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蹄类

✍ dations ◷ 2025-11-11 02:03:40 #有蹄类
有蹄类是指几类使用趾尖(一般都有蹄)来支撑身体的哺乳动物。它们共有几个目,当中有奇蹄目和鲸偶蹄目仍然生存。有蹄类是一个支序分类学的分支,或只是一个分类单元仍存有争议,因为未必所有有蹄类都是彼此近亲的。有蹄类过往被认为是一个目,及后分裂成奇蹄目、鲸偶蹄目、管齿目、蹄兔目、海牛目及长鼻目。奇蹄目及鲸偶蹄目被称为“真有蹄类”,而长鼻目、海牛目、蹄兔目及管齿目则合称为“准有蹄类”或“近蹄类”。现今普遍的有蹄类有马、斑马、驴、牛、犀牛、骆驼、河马、山羊、猪、绵羊、长颈鹿、鹿、貘、羚羊及瞪羚。奇蹄目及鲸偶蹄目占了大部分的有蹄类,亦是最大群的大型陆上动物。这两类动物最先于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早期(即约5400万年前)出现,在多个大洲中急速散布成多个物种及平行演化。虽然鲸鱼及海豚(鲸目)并没有有蹄类最普遍的形态特征,但研究显示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的偶蹄目演化而来,故是与其他偶蹄目(如牛及河马)有直接关系。故此,一个新的鲸偶蹄目已经被设立来包含偶蹄目及鲸目,以显示它们的共同血统。蹄兔目、海牛目及长鼻目都是近蹄类。管齿目亦被认为是属于有蹄类。象鼩目亦被指是属于有蹄类,并有牙齿及基因证据支持。象鼩目及管齿目最近连同近蹄类被称为假有蹄类。基因研究显示这些动物并非奇蹄目及偶蹄目的近亲。相反,它们的近亲却是非洲猬目。假有蹄类与非洲猬目组合成非洲兽总目。真有蹄类的化石纪录有中爪兽目、踝节目及多种南美洲与古近纪的分支。除了蹄外,大部分有蹄类都发展出缩少了的犬齿、丘状齿形的臼齿、并粗短的距骨。有蹄类的其他特征是下前肢的融合。有蹄类的桡骨及尺骨是沿前肢融合的。这是现今大部分有蹄类的特征,而早期的有蹄类并没有这种独有的特征。这样的融合可以防止有蹄类从前肢倒下。由于这个骨骼结构并没有独特的功能,故认为这是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的特征,并有可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有蹄类于古新世开始分化,并于始新世最为激烈。大部分有蹄类都是草食性的,但有些是杂食性的,或如中爪兽目及鲸鱼甚至是掠食者。有蹄类的现生物种演化树如下:马科貘科犀科骆驼科西貒科猪科河马科露脊鲸科小露脊鲸科灰鲸科须鲸科小抹香鲸科(英语:Kogiidae)抹香鲸科恒河豚剑吻鲸白

相关

  • 长尾噬菌体科λ噬菌体属(λ-like viruses) T1噬菌体属(T1-like viruses) T5噬菌体属(T5-like viruses) c2噬菌体属(c2-like viruses) L5噬菌体属(L5-like viruses) ψM1噬菌体属(ψM1-li
  • CCL9CCL9(英语: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9)是一个小型的细胞因子,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它的别名有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γ(英语: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gamma,MIP-1γ),
  • 采样在信号处理领域,采样是将信号从连续时间域上的模拟信号转换到离散时间域上的离散信号的过程,以采样器实现。通常采样与量化联合进行,模拟信号先由采样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采样获
  • 盆腔髋(拉丁语:pelvis),又称腰带、骨盆、盘骨,是一个骨骼构造,位于脊椎末端,连接脊柱和股骨,与四足动物的后肢、双足动物的下肢相连。股骨与腰带在臀部连接处形成髋关节,它是球窝关节。健
  • 模型在数学学科模型论中,语言 L {\displaystyle {\mathcal {L}}} 的结构
  • 郑贞文郑贞文(1891年3月2日-1969年11月24日),字幼坡,号心南,福建省长乐县人。1932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编译馆,该馆成立了化学译名审查委员会,由教育部聘郑贞文任主任委员,负责起草化学译
  • 连弩连弩是一种古代的远射武器,改进自弩,共分两种。一种是能把箭连续不断射向敌人的连发式;另一种是能同时发射多支箭的多发式。连弩最早出自战国时代,而在西汉连弩已用于实战。属于
  • “你”于2006年获选为《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时代》把“你”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原因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在维基百科、YouTube、MySpace、Facebook、亚马逊网络书店、GNU/
  • 系统论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准确来说,要素+结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就是系统科学。它研究的领域
  • 放大器放大器(英语:Amplifier),俗称音箱,一般而言是指能够使用较小的能量来控制较大能量的任何器件。现在,在日常使用中,这个名词常常是指放大器电路,经常用于音频应用中。一个放大器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