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学
✍ dations ◷ 2025-11-29 06:08:51 #三学
三学(梵语:śikṣā,巴利语:sikkhā)或三无漏学,佛教术语,分别指增上戒学(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学(adhipaññā-sikkhā),简称为戒、定、慧。三无漏学是达到解脱三界生死结䌸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修行之道,是对八正道的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佛教认为世俗和其他宗教的学说,都不能让修学的人解脱三界生死轮回的烦恼,都是有所缺憾、苦乐夹杂的,现前虽然看似有益处,其本质都是无常变异的,随着因缘变迁,就会转变成烦恼显现苦相,所以称呼这些学问为“有漏”之学。“无漏”意指没有三界生死结䌸的缺憾,现世就可以为人们带来益处、止息烦恼。三无漏学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瞋、痴”三毒。防非止恶即为戒,戒能伏贪爱心;息虑静缘即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恶证真叫做慧,慧能伏愚痴。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最终可以令学人证得智慧解脱烦恼、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进修行正确的三无漏学,才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之道。
相关
-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英语: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而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综合征。病因不明,发病
- 流鼻血鼻衄,俗称流鼻血、淌大寒,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大多数是从一个鼻孔里出,但偶尔也会两个鼻孔一起出。
-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英语:endometrial cancer),指的是源自子宫内膜的癌症。其病因是由于细胞异常的生长,并且具备了能够侵袭或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为非经期阴道出
- 奥摩语族奥摩语族是出现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语言统称,常被界定为亚非语系(闪含语系)的语族之一。奥摩语族的语言带少许的胶着语性质,而部分语言用吉兹字母书写。
- 清浊音语音学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又称有声音,英语:voiced sound),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又称无声音,英语:voiceless sound)。辅音(子音)有清有浊,而多数语言中元音(母音)均为浊音,
- 性特征第二性征是指动物在性趋于成熟时身体上出现的变化。男性的睾丸酮直接导致阴茎的成长。睾丸酮亦使肌肉的大小和质量增加,喉结变大,声音变得沙哑低沉。骨架变得宽大,身体脂肪量减
- 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中波中波(英语:Medium wave,MW),是无线电的一个波长范围,其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中频。一般来说中波的波长范围为100米至1000米,中频则为0.3MHz到3MHz,其中用于广播通信的通常是550-1605kH
- 麻麻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个(十一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麻部归于十一划部首。麻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UTC-5UTC−05:00时区比协调世界时慢5小时,使用于北美中部时区(夏令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