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瑞·阿罗频多

✍ dations ◷ 2024-09-20 10:58:24 #斯瑞·阿罗频多

斯瑞·阿罗频多(孟加拉语:শ্রীঅরবিন্দ,转写:Śrī arabinda;英语:Śri Aurobindo Ghose;1872年8月15日-1950年12月5日),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北印度地区的政治人物、哲学家、瑜伽士、上师、教育家、民族主义者、诗人。阿罗频多之名也有音译为阿罗频多、奥罗频多的,直译是“晓莲大师”或“旭莲大师”之意,Aurobindo意指一种晨间开放的莲花,为“红莲”。斯瑞之名也有音译为室利、师利、斯里,意指“神圣的”、“吉祥的”、“庄严的”。他被印度人称为“圣哲”,与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通称“三圣”。其生辰8月15日被定为印度独立日。

阿罗频多七岁时移居英国,并学于伦敦,于1893年后回到北印度,并于1905年-1912年带领北印度地区从事争取殖民自治的运动,任《敬礼祖国》等报刊编辑。以后在印度东南沿海的本地治里与他的灵性协作人密那·阿尔法萨合创阿罗频多修道院(1926年),从事著述。之后,转而研究哲学,神秘主义及瑜伽,他所创建改进的新瑜伽,也成为今瑜伽研习主流之一。1950/12/5,阿罗频多卒于本地治理。

阿罗频多力图把印度的政治运动建立在印度宗教基础上,宣传印度教的理想也就是印度民族运动的理想,写有一百多篇著作,主要有《神圣人生论》、《人类循环》、《印度文化的基础》、《最后的诗篇》等,有徐梵澄中文译本。

阿罗频多本名Aurobindo Acroyd Ghose,1872年八月15日诞生于印度孟加拉管辖区的加尔各答。其父Krishna Dhun Ghose是孟加拉朗布尔县一名助理外科医生,原是Brahmo Samaj宗教改革运动的一员,后在英国学医时一头栽入时兴的进化论观点。

其母Swarnalotta Devi为Rajnarain Bose之女,Rajnarain也是Brahmo Samaj的活跃份子。奥母怀他时被送到加尔各答一处空气清新、有益健康的环境待产。奥氏有两位哥哥,分别是Benoybhusan和Manmohan;以及一个妹妹Sarojini和一个弟弟Barindrakumar(小名Barin,本名Emmanuel Matthew)。

奥氏幼年在英语环境中成长,与仆人间则用印度斯坦语沟通。虽然奥氏一家是孟加拉族,其父却相信英国人在文化上优于他的族人,故1877年他和两个哥哥被送到大吉岭一所全英语的寄宿学校Loreto House,一方面可增进他们的语言能力,另方面是为了将他们与母亲隔开,因奥母在第一胎出生后没多久就罹患了心理疾病。大吉岭是印度的英国文化之都,该寄宿学校系由爱尔兰修女经营,奥氏三兄弟在那里得以暴露在基督宗教的教诲和象征之中。

因为奥父希望他的儿子将来能够进入印度公仆系统(Indian Civil Service, or ICS),ICS是一所1000多人组成的菁英组织,要进入的话英文必须流利,1879年奥氏举家遂移居英格兰。奥氏三兄弟被送到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欧式教育。奥父随后即返回印度,独将妻子留在伦敦接受医师的照料,而奥氏胞弟Barindra亦于1880年一月在此出生。

当时,奥父透过Rangapur的英国朋友认识了一名公理会的牧师-Reverend W. H. Drewett,并将三兄弟安置在他曼彻斯特的家中寄宿。(起先,奥氏三兄弟先住在曼彻斯特的莎士比亚街84号,并于1881年的人口普查前搬到Chorlton-on-Medlock约克广场29号。这次的人口普查奥氏也被纳入其中,登记的名字是Aravinda Ghose。)奥氏接受Drewett完全世俗化的辅导,在那里,谈论印度文化是不被允许的。寄宿期间牧师夫妇也教授了三兄弟拉丁语,因为学会拉丁语才能进入较好的英语学校就读。1881年,两个哥哥先进入曼彻斯特文法学校,奥氏因年幼无法入学,持续待在家里接受Drewett夫妇教导的拉丁语、法语、地理及算数。尽管Drewett已被叮嘱不得对三兄弟传教,但男孩们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基督教的教导和活动中,这让奥氏甚感无趣,时而感到厌恶。英格兰期间,三兄弟与父亲甚少接触,书信往来亦然。

