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

✍ dations ◷ 2025-08-29 03:46:50 #修女
修女(英语:Nun),是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信义宗的女性修行人员,通常須發三愿(即神贫、贞洁、服从),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或“嬷嬷”。德雷莎修女是知名修女之一,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名小说有十八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一部著名的哲理小说《修女》。修女必须领洗5年以上才可提出申请,并需加入女修会,在初学院修道至少6年。此外,要正式成为修女,需经过誓发初愿、复愿、终身愿等过程,表示自己对天主的献身。在誓发终身愿后,便终身不能结婚。修女是基督宗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并非神职人员。正式而言,神职人员三级制度包含:主教、司铎(神父)与执事。修女终身不能结婚,所以常招致人们的好奇,有许多中古世纪小说(如《十日谈》)都会提到修女的性行为。此外,日本ACG次文化中常有修女角色,给人纯洁的感觉,也是萌属性之一。因此动漫中常见修女角色受到欢迎。

相关

  • MCHC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测量定量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它是血常规检测中的一项。 该指标的成年人正常范围大约在320-
  • 二十面体在几何学中,二十面体(icosahedron)是指具有二十个面的多面体。正二十面体是五种正多面体之一,因此,名称明确为正二十面体。然而,在化学中,二十面体主要指的是正二十面体。在二十面
  • 核裂变核裂变(德语:Kernspaltung;英语:nuclear fission),在港台称作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裂变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或放射性衰变形式
  • 泰奥格尼斯泰奥格尼斯(英语:Theognis of Megara),古希腊雅典附近的挽歌体诗人之一,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初。他的许多作品为其爱人基尔努斯所作,多以深刻的涵养与富于变化的上层
  • 比布列希猩红比布列希猩红(C.I. 26905)是一种用于利利三色染法的染色剂。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osiderin)
  • 喉返神经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是人体第十对脑神经中,迷走神经(Vagus Nerve)的分支,脑神经出现在所有的脊椎动物上,因此在其他种类的脊椎动物身上也具有喉返神经。控制喉部(la
  • 独立行政法人行政法人,为公法人的一种,乃新公共管理风潮下的产物。为因应公共事务的庞大与复杂性,原本由政府组织负责的公共事务经运行后被普遍认为不适合再以政府组织继续运作,而牵涉的公共
  • 格林定律格林定律是首个被发现的系统性音变,使得历史音位学诞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806年,施勒格尔首先注意到拉丁语的p对应日耳曼语的f。1818年,Rasmus Rask把这个对应推广到其他印欧
  • 拟态词拟态词是指用文字化的声音模拟事物特征的词汇。在东亚的语言中有大量的拟态词;非洲的语言里也有很多拟态词;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里,这种词很少,并视之为一种儿语化的修辞手法。
  • ACLS高级生命支持,亦为高级心肺复苏、ACLS,是指一系列的临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作为以下情况的应急处置:心跳停止、休克,以及其他医学上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亦指施行此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