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烷醇

✍ dations ◷ 2025-11-26 02:05:49 #1-十六烷醇
1-十六烷醇,是一种脂肪醇,分子式为CH3(CH2)15OH。在室温下,1-十六烷醇为一蜡质的白色固体或薄片。由于它最初是从鲸油提炼分离出来的,因此有“鲸蜡醇”之别名。1-十六烷醇于1817年由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发现,当时他正把一种由抹香鲸抽出的蜡质-鲸蜡油与苛性钾一起(即氢氧化钾)加热,冷却后出现呈薄片状的1-十六烷醇。由于商业捕鲸活动日渐式微,现今1-十六烷醇大多由植物油(如棕榈油及椰子油)的氢化制得。1-十六烷醇可用于化妆品工业,如洗发露的遮光剂及润肤膏的乳化剂和增稠剂。它亦可用于螺帽和门闩的润滑剂。湿疹的患者会对1-十六烷醇敏感,但这可能是由1-十六烷醇以外的杂质引起。不过,1-十六烷醇有时可用作治疗湿疹的药物。

相关

  •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古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它是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交叉科学。既是生命科学中唯一具有历史科学性质的时间尺度的一个独特分支,研究生命起源、发展历史、
  • 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
  • 森林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盖大约9.4%的地球表面(或30%的占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陆地面积的30%(在工业化前约占全
  • 磁铁矿磁铁矿(英语:Magnetite)为一种具有亚铁磁性的矿物,其富含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分子量为231.54)。产于变质矿床和内生矿床中,氧化后变为赤铁矿或褐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磁铁矿
  • FeHsub2/sub氢化亚铁,化学式为FeH2或(FeH2)n,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在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因此对其性质知之甚少。然而,它以黑色无定形粉末的形式,于2014年首次合成。
  • 海明威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英语: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记者和作家,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
  • 统治贞观遗风,是指在唐太宗之后的时期,亦即唐高宗及武则天的五十六年统治时期(649-705年),继续维持贞观之治的开明政治局面,并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奠定基础。《资治通鉴》认为唐高
  • 荷兰历史罗马帝国时期,荷兰地区归属高卢行省以及下日耳曼行省,当时这块地区有广义的日耳曼部落,而南部有高卢人,高卢人后来占领这块地区并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中世纪时期,这些沿着
  • 方程数学中方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以下的方程:其中的 x {\displaystyle x} 为未知数。如果把数学当作语言,那么
  • 詹姆斯·莱特希尔詹姆斯·莱特希尔爵士 FRS(英语:Sir James Lighthill,1924年1月23日-1998年7月17日),英国应用数学家,尤以其在气动声学(英语:Aeroacoustics)领域的贡献而著称。莱特希尔出生于法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