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孢子

✍ dations ◷ 2025-07-25 23:55:51 #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菌丝长出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地配子囊接合而成。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基本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两个配子囊接合而成。首先,两个化学诱发,各自向对方伸出极短的特殊菌丝,称为接合子梗 (zyophore)。性质协调的两个接合子梗成对地相互吸引,并在它们的顶部融合形成融合膜。两个接合子梗的顶端膨大,形成原配子囊。而后,在靠近每个配子囊的顶端形成一个隔膜--配了囊隔膜,使二者都分隔成两个细胞,即一个顶生的配子囊柄细胞,随后融合膜消解,两个配子囊发生质配,最后核配。由两个配子囊融合而成的细胞,起初叫原接合配子囊。原接合配子囊再膨大发育成厚而多层的壁,变成颜色很深、体积较大的接合孢子囊,在它的内部产生一个接合孢子。应该强调的是,接合孢子囊和接合孢子在结构上是不相同的。接合孢子经过一定的休眠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根据产生接合孢子菌丝来源或亲和力不同,一般可分为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类。例如毛霉目中就存在这两种类型。所谓同宗配合,即每一菌体都是自身可孕的,不靠别的菌体帮助而能独立地进行有性生殖。显然,没有两性异体的霉菌是同宗配合的。如有性根霉单一的孢囊孢子萌发后,所形成的菌丝体,当相邻两菌丝靠近时,经过如前所述的过程,便可产生接合孢子。甚至同一菌丝的分枝间也可接触而形成接合孢子。所谓异宗配合,是指每一菌体都是自身不孕的,不管它是否雌雄同体,都需要借助别的可亲和菌体的不同交配型来进行有性生殖。换言之,接合孢子的产生需两种不同质的菌丝相遇后才能形成,而这两种有亲和力的菌系,在形态上并无什么区别。毛霉目中多数种如匐枝根霉、高大毛霉等均以此方式形式接合孢子。异宗配合来自不同质菌丝,那么如何辨认它们呢?这两种菌丝分化形成的配子囊,二者在形态、大小上无法区别,更无雌雄之分,但生理上确有差异,所以常用接合作用来判断。一般以“+”和“-”来表示两个不同质的细胞,即认定一种配子囊为“+”,凡能与之结合形成接合孢子的配子囊则为“-”,否则为“+”。1.^David Moore; Geoffrey D. Robson; Anthony P. J. Trinci (14 July 2011). 21st Century Guidebook to Fungi with C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52. ISBN 978-1-107-00676-8.2.^http://cht.a-hospital.com/w/%E6%8E%A5%E5%90%88%E5%AD%A2%E5%AD%90

相关

  • 型态学是技术分析中重要的一环,最早可追溯至道氏理论。主要记录价格的变动,并将其转换成图表显示。由于目标测量的关系,使技术分析的支持者喜欢采用。根据所在位置,分成两大类:根据形状
  • 牙痛牙痛(toothache、dental pain)是牙科的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齿周围的疾病都可能导致疼痛,如常见的龋齿、牙痈、牙宣、牙齿交痈、骨槽风等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牙痛。所以,它
  • 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 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又名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examethasone-suppressible hyperaldosteronism,DSH)或ACTH
  • 胆固醇胆固醇,别名胆甾醇,是一种类固醇及甾醇,化学式为C27H46O。固态是一种无色的结晶。胆固醇是法国医生François Poulletier de la Salle于1784年在胆结石上发现的。其命名cholest
  • 血液脂类血脂是指血液里脂肪含量,通常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与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又称为“血胆固醇”(blood cholesterol)。其量度单位为mg/dL。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低密度、非
  • 石化石化是指有机物通过置换或有机物孔隙充填矿物而转化为石头的过程。石化通过两种相似方式的结合——矿质充填作用和置换而发生。硅化木是最常见的石化现象,但是所有有机质,从细
  • 尸体尸体,是相对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后遗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于完全腐坏、仅残余骨骼组织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髅”一词可能带有恐惧
  • 免疫调节剂免疫治疗(英语:Immunotherapy),是指通过诱导、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疾病治疗方法。其中旨在引起或增强免疫反应的免疫疗法,称为激活免疫疗法(activation immunotherapies),而减少或
  • 副伤寒热副伤寒是一种由肠道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知有三种血清型可造成该疾病。症状与伤寒相当类似,且通常发生于接触细菌后的6至30天。 通常会逐渐地在几天内发展出高烧,其他像是
  • 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称为波粒二象性(wave-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