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链霉素
✍ dations ◷ 2025-08-27 03:49:04 #链霉素
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为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是第一个应用于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是从革兰氏阳性的放线菌灰色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抗菌素。其硫酸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易溶于水,性较稳定。1943年10月19日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赛尔曼·A·瓦克斯曼实验室分离成功。赛尔曼·A·瓦克斯曼实验室还分离成功了新霉素、链丝菌素、棒曲霉素、灰霉素和放线菌素等。。瓦克斯曼首先将链霉素用于治疗肺结核病人。他的博士研究生艾伯特·沙茨认为链霉素是他亲自分离成功的,以至1950年3月起诉到法院。沙茨对瓦克斯曼提起了一项关于链霉素发现过程的细节与功劳的诉讼。最后的结果是两人庭外和解,罗格斯大学发明声明承认沙茨是链霉素法律上和科学意义上的共同发现者,给予沙茨12万美元的外国专利收入和3%的美国专利收入(相当于获得了持续7年每年$15,000)。后来瓦克斯曼把诺贝尔奖奖金赠给罗格斯大学做研究基金。但科学界一般认为,瓦克斯曼采取了正确的筛选方法以后,当时他手下有足足50名研究生与试验员在从事这件工作,其中任何一人都有可能发现链霉素。瓦克斯曼因此于1952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for the discovery of streptomycin"。沙茨致函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称自己也是链霉素发现者要求分享诺奖。1952年12月12日诺贝尔奖颁奖时,诺奖委员会把瓦克斯曼获奖理由表述为:创造性的、系统的成功研究了土壤微生物以至于发现了链霉素("ingenious, systematic and successful studies of the soil microbes that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streptomycin" )。瓦克斯曼创立了一个新名词抗生素。链霉素和其他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一样是透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的。链霉素结合了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上的16S rRNA,干扰甲酰甲硫氨酸tRNA(formyl-methionyl-tRNA)与30SrRNA的连接,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人类与细菌的核糖体结构不同, 从而使链霉素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繁殖。链霉素一般作肌肉注射;口服不易吸收,只适用于肠道感染。由于链霉素这些毒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抗菌范围广,对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5B%5BWP%3ACSD%23G8%7CG8%5D%5D%3A+%E5%9B%A0%E6%8A%80%E6%9C%AF%E5%8E%9F%E5%9B%A0%E5%88%A0%E9%99%A4%E9%A1%B5%E9%9D%A2
相关
- 弓浆虫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亦称为弓浆虫、弓虫,或连同种小名一起称作龚地弓形虫,是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
- 人畜共通传染病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咽炎咽炎(英语:Pharyngitis)是指人类喉部深处,即俗称咽(咽喉后部)出现的炎症,通常会导致咽喉痛、 发热,其他病征可能包括流鼻水还可能有流鼻涕、咳嗽、头痛、声音沙哑(英语:hoarse voice)等
- 旅游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旅游医学,是一门关于预防和治理旅游相
-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基础医学(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
- 砂眼砂眼可以指:
- 生物科技生物技术(英语:biotechnology),又称为生物科技,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的工
- 生命演化历程生命演化历程纪录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时间表,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所做的估算。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