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

✍ dations ◷ 2025-04-02 09:00:47 #立方体
在几何学中,立方体(Cube),是由6个正方形面组成的正多面体,故又称正六面体(Regular Hexahedron)、正方体或正立方体。它有12条棱(边)和8个顶(点),是五个柏拉图立体之一。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四棱柱、长方体、三方偏方面体、菱形多面体、平行六面体,就如同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様。立方体具有正八面体对称性(英语:Octahedral symmetry),即考克斯特BC3对称性,施莱夫利符号{4,3},考克斯特-迪肯符号(英语:Coxeter-Dynkin digram),其对偶多面体为正八面体。面的组成:正方形 面的数目:6 边的数目:12 顶点数目:8 表面积: 6 a 2   {displaystyle 6a^{2} } 体积: a 3   {displaystyle a^{3} } 二面角角度: 90 ∘ {displaystyle 90^{circ }} 外接球半径: 3 4 a {displaystyle {sqrt {frac {3}{4}}}a} ≈ 0.866 a {displaystyle approx 0.866a} 内接球半径: a 2 {displaystyle {frac {a}{2}}} 对偶多面体:正八面体 在所有表面积一定的长方体中,立方体的体积最大,同样,在所有线性大小(长宽高之和)一定的长方体中,立方体的体积也是最大的。反过来,体积相等的长方体中,立方体拥有最小表面积和线性大小。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以原点为中心的、各棱平行于坐标轴的、棱长为2的立方体,其顶点坐标为 (±1, ±1, ±1) 的全排列。其包含了所有满足|x|≤1且|y|≤1且|z|≤1的点(x,y,z)。 在R3中,以点(x0,y0,z0)为中心的立方体表面是点(x,y,z)的运动轨迹,其中x,y,z满足:立方体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即是说,我们可以有11种不同的方法切开空心立方体的7条棱而将其展平为平面图形,见右图。如果我们要将立方体涂色而使相邻的面不带有相同的颜色,则我们至少需要3种颜色(类似于四色问题)。 立方体是唯一能够独立密铺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柏拉图正多面体,因此立方体堆砌也是四维唯一的正堆砌(三维空间中的堆砌拓扑上等价于四维多胞体)。它又是柏拉图立体中唯一一个有偶数边面——正方形面的,因此,它是柏拉图立体中独一无二的环带多面体(它所有相对的面关于立方体中心中心对称)。 将立方体沿对角线切开,能得到6个全等的正4棱柱(但它不是半正的,底面棱长与侧棱长之比为2:√3)将其正方形面贴到原来的立方体上,能得到菱形十二面体(Rhombic Dodecahedron)(两两共面三角形合成一个菱形)。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将立方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这些投影都各自携带有立方体原本BC3对称性的一部分。作为正多面体之一,立方体拥有较高的对称性,它的所有面在几何上都是相同的,不可区分的。可是我们也可以想象将立方体的面“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它其的不同面拥有不同的“几何意义”,使立方体拥有不同的对称性。在立方体完全的对称性,即正八面体对称性Oh中,立方体的所有面都是相同的。二面体对称性D4h则将立方体描述得像一个正四棱柱,有两个颜色相同的上下底面,其余4个侧面颜色相同。立方体最低的对称性D2h也将立方体描述的像一个棱柱,不过是长方形棱柱,即一个长方体,它的相对的面颜色相同,而相邻的面是不同的。每一种半正对称性都有自己的施莱夫利符号、考克斯特-迪肯符号(英语:Coxeter-Dynkin digram)和Wythoff符号(英语:Wythoff symbol)。此外,由于其对偶正八面体也可被看作是正三反棱柱,立方体也可被看作是正三反棱柱的对偶,即正三偏方面体。当正八面体在立方体之内: 正八面体体积 : 立方体体积 =×2 : 边3 =(1/3)(n/2)2 : n3 =1 : 6将立方体对映映射(英语:Antipodal point)后的到的商形成的一个实射影多面体,即立方体半形(hemicube)(不应叫其“半立方体”,因为其易与‘demicube’混淆)。正方体的对偶多面体是正八面体,如果原正方体棱长为1,则对偶正八面体棱长为√2。 正方体是一种最特殊的四边形正六面体:立方体的8个顶点可以被交错地分为两组,每一组都构成一个完整的正四面体,更严格地说,这是作为半(Demi-)立方体(demicube)的正四面体。这两个正四面体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正的复合多面体——星形正八面体(Stella Octagula)。两个正四面体重合的地方构成凸的正八面体。这意味着,正四面体的对称群A3是正方体对称群的子群,对应着能将半立方体变换到自身的对称变换,立方体其余的对称变换能将两个半立方体变换到对方。