Drewett于1884年移民到澳洲,男孩们被迫搬到伦敦与母亲同住(1884至1887年,奥氏住在伦敦谢泼德布希区圣史蒂芬大道49号)。同年九月,奥氏与二哥Manmohan进入伦敦的圣保罗就读,大哥Benoybhusan则留在曼彻斯特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其间,奥氏学会了希腊语,又用三年的时间研习英语文学及诗歌,他也掌握了一些德语和意大利语。此外,奥氏这段期间也因Drewett之母的缘故陷入福音派的非难声中,这让他对该教派感到厌恶,奥氏一度认为自己应该是无神论者,随后又自诩为不可知论者。

1887年,奥父经历财务困窘,三兄弟遂迁入南肯辛顿自由俱乐部(Liberal Club)的刻苦环境。俱乐部的经理-詹姆士戈登-是奥父在英帝国驻孟加拉官员亨利戈登的介绍下认识的,他俩是兄弟。

到了1889年,奥氏二哥Manmohan决定以文学为业,而大哥Benoybhusan则证明了自己不符合ICS所须的入门标准。这意味着或许只有奥氏能满足父亲的渴望,而当奥父财根紧缩,奥氏得用功读书拿取奖学金才能达成。欲成为ICS公务员,考生必须通过竞争激烈的入门测验,还得在试用期间在一所英语大学注册读两年的书。奥氏在Oscar Browning的推荐下获得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奖学金。几个月后,他也通过了ICS的纸笔测验,在250名竞争者中排名第11位。随后,他在国王学院待了两年。ICS试用阶段过后,奥氏因无意成为公务员,在马术考试时故意迟到好丧失任用资格。

正当那个时候,印度古吉拉突邦巴罗达城的大君Sayajirao Gaekwad III恰在英格兰,经由詹姆士戈登的介绍,奥氏得以觐见大君并获得巴罗达城的官职。随后,奥氏离开了英国启程回印度,1893年2月,奥氏到达了目的地巴罗达。同一时间,身在印度盼子归来的父亲因误信孟买中间人误报的沉船消息,以为奥氏已在葡萄牙沿岸遇难,伤心欲绝而亡。

奥氏于1893年来到了巴罗达 (古吉拉特邦)担任政府要职,起先他在调查和结算部门,尔后又转到税收部和秘书处,直迄1897年,他也负责为巴罗达Gaekwad王朝的大君起草演讲稿,教授文法及其他杂务。到了1897年,奥氏在工作的同时还担任巴罗达学院的兼职法语教师,随后晋升为副校长。他在这段时间也自学了梵语和孟加拉语。

待在巴罗达那段时期,奥氏同时为一份刊物《》为文撰稿兼担任巴罗达的学校董事会主席,而他也开始对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显出浓厚兴趣,但囿于政府要员身份,他只能在幕后投入政治活动,例如,行经孟加拉与中央邦时趁势与那里的独立运动分子串接,联系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Nivedita姊妹,并在巴罗达军队中为尼拉兰巴·斯瓦米提供军事训练(尔后派遣其组织孟加拉地区的反殖民运动)。此外,奥氏受到中世纪法国对英格兰的反叛革命以及美国和意大利发生的起义所影响,在公共场合中,他提倡被动的不合作运动,但私下却秘密组织反抗运动好为公开起义做准备,此举是为了防止不合作运动失败。

奥氏一再往返于巴罗达和孟加拉两地,一是希望能与失散的父母、亲友,包括表兄弟Sarojini与胞弟Barin取得联系,二是希望在孟加拉建立更多的反殖民组织。自从英殖民当局宣布孟加拉分治 (1905年)之后,他只在1906年回到加尔各答,上一次参访加尔各答是1901年,奥氏28岁,当时他娶了政府高官Bhupal Chandra Bose的14岁幼女Mrinalini,Mrinalini后来因1918年流感大流行卒于1918年12月。

而在孟加拉,有了胞弟Barin的协助,奥氏与革命分子取得联系,激励了Bagha Jatin、Jatin Banerjee和Surendranath Tagore等激进分子。同时,奥氏也协助建立了一系列的青年军,包括1902年加尔各答的Anushilan Samiti。

