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纯粹(1567年-1615年),字乾仲,号见玄,直隶真定府赵州柏乡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出宰阳武县,古博浪沙也,濒大河,岁暵立四,则为蠲减。摘发吏奸,申十议以省耗息,积困以苏。朱庄之役,督五千人早竣,而以羡金八百犒众,河皆南徙,人谓精诚有以格之。易城以砖,立法讥察。又为招流佣,斥科罚,编审户田,民受其利。万历三十六年旋以高等调永城,阳民为祠祀焉。永当河决之后,田芜民徙,萑苻为警,陈弭盗六议,议开荒十二政,曰浚河渠,筑城堡,收逃地,抚流民,议分耕,责总领,折谷石,纳草根,早还牛,严亩限,专委任,缓征解,仿古井田法,并渠井都堡为均田给牛饷,垦田三千顷,麦秀两岐,民为之歌曰:永清堡,北岗后,半亩麦打五六斗,麦穗长皆双偶,魏公之德真不朽。又歌曰:永清堡,北冈下,阿婆拍手喜相迓。麦秀双,真堪讶,魏公来时我有稼。一时御史中丞及直指奏河南治平第一。三十七年己酉分校乡闱,所得皆名士。入觐,廪胥以剩金四千为请,粹叱而籍诸库。三十八年庚戌,擢山西道御史,侃侃条议,皆中时弊。四十年壬子秋,闻父病,坚乞归侍,疏云:有子而不奔父之急,世间安容此子;有臣而不尽子之道,皇上安用此臣。拜疏即行,归里年馀,以疾卒。清朝累赠宫保大学士,祀乡贤。长子魏柏祥,第七子魏櫆祥,潮州府知府。孙魏裔鲁,山东盐运使。魏裔介,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傅、谥文毅。魏裔讷,桃源县知县。魏裔悫,平凉府知府。
父魏大成,赠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