一个这样的正四面体占据了立方体体积的1/3,立方体剩余的部分是4个全等的、顶角是立方体立体角的正三棱锥,各占立方体体积的1/6。 从立方体各棱中点处切掉立方体的角,我们会发现原先立方体的正方形面变成了其对偶的正方形面,而切掉的顶点处出现了新的正三角形面,这样的操作叫“截半”(Rectification),得到的半正多面体叫截半立方体(Rectified Cube),又叫立方八面体(Cuboctahedron)。如果我们不在棱中点处截它,则这种操作叫“截角”(Truncation),正方形面变成了八边形。如果截的合适,则我们可将正方形截成正八边形,得到的半正多面体叫截顶立方体(Truncated Cube)。如果我们同时截掉立方体的棱和顶,则这种操作叫“截棱”(Centellation),如果截的恰当,得到的半正多面体是小斜方截半立方体(Rhombicuboctahedron)。正十二面体有20个顶点,它们可以以不同组合分成由8个顶点组成的5组,这8个顶点两两相连,构成内接在正十二面体内部的立方体,它的棱都是正十二面体的各面的对角线。这五个立方体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合多面体——五复合立方体。如果我们完全切掉立方体相对的两个顶点,我们会得到一个非正的八面体,将8个这样的八面体正三角形面对正三角形面贴到正八面体上,则我们得到截半立方体。 立方体与所有其它拥有BC3对称性的多面体(如正八面体和立方八面体)构成正八面体家族:此外,立方体在拓扑上与其它3阶正镶嵌{n,3}相关:立方体在拓扑上还和其它阶的正方形正镶嵌{4,n}(n≥3)有关:立方体是正四棱柱:参见尺规作图,已经证明此题无法用无刻度的直尺与圆规去画出 2 3 {displaystyle {sqrt{2}}} 的位置立方体的横切面只有四种:其中以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若立方体的棱长为a,则正六边形的面积为 3 3 a 2 4 {displaystyle {frac {3{sqrt {3}}a^{2}}{4}}} 。三角柱 · 四角柱 · 五角柱 · 六角柱 · 七角柱 · 八角柱 · 九角柱 · ... · 无限角柱(双曲)三角反柱 · 四角反柱 · 五角反柱 · 六角反柱 · 七角反柱 · 八角反柱 · ... · 无限角反柱三角锥柱 · 四角锥柱 · 五角锥柱 · 六角锥柱 · 七角锥柱 · 八角锥柱 · ... · 无限角锥柱

相关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本体论本体论(英语:Ontology),又译存在论、存有论,是形而上学的基本分支,本体论主要探讨存有本身,即一切现实事物的基本特征。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学派认为:任何一个名词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
  • 胆石病胆结石(英语:gallstones)是在胆囊内由胆汁化合物组成的结石。胆石症(choleliths)可以指胆囊中的结石,也可以指此一疾病。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
  • 水球水球是一项结合游泳,手球,篮球,橄榄球的水中集体球类运动。比赛的目的类似于足球,以射入对方球门次数多的一方为胜。水球运动员在比赛时以游泳的方式运动,除守门员外两手同时握球
  • 恩格勒阿道夫·恩格勒(全名海因里希·古斯塔夫·阿道夫·恩格勒 德语:Heinrich Gustav Adolf Engler)(1844年3月25日-1930年10月10日)是一名德国植物学家,他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上有
  • 塞文河塞文河(英语:River Severn;威尔士语:Afon Hafren;拉丁语:Sabrina)是大不列颠最长的河流,长约354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地带,海拔610米,坎布里安山脉东麓一带;河道经过的主要城镇包括舒
  • 半缩醛半缩醛(Hemiacetal)是一类同一碳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的有机化合物。半缩醛可由醛与醇反应得到,而半缩醛可以继续和醇反应得到缩醛。半缩醛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都
  • 法翁法翁(Faun)在罗马神话中,是指一些半人半羊的精灵,生活在树林里。罗马人将其与希腊神话中的潘连结对应。在魔幻小说与游戏中一般被译成“半羊人”或“羊男”。
  • 赫尔穆特·施密特赫尔穆特·海因里希·瓦尔德马·施密特(德语:Helmut Heinrich Waldemar Schmidt,1918年12月23日-2015年11月10日),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前西德社会民主党(SPD)主席(1967年—1969年)、
  • 角量子数角量子数(英语:Azimuthal quantum number),即轨域角动量的量子数,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l {\displaystyle l} 来表示。从经典力学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