1906年,奥氏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议员,并参予了瑙罗吉领导的国大会议,力图贯彻四大目标:。1907年的苏拉特国大会期间强硬派与中间派摊牌对峙,奥氏与提拉克领导强硬派,会后两派分裂。1907至1908年间,奥氏频繁赴浦那、孟买、巴罗达各地演讲、会见各式各样的团体,好宣扬他的反殖民立场。1908年5月,他再度被英殖民当局逮捕,罪名是涉嫌参与Alipore爆炸案。经过一年的隔离监禁,他在后续审判中获释。一出监狱,奥氏旋即出版了两份刊物,一份是英语版的《》、一份是孟加拉语版的《》。他也在乌塔尔帕拉科特龙格发表了一篇演讲(全文),暗陈其关切的焦点已由政治转向灵性事物,但英殖民政府因他新日报中的文章未曾停止过迫害奥氏,1910年四月奥氏移居本地治里,英国的秘密员警仍跟到那里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1905年七月,印度总督乔治·寇松实施了孟加拉分治,此举引发了阿罗频多等革命分子对英国政权的敌意,进而促使他们投入内乱等爱国行动。1908年,Khudiram Bose及Prafulla Chaki企图暗杀Magistrate Kingsford,他是一名法官,欲对印度爱国者判处极刑。然而,瞄准其马车的炸弹却投偏到另一辆马车上,因而炸死了两名英籍妇女,即是Pringle Kennedy的妻女。阿罗频多因而被控策划及监控整起攻击事件并单独求刑于Alipore的监牢。Alipore炸弹事件的审判拖了一年,最后,1909/5/6奥氏被无罪开释,此案中他的辩护律师是Chittaranjan Das。

下狱期间,奥氏经验了灵性上的开悟,对人生的开法也产生了钜变:他不再以解放印度为终极目标。奥氏表示他在狱中感受到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临在。他说:“有两个礼拜之久,斯瓦米在我冥思时频频对我说法。”据奥氏自传所载,这是他首度回到印度后感到的巨大平安,他无法言表,而这经验也断断续续地出现。当时,他对瑜伽没有任何概念,除了从友人Ganganath(也是Brahmanand的弟子)那里学到的一点瑜伽原理之外,奥氏却在没有老师的教导下自行开始练瑜伽。(1907年,Barin将奥氏引荐给Vishnu Bhaskar Lele,他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名瑜伽士。Vishnu Bhaskar Lele教导奥氏倾听内在引导,无须仰赖任何的外在上师或指引,奥氏深受其影响。)

1910年,奥氏退出所有的政治活动之外,藏身于金德讷格尔,当时,英方因奥氏在《》发表了一篇文章〈致我的国人〉而欲以叛乱罪起诉他。而奥氏消失匿踪之后,逮捕状被压下、起诉罪也往后延。1910/4/4,奥氏诱导警方公开行动并发出逮捕令,但他却已逃入法属殖民地本地治理而不受英国法律制裁。逮捕行动因而被撤销。

1910年,奥氏移居本地治里。在本地治里期间,他将精力全部放在哲学与灵性的追求上。1914年,经过四年与世隔绝的瑜伽修行之后,奥氏创办了哲学月刊《》,该刊持续发行到1921年为止。多年之后,奥氏又重将月刊文稿编修成系列丛书,包括《》、《》、《》、《》、《》、《》、《》、《》、《》、《》及《》均出自这份月刊。

在奥氏讲学的初期,只有少数跟随者,日积月累下来,追随者渐渐增多,1926年,奥氏创办了阿罗频多修道院。也是从1926年起,奥氏始以来署名,室利、师利、斯瑞、斯里或斯里(均为Sri的音译)原为梵文,意指“神圣的”,常作敬语用。

那之后,奥氏的著作主要是大量的学案及师生间的书信,上千封的编号信函多数成于30年代。这些著作中很大一部来自奥氏在学生笔记空白处的简短边批,内容多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所作的答复或灵修报告,有些则是解释其教学实用面的精心长篇回复。之后,这些学案被编成三卷《》发表。1930年代末,奥氏继续提笔接续他早先的诗歌创作,并在余生中持续编修扩充这部作品,最后完成了(或许是)他一生最伟大的文学成就,一部以无韵诗体裁写成的24,000行左右的灵性史诗《》。

1950年12月5日,奥氏与世长辞,六万多人参加了他的丧礼。首相尼赫鲁和总统普拉萨德赞扬他在瑜伽哲学和独立斗争上的贡献。国内和国际报纸均登载了他的死讯。

阿罗频多的灵性协作人密那·阿尔法萨又被尊称为“母亲”。密那是法国人,1878/2/21生于巴黎。20多岁时,她向Max Théon学习神秘学。1914/3/29,密那随同夫婿Paul Richard同赴本地治理,最终于1920年定居于此。奥氏认为密那是他的灵性协作人和对等人身(spiritual equal)。1926/11/24,奥氏退隐之后,他让密那为奥氏早期的追随者规划、建设、营运一个社区,也就是后来的阿罗频多修道院的前身。不久,亦有信徒携家带眷加入修道院,密那也因此开始筹建阿罗频多国际教育中心,作为实验奥氏教育理念的场域。1950年奥氏逝世,密那继承他的灵性工作,继续引导修道院并指导奥氏弟子。

