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角质层
✍ dations ◷ 2025-05-16 02:57:47 #植物角质层
植物角质层(Plant cuticle)是覆盖树叶,嫩枝和其他植物地上器官表皮的保护膜。植物角质层也存在于金鱼藻孢子体,苔藓的两个孢子体和配子体。它由浸渍有蜡的脂质和烃类聚合物组成,并且仅由表皮细胞合成。植物角质层是浸渍有蜡的脂质聚合物层,其存在于所有维管植物的主要器官的外表面上。 它也存在于角蒿的孢子体世代中,以及苔藓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世代。植物角质层形成植物的连贯外层覆盖物,可通过用酶例如果胶酶(英语:Pectinase)和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组织而完整地分离。角质层是由可溶性蜡包裹覆盖不溶性的角质膜组成。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角质膜成分是由酯和环氧键交联构成的羟基酸类聚酯聚合物。角质层也可能含有非皂化的烷烃聚合物。表皮蜡质与角质膜交联包裹并由外表皮角质腊覆盖。这些蜡质主要由疏水性的脂质化合物的混合物,通常是C16到C36链长的烷烃化合物。植物表皮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水渗透屏障防止水分从外表皮快速蒸发,并且也可以防止外部的水和溶质进入植物细胞组织。角质层外表面的微观蜡质晶体或表皮结构可以形成特殊的防止周围环境污垢和微生物污染的表面特性。如“莲花效应”的超疏水和自洁特性。目前,荷叶效应在仿生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除此外,角质层的蜡质还可作为防御昆虫、病菌侵染的屏障。病毒,细菌渗透以及真菌孢子和菌丝生长的物理屏障。
相关
- 听诊听诊(Auscultation)是一种利用听个体内的声音的诊断技术,通常会使用听诊器配合诊断。听诊最常应用的地方是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肠胃道系统(英语:gastrointestinal system)以及
- 外阴炎外阴炎是指外阴皮肤、黏膜炎症性病变,由病原体或刺激性物质刺激引起。表现为瘙痒、疼痛、烧灼感,活动、性交、大小便时感觉不适。外阴炎包括有非特异行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尘螨尘螨(学名:Dermatophagoides spp.)是一种8只脚的微小的蛛形纲节肢动物,长170-500微米,宽250-322微米,雌雄个体均为乳白色,肉眼是几乎看不到的,最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合生长的
- 沙状病毒科沙状病毒科(Arenavirinae, ARV)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的人畜共同传染病的病毒科类。其宿主,啮齿类动物,尤其是老鼠,和人之关系自古已来,均交往过于密切,造成本科病毒在人类和老鼠宿主
- 查加斯病恰加斯病(英语:Chagas disease),又称为南美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是一种热带疾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寄生虫病;致病原是克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cruzi),通常借由俗称为
- 西部非洲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
- 丹尼尔·丹尼特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lement Dennett,1942年3月28日-)是美国哲学家、作家及认知科学家。其研究集中于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特别是与演化生物学及认知科学有关的课题。他目前
- 家庭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普通科,在台湾又称为家庭医学科,是针对
- 校对校正(英语:Proofreading)是指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检测和修正,主要具有此能力的酵素是DNA聚合酶。细菌中所有三种DNA聚合酶(I、II、III)都有以3'到5'方向的外切酶活性(与外切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