢切诺夫散布唯物论和“贬低基督教品德”。

谢切诺夫的工作为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反射研究以及神经科学奠定了基础。受他的影响,1918年弗拉基米尔·米哈伊诺维奇·别赫捷列夫和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米亚西谢(Vladimir Nikolayevich Myasishchev)成立了“大脑和心理活动研究所”。

相关

  • 濒死经验濒死经验或临死经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看见天堂或地狱、看见亲人、看见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顾一生的生活、极度的恐惧、完全的平
  • 约会强暴药物约会强奸药物(英语:date rape drug)是指会让其他人处于无能力状态(因此容易受到性侵犯甚至强奸)的药物。这类药物常和约会强奸或是熟人强奸有关,经常是在两人约会中,其中一人误摄取
  • 葡语系奥林匹克委员会总会葡语系奥林匹克委员会总会(葡萄牙语:Associação dos Comités Olímpicos de Língua Oficial Portuguesa,简称葡语奥委会总会及ACOLOP) 于2004年6月8日成立于里斯本,目的为加
  •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Conservation of momentum):如果物体系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系统质心维持原本的运动状态。以用p表示动量,或者一般会表示成动量守
  • 龙飞张琏(?-1562年),字石琚,广东省饶平乌石村人。明朝中期广东民变首领。嘉靖十五年(1536年)生于饶平县上饶乌石村下仓,家境贫寒,世代为佃农。少年曾牧牛,又曾为饶邑库吏,行侠好义。嘉靖三十
  • 阔口罐病毒科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 Pithovirus sibericum阔口罐病毒属(学名:Pithovirus)是感染变形虫的巨型病毒,包含一个物种——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学名:Pithovirus sibericum),是目前已知最大
  • 英联邦大学协会英联邦大学协会(英语:Association of Commonwealth Universities,缩写:ACU)是一个英联邦体系的国家之下,有480余所成员大学的教育相关组织,其宗旨是“我们为我们的成员机构服务,以提
  • 赫梅尔尼茨基起义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 伊凡·博洪 马克西姆·克雷沃尼斯 伊斯拉姆三世·吉雷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或称赫梅尔尼茨基之乱、波兰哥萨克战争,波兰语:Powstanie Chmielnickiego,乌克兰
  • 索尔·珀尔马特索尔·珀尔马特(英语:Saul Perlmutter,1959年9月22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20
  • 原管肾原管肾(英语:protonephridium)是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内肛亚门苔藓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成对出现。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