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胰
✍ dations ◷ 2025-08-27 10:21:19 #胰
胰脏也称胰腺(英语:Pancreas),旧称膵、脺,脊椎动物具有外、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外分泌由腺泡、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水,合称胰液(英语:Pancreatic juice)。经导管进入十二指肠的胰液可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机体重要的消化液;内分泌由胰岛所组成;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生长抑素等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维持血糖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脊椎动物的胰由肠上皮细胞特化。一些低等脊椎动物的胰与肝结合在一起。圆口纲胰的外分泌部与肝结合,而内分泌部形成独立结构,内含B细胞和许多颗粒细胞,排列在肠的胆导管周围,这是最早的胰内分泌组织。软骨鱼的胰外分泌部与肝分开,胰的内分泌腺小而分散,位于外分泌部的小导管周围,或伸入外分泌部组织内。硬骨鱼的胰,多为分散性腺体,分布于肠系膜上或埋于肝脾内。从两栖动物无尾目到哺乳动物,多是定形的腺体,胰岛分散于外分泌部之间。鸟的胰岛有含A细胞的黑胰岛;含B细胞的光胰岛;含A、B和D细胞的混合胰岛3种类型。
人胰呈灰红色、细长,横卧于腹后壁和胃后。胰头位于十二指肠弯内,胰体占据大部,胰尾延伸到脾。重约90克,外披结缔组织,膜深入胰内,将胰分成许多小叶。胰导管横贯于胰,在总胆管附近开口于十二指肠,或与总胆管汇合入肠。供应胰的血液来自脾、肝和肠系膜上动脉,胰静脉经门静脉入肝。胰岛的毛细血管经小静脉后又进入围绕腺泡的毛细血管,所以靠近腺泡的血液含有高浓度的胰岛细胞释放的激素。胰的内分泌部分叫做胰岛(朗罕氏小岛),是不规则的细胞群,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成人胰岛约100~200万个。胰岛内无导管,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每个胰岛细胞都与毛细血管接触,胰岛细胞有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多种类型。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岛α-细胞分泌升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和升糖素互相反馈,控制血糖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胰的腺泡每天制造约1200~1500c.c.的胰液,经由胰管送至十二指肠。胰液包括可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的酵素如胰淀粉酶、脂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核酸酶,以及可中和胃酸的微碱性的碳酸氢钠。因近现代当时西方来华学者对中医解剖名称未有深刻理解,因此翻译西方解剖中的Spleen时,所对应之中医脏器名称多有模糊或讹误之处,西学者甚或翻译成“甜肉”一词,而难经中,“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正义》“散膏,胰,附睥之物,形长方,重约三、四两,横贴胃后”。《黄庭经•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指胃)” 其中所述散膏、脾长之型态与位置,较贴近现代医学所指称之胰脏(Spleen),但亦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的“脾”其实对应的是现代医学的胰脏,因为中医理论将“脾”与“胃”和人体的消化功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关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痘(英文:Rickettsialpox)是由立克次氏体属病原体(Rickettsia akari(英语: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螨传播的传染性疾病。1946年,该种疫情在纽约一片公寓群爆发后,医师罗
-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air embolism)是指气体形成气泡进入循环系统中,空气栓塞属于栓子(血液中游离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团块),潜水意外可能造成空气栓塞,也有一些因为医源性的处置造成。动脉空气栓
- 原杉藻原杉藻(学名:Prototaxites)为一属陆生的真菌,生存于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晚期(4亿3千万年前 - 3亿6千万年前),其子实体形成类似树干的结构,直径达1米(3英尺),高度则可达8.8米(29英尺),由直径
-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通常指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 营养器官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生命,这些功用抱括了如:光合作用等。但在某些状况之下,可能有 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意指,这些营养器官可能
- LSD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德文 Lyserg-Säure-Diäthylamid),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它由麦角酸中合成,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
- 奥硝唑奥硝唑(Ornidazole),化学名: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是一种5-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厌氧菌和原虫、滴虫感染。左奥硝唑是奥硝唑的左旋体((S)-(−)-),用于滴虫、阿米
- pernicious anemia维生素 B12 缺乏贫血(英语: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是指因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红血球不足的疾病,恶性贫血(英语:Pernicious anemia)是造成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常见
- 食道下括约肌贲门(cardia)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此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