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谵妄

✍ dations ◷ 2025-09-17 20:03:22 #震颤谵妄
震颤性谵妄(Delirium tremens)也称为是酒毒性谵妄,是形容因戒酒而引起的谵妄状态。若有这个状况发生,通常在三天后会有戒断症状的产生,并可能持续二至三天 。患者也有机会产生幻听幻觉。生理上的表征包括颤抖、寒颤、心悸以及盗汗。若有高热或癫痫的情形,将有导致死亡的风险。酒精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且难以戒除的药物。震颤性谵妄通常发生在大量喝酒超过一个月的饮酒者身上。相似的戒断症状可能发生在苯二氮平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成瘾者上。但是对于停用古柯碱类的兴奋剂,则没有太严重的并发症。针对有震颤性谵妄症状的患者,首先必须排除例如电解质不平衡、胰脏炎还有酒精性肝炎(英语:Alcoholic hepatitis)的可能性。舒缓戒断症状的症状治疗可预防酒精戒断症候群,而当谵妄已然发生时,积极的治疗可改善预后。治疗通常建议在安静且光线充足的加护病房内进行。苯二氮平类(Benzodiazepines)是治疗时选用的药物,另外丹祈屏(Diazepam)、乐耐平(Lorazepam)、氯氮卓(英语:Chlordiazepoxide)(Chlordiazepoxide)和羟苯二氮卓(英语:Oxazepam)(Oxazepam)都是常用的药物,需在患者浅眠时施打。也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或建议让病患补充硫胺素(维他命B1)。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致死率介于15%到40%之间。目前每100个酒精戒断症候群病患中则约有1到4个死亡案例发生。约一半有酒精成瘾的人,会在减少饮酒量后产生戒断症状。在他们当中,差不多有三到五%会接着发生震颤性谵妄或有癫痫的情形。震颤性谵妄候群这个名词是首先在1813年被提出,但是一直到18世纪才有对这个病征完整的描述。“Delirium”这个词源自于拉丁文中的“偏离”。又被称作酒毒性谵妄或Saunders-Sutton症候群。在美国俚语中,它被称为 barrel-fever、blue horrors、bottleache、bats、drunken horrors、elephants、gallon distemper、quart mania,以及pink spiders等。

相关

  • 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态生理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新的医学科
  • 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英语:ascospore)是一种真菌的孢子,为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在子囊中产生。典型的一个子囊中有八个子囊孢子,此八个孢子是在胞质融合与核聚变(英语:Karyogamy)发生后,经由一
  • 油,是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于油具有疏水性的特性,“油”亦是许多与水不溶之液体的总称。而可以在油中溶解的物质都具有亲油性,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水可以
  •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学名:Malacoherpesviridae)是疱疹病毒目的一个科,以软体动物为宿主,是该目中唯一感染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其学名来自希腊文的μαλάκιον(malakion),意指软体
  • 联邦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相对风险在流行病统计学中,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是指在暴露在某条件下,一个(产生疾病的)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对风险概念即是指一暴露群体与未暴露群体发生某事件的比值。 若将暴露群体写
  • 甲磺酸赖氨酸安非他命甲磺酸赖氨酸安非他命(英语:Lisdexamfetamine),名字来源为“离胺酸-右旋安非他命”,是 中枢神经系统(CNS)右旋安非他命刺激剂的前体药物,一种安非他命类(英语:substituted amphetamine
  • 液体液体(英语:Liquid)是物质的四个基本状态之一(其它状态有固体、气体、等离子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移动与转动等运动性。液体是由经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微小振动
  • 遂川县遂川县是中国江西省所辖的一个县,隶属于地级吉安市,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段东麓。总面积3102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54.2万。遂川的东边是万安县,南边是赣州南康市
  •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英语:Humanism)是对古典时代的研究,而对古典时代的研究也象征着,中世纪的人们从研究了解神,转变为对自身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也逐渐从“神本”思想转变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