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蹄类
✍ dations ◷ 2025-04-25 09:22:41 #有蹄类
有蹄类是指几类使用趾尖(一般都有蹄)来支撑身体的哺乳动物。它们共有几个目,当中有奇蹄目和鲸偶蹄目仍然生存。有蹄类是一个支序分类学的分支,或只是一个分类单元仍存有争议,因为未必所有有蹄类都是彼此近亲的。有蹄类过往被认为是一个目,及后分裂成奇蹄目、鲸偶蹄目、管齿目、蹄兔目、海牛目及长鼻目。奇蹄目及鲸偶蹄目被称为“真有蹄类”,而长鼻目、海牛目、蹄兔目及管齿目则合称为“准有蹄类”或“近蹄类”。现今普遍的有蹄类有马、斑马、驴、牛、犀牛、骆驼、河马、山羊、猪、绵羊、长颈鹿、鹿、貘、羚羊及瞪羚。奇蹄目及鲸偶蹄目占了大部分的有蹄类,亦是最大群的大型陆上动物。这两类动物最先于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即约5400万年前)出现,在多个大洲中急速散布成多个物种及平行演化。虽然鲸鱼及海豚(鲸目)并没有有蹄类最普遍的形态特征,但研究显示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的偶蹄目演化而来,故是与其他偶蹄目(如牛及河马)有直接关系。故此,一个新的鲸偶蹄目已经被设立来包含偶蹄目及鲸目,以显示它们的共同血统。蹄兔目、海牛目及长鼻目都是近蹄类。管齿目亦被认为是属于有蹄类。象鼩目亦被指是属于有蹄类,并有牙齿及基因证据支持。象鼩目及管齿目最近连同近蹄类被称为假有蹄类。基因研究显示这些动物并非奇蹄目及偶蹄目的近亲。相反,它们的近亲却是非洲猬目。假有蹄类与非洲猬目组合成非洲兽总目。真有蹄类的化石纪录有中爪兽目、踝节目及多种南美洲与古近纪的分支。除了蹄外,大部分有蹄类都发展出缩少了的犬齿、丘状齿形的臼齿、并粗短的距骨。有蹄类的其他特征是下前肢的融合。有蹄类的桡骨及尺骨是沿前肢融合的。这是现今大部分有蹄类的特征,而早期的有蹄类并没有这种独有的特征。这样的融合可以防止有蹄类从前肢倒下。由于这个骨骼结构并没有独特的功能,故认为这是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的特征,并有可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有蹄类于古新世开始分化,并于始新世最为激烈。大部分有蹄类都是草食性的,但有些是杂食性的,或如中爪兽目及鲸鱼甚至是掠食者。有蹄类的现生物种演化树如下:马科貘科犀科骆驼科西貒科猪科河马科露脊鲸科小露脊鲸科灰鲸科须鲸科小抹香鲸科(英语:Kogiidae)抹香鲸科恒河豚剑吻鲸白
相关
- CCND12W96, 2W99, 2W9F, 2W9Z· protein binding · cyclin-dependent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gulator activity · enzyme binding · protein kinase binding·
- 象形字象形文是根据构字方式而划分的一种汉字。六书中的一项,属于“独体造字法”。 六书有四个基本法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两种补充法则: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云:“象形
- 数字黑暗时代数字黑暗时代(英语:Digital dark age)是指历史上保存的数字文档在未来可能难以读取,甚至无法读取的情况。原因是现存的数字文档和多媒体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由于过于陈旧而被弃用,或
- 萤光鱼萤光鱼是一种经过转基因而培育成功的新种观赏鱼,因为植入水母的萤光基因而能发出蓝、绿、黄、红等不同颜色的萤光。这种新品种的斑马鱼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的教授龚
- 恩里克·莫雷诺·冈萨雷斯恩里克·莫雷诺·冈萨雷斯(西班牙语:Enrique Moreno González,1939年5月22日-)是西班牙外科医师和器官移植手术专家,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外科病理学荣誉教授。他主要从事对门脉高
- 无厘取闹《蠢蛋搞怪秀》(Jackass)是一个美国的电视节目,于2000年至2002年间在MTV频道播放,节目内容以一群人演出各种危险、荒谬、自残的特技和搞笑演出(pranks)。本节目成为演出人员强尼·
- 头文字D《头文字D》(日语:頭文字D)是一部以山道竞速为题材的日本青年漫画,以及以漫画改编的动画系列(包含电视版、OVA与电影版)。漫画作者为重野秀一,自1995年起开始在讲谈社漫画杂志《周
- 国际和平局国际和平局成立于1891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国际和平组织,19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皂化反应皂化反应(英语:Saponification)是一种成皂的化学反应。皂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皂化反应是一个较慢的化学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习惯上,将1g油脂碱水解所
- 保存期限最佳食用日期(英语:Best before),也称赏味期限、最佳赏味期、此日期前最佳,是食品制造商或包装商为其食品或饮品所标示的一个日期,告知消费者在哪个日期之前能保持其产品的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