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

✍ dations ◷ 2025-11-11 18:45:28 #晶粒
晶粒(cystallite、crystal grain)是指微小的或微米尺度的晶体。多晶体由许多不同大小和取向的晶粒组成,视不同之成长与加工过程,多晶体中的晶粒取向可能都均匀地随机分布形成随机织构,也可能表现出多数晶粒都朝某一特定取向,而形成特定的择优取向。多晶体内晶粒之间的接触区域称为晶界。粉粒(powder grain)与晶粒的意义不同,它可指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粉末颗粒。晶粒度是评价晶粒大小(crystallite size、grain size)的度量。晶体尺寸通常可以X光衍射图案衡量,而晶粒尺寸则须以其他实验方法,如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等才能较精确量测。生活周遭可见的固体物件大多都不是纯粹的单晶,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部分宝石、电子业用的单晶硅(英语:Monocrystalline silicon)、某些种类的纤维、镍基超合金制成的涡轮引擎、雪地中的冰晶(直径有时可超过半米长)。多数材料都是由有许多单晶晶粒组成的多晶结构,晶粒与晶粒之间有数层极薄的非晶固体接合,晶粒尺寸视不同情况小可至数奈米,大可至数毫米皆有。多晶结构中,倘若各晶粒的排列方向杂乱而随机,则此多晶材料大略具有等向性。等向性的特色可以用来简化一些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假设,让力学理论的计算也能套用在实际的材料运用上。然而,许多多晶材料的晶粒排列方向会或多或少朝特定的方向分布,形成所谓的织构,当需要精准预测多晶材料的性质与行为时,则定要将织构纳入考量。而当一多晶材料的晶粒大致整齐排列但略有随机方向分布,则吾人可称此材料趋近镶嵌晶体(英语:Mosaicity)。材料破断时,可以依照裂缝通过晶粒的方式分为沿晶破坏(英语:intergranular fracture)与穿晶破坏(英语:transgranular fracture),是材料破损分析中重要的判断指标。晶粒也会对粉末大小的量测产生影响,因为一颗粉末颗粒可能含有数个晶粒,所以,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得的粉末颗粒大小可能会异于用谢乐法(英语:Scherrer equation)X光衍射、极化光光学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背向散射等方法所测得的粉末颗粒大小。地质学家也可以利用岩石中的晶粒大小判断岩石生成时的地质环境,粗大的晶粒代表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反之细小的晶粒代表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快速。如果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快速,通常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快速冷凝的结果,甚至可能产生非晶结构,例如黑曜岩的形成。

相关

  • 苦杏仁素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腊语“扁桃”ἀμυγδάλη amygdálē ),又名苦杏仁苷,是许多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
  • 理科在汉语语境中,理科与文科相对,是指教育体系中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地理等与形式科学(数理逻辑)及自然科学相关科目的统称,有别于工科、技术。此词适用于文理分科
  • 苏台德区苏台德地区(或译苏德台)(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波兰语:Kraj Sudetów)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指1938年至1945年期间,苏台德德国人(英语:Sudeten Germans)(德语:Sudetendeutsche;捷克
  • 连续型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石广玉石广玉(1942年10月-),中国大气物理学家。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2年于日本东北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
  • 战车战车可以指:
  •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比尔·克林顿 民主党乔治·沃克·布什 共和党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选举结果最接近的几次之一,两个主要的参选人是德克萨斯州州长、共和党候选人乔治·W·布什,以
  • 2020年1月及2月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东九区时间(UTC+9)为准。
  • 星震天体震动指天体表面的震动,通常是因为突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送,其程度可能十分剧烈。它以震动的主体分类,如地震、月震等。发生于地球的地壳震动为地震,成因主要是板块
  • 非典型畸胎横纹肌样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RT)是一种很罕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患者的童年时诊断发现。患者以一至七岁儿童为主,但亦偶有病人至成年时才发现。 虽然通常是脑肿瘤 ,AT/RT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