他综合印度吠檀多各派的哲学理论以及西方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建立了“整体吠檀多”理论体系。宣称宇宙是由“现象世界”和“超越世界”两个世界所组成,“超越世界”是由“现象世界”演化而来,即由物质进化到生命,由生命进化到心,再由心进化到“超心”。进化本身是刻意、带有目定性而非随机而为的;物质带着冲动进化为生命,生命继续带着冲动进化为心。一切都源自无上的梵,梵降为超心,超心降为心,心再降为生命。世界是梵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分布,而个人是梵于时间与空间中的集中。世界在无限中寻求其梵的本体。因为梵化为了世界,则世界也相应地追求重组为梵。梵在其本质上是“真”的、“智”的、“乐”的。与此三者相反的事物,是三者的一部分堕落入局部的知识里所致。

阿罗频多虽是印度的爱国主义者,但世人较熟悉的却是他的哲学、人类进化和整体瑜伽等论述。

奥氏的影响力无远弗届。如在印度,S. K. Maitra、Anilbaran Roy及D. P. Chattopadhyaya均评论过奥氏的著作。而及传统智慧作家,如米尔恰·伊利亚德、Paul Brunton及盖农等人,则俱将奥氏视作印度灵性传统的真正代表人物。

Haridas Chaudhuri及Frederic Spiegelberg等人都曾受到奥氏启发,他俩均任职于旧金山的美国亚洲研究学院。不久,Chaudhuri偕其妻Bina成立了“文化整合协会”(后续又繁衍出加州整体哲学研究所)。

1968年五月期间,史托克豪森在因Satprem的阿罗频多相关著作而深受启发,这位作曲家在这段期间经历了个人危机,后又在奥氏哲学中与找到他所感觉到的东西。这段经历之后,史托克豪森的音乐有了180度的大转变,直迄职涯终了,他的音乐一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William Irwin Thompson于1972年来到曙光村会见“母亲”。Thompson称奥氏的灵性教诲为“激进的无政府主义”、“后宗教取向”,并视其著作可“...上溯至史前的女神文化、以及(麦克鲁汉所说的‘文化检索’而来的)巫、的原型...”。Thompson的著作也提到他在1973年母亲入涅槃那夜经验到从她而来的夏克提(一种心灵力量)。

奥氏对于人类能力的演化去向之观点影响了Michael Murphy的思维,并借由Murphy的著作间接影响了人类潜能运动。

美国哲学家肯恩·威尔柏则称阿罗频多为“印度最伟大的当代哲学家圣人”,并将奥氏一些观点嵌入他的哲学宏图中。威尔柏对阿罗频多的诠释为Rod Hemse所批评。新时代运动作家Andrew Harvey也视阿罗频多为灵感上师。

下列作家、门徒及组织将他们继承来的智慧遗产追溯自阿罗频多及母亲(或自承多少受到他们影响)。

书目

相关

  • 红酒葡萄酒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中最常饮用的饮料之一。古希腊时代已经出现了啤酒,但当时人认为这是下等人才喝的。最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出现于《荷马史诗》中,当攻陷特洛伊的英雄奥
  • 生物染色剂染色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
  • 泛音泛音是指分音列中除了基音以外的任何一音。当一根弦或空气柱整体振动而产生基音(第一分音)时,在该基音上发出的微弱的音。如果分成几段振动就会产生一些泛音(上方分音)。听者一般
  • 配子体配子体(英文:gametophyte)为行世代交替的植物及藻类中,处于单倍体的多细胞阶段。配子体会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配子(可能是雄配子、雌配子或两者皆产生,依种类不同)。配子结合后产生合
  • 梭织梭织(英语:Weaving)指将纱线经纬交错织成布料的方法。(台湾则称平织布或平行织品)织物(英语:Woven fabric),指通过经线与纬线交错织成的材料,如布、丝绸等,又合称为布。在某些场合下,
  • 露皮塔·尼永奥露皮塔·尼永奥(英语:Lupita Nyong'o,1983年3月1日-),生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肯尼亚电影女演员。2013年,因电影《为奴十二年》而受到注目,并以此片获得第20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配
  • TRACE太阳过渡区与日冕探测器(Transition Region and Coronal Explorer,缩写为TRACE)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语: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缩写为NASA)于1998年4
  • 畲话畲话,俗称山哈话、山瑶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畬族所使用的一种土语,其使用者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广东省凤凰山区的潮州、丰顺等地的畲族族群中,使用人数占畲族总
  • 上海外国语大学辅助色:明黄橘红绯红紫色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中文简称上外,是一所培养涉外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
  • 克拉特索普县克拉克默斯县(Clatsop County, Oregon)是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北部的一个县,北隔哥伦比亚河与华盛顿州相望,西临太平洋。面积2,809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