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章回小说
✍ dations ◷ 2025-04-25 08:39:10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近数百年中国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渊源自说书传统、宋代话本及元代杂剧,在魏晋南北朝始有具体形式,而于明清两代发展。明清两代都市经济繁荣,大量需求通俗读物。士人对小说的观念有所改变,一般儒家思想对小说加以轻视,以为是“小道”。而明代公安派文人,如袁宏道、冯梦龙、凌蒙初则对章回小说较持赞扬态度。但总体而言,章回小说在晚清以前,较被视为通俗娱乐文化的一部分,地位不高,如四库全书即不收章回小说。明清时白话文学有所进展,加上戏曲的影响,文人学士有意识地运用白话来写小说,用小说作为反映时代的工具,运用浅白文字,写通俗易懂的小说。明清时印刷业发达,社会条件成熟,也促进小说流行。章回小说分章、分回叙事。正文之前或有“楔子”。每章每回有撮举要旨的回目,归纳情节梗概,回目多由双句组成,对仗工整,辞藻精炼。每回常以诗歌开场结尾,中间叙事,也多加插诗词韵文。诗词作用是总结或引起内容、品评人物、渲染气氛。每回有开端语和结束语,开头常用“话说”、“却说”、“且说”引出正文,每回结尾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字眼,之后多用“正是”带出偶句作结。内文有时夹有“看官”、“诸公”的称呼。部分章回小说继承话本小说的传统,基本上以白话写成。现在我们较为常见的明清及近代章回体小说,大致有文言体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方言体章回小说,如清代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全文多用吴语方言;弹词体章回小说,如陶贞怀的《天雨花》;排偶体章回小说,如清代陈球的《燕山外史》等。章回小说继承话本小说的传统,许多章回历史小说,都是从宋代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全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讲史艺人补充内容,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然是历史的,但更多的内容是后人所创造,篇幅比讲史更长了,主要是供读者阅览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为若干节,每节前面有一单句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明代中叶,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这些章回小说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更为细腻,内容和“讲史”已没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时章回小说已不分节,而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成为参差不齐的双句,最后成为工整的对句。如明嘉靖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演义》,它们把嘉靖本《三国志演义》的两节合并成一回,两节的节目作为回目的两句。起初两句不是对偶的,到了毛宗岗修改《三国志演义》时,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就把“以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回目改为对偶整齐的二句。清代,章回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章回小说代表之作,古有四大奇书之称,今人另有四大小说名著。重要的书籍如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明代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笑笑生《金瓶梅》、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曹雪芹《红楼梦》等。
相关
- 心脏右心室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睡眠睡眠又俗称睡觉,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此外,在无脊椎动物,例如果蝇中也有这种现象。睡眠的特征包括: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
- 伊斯兰如厕礼仪伊斯兰如厕礼仪(Islamic toilet etiquette)是伊斯兰教有关穆斯林如厕时需遵行的个人礼仪。在伊拉兰卫生律法(英语:Muslim hygienical jurisprudence)中,对应如厕礼仪的律法称为Qad
- 定群研究世代研究(英语:cohort study 或 panel study),又译为队列研究、群组研究、定群研究、追踪研究、梯次研究等,是在医学、社会科学、精算学、生态学等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纵向研究(英语:l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英语: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种反文化反体制行为,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之后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规模传播。伦敦、纽
- 多地起源说现代人类多区域起源说(Multiregional origin of modern humans,又译多地起源说)是一个用来解释人类演化的科学模型。该学说的现代版本称为多地进化(英语:multiregional evolution
- 棕榈油棕榈油又名棕油,是一种对棕榈科油棕属植物油泛称,来自油棕(Elaeis guineensis)的果实。5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油了。现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
- 收养在古代罗马,领养男孩是很常见的事,尤其在上层社会元老院阶层中。罗马人普遍认为一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男孩,因为家族需要一个男性继承人,但孩子又不能太多,原因是养育孩子的花费太
- 焦尔达诺·布鲁诺焦尔达诺·布鲁诺(意大利语: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宇宙学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