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晶粒
✍ dations ◷ 2025-04-08 10:31:04 #晶粒
晶粒(cystallite、crystal grain)是指微小的或微米尺度的晶体。多晶体由许多不同大小和取向的晶粒组成,视不同之成长与加工过程,多晶体中的晶粒取向可能都均匀地随机分布形成随机织构,也可能表现出多数晶粒都朝某一特定取向,而形成特定的择优取向。多晶体内晶粒之间的接触区域称为晶界。粉粒(powder grain)与晶粒的意义不同,它可指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粉末颗粒。晶粒度是评价晶粒大小(crystallite size、grain size)的度量。晶体尺寸通常可以X光衍射图案衡量,而晶粒尺寸则须以其他实验方法,如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等才能较精确量测。生活周遭可见的固体物件大多都不是纯粹的单晶,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部分宝石、电子业用的单晶硅(英语:Monocrystalline silicon)、某些种类的纤维、镍基超合金制成的涡轮引擎、雪地中的冰晶(直径有时可超过半米长)。多数材料都是由有许多单晶晶粒组成的多晶结构,晶粒与晶粒之间有数层极薄的非晶固体接合,晶粒尺寸视不同情况小可至数奈米,大可至数毫米皆有。多晶结构中,倘若各晶粒的排列方向杂乱而随机,则此多晶材料大略具有等向性。等向性的特色可以用来简化一些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假设,让力学理论的计算也能套用在实际的材料运用上。然而,许多多晶材料的晶粒排列方向会或多或少朝特定的方向分布,形成所谓的织构,当需要精准预测多晶材料的性质与行为时,则定要将织构纳入考量。而当一多晶材料的晶粒大致整齐排列但略有随机方向分布,则吾人可称此材料趋近镶嵌晶体(英语:Mosaicity)。材料破断时,可以依照裂缝通过晶粒的方式分为沿晶破坏(英语:intergranular fracture)与穿晶破坏(英语:transgranular fracture),是材料破损分析中重要的判断指标。晶粒也会对粉末大小的量测产生影响,因为一颗粉末颗粒可能含有数个晶粒,所以,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得的粉末颗粒大小可能会异于用谢乐法(英语:Scherrer equation)X光衍射、极化光光学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背向散射等方法所测得的粉末颗粒大小。地质学家也可以利用岩石中的晶粒大小判断岩石生成时的地质环境,粗大的晶粒代表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反之细小的晶粒代表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快速。如果岩石形成的过程相当快速,通常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快速冷凝的结果,甚至可能产生非晶结构,例如黑曜岩的形成。
相关
- 麹菌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
- 呈递交叉呈递是特定抗原呈现细胞吞噬并利用MHC I呈现外来抗原给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交叉致敏,是交叉呈递后的结果,其描述的是透过交成呈递而使初始T细胞(英语:Naive T cell)变成活
- 籀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海马结构海马的组成(hippocampal formation)为大脑内侧颞叶的构造。有关该构造所包含的范围,学界并没有共识。有些学者认为海马结构包含齿状回(英语:dentate gyrus)、海马回本体,和岬下脚(英
- 孢子体孢子体(sporophyte,/spɔːroʊˌfaɪt/)是陆生植物与多细胞藻类世代交替过程中的多细胞二倍体阶段。起始于两个单倍体的配子融合(受精)形成单细胞的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再经过有
- 美属萨摩亚美属萨摩亚(萨摩亚语:Amerika Sāmoa,英语:American Samoa)又称东萨摩亚,是在南太平洋的美国非合并非建制领土。自公元前1000年就有人定居,欧洲探险家在18世纪到达萨摩亚。首府帕果
- 科学 (中国杂志)《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的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
- 大龙峒保安宫坐标:25°04′25″N 121°30′56″E / 25.073626°N 121.515517°E / 25.073626; 121.515517大龙峒保安宫,又称大浪泵宫,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保安里、邻近台北孔子庙的保生
- 老 (消歧义)老可以指:
- 10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