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齿龈颤音
✍ dations ◷ 2025-09-19 03:00:18 #齿龈颤音
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很多语言中使用,如俄语、藏语、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和波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阿拉伯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马来语、蒙古语、土耳其语、满语、鄂伦春语、锡伯语、泰语、维吾尔语、邵语等。国际音标符号⟨r⟩反映了齿颤音、齿龈颤音和齿龈后颤音,其X-SAMPA符号也是⟨r⟩。在中文环境,齿龈颤音又称为大舌音、大舌颤音或弹舌音,与小舌颤音相对。齿龈颤音是舌尖颤音中的最常见的一种。除了部分西南官话和吴语宣州片等个别方言外,大部分地区的汉语变体及现代标准汉语均无此音。齿龈颤音特点:大部分斯拉夫语言都有齿龈颤音,如俄语和波兰语,以及大部分罗曼语言,如西班牙语 (写成rr或在词首的r)、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和奥克语。巴斯克语也有齿龈颤音。标准巴黎法语使用小舌颤音,标准德语使用齿龈颤音或者小舌颤音均可,实际使用中以小舌颤音居多,尤其在德国北部。法语的和德语的一些南方方言则用齿龈颤音。荷兰语、口语希伯莱语也有类似的现象。通俗及标准的阿拉伯语也有该颤音,字母是ر。在一些语言,例如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齿龈颤音可以作为成节辅音 ,例如捷克语 krk (颈)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rt (海角)。成音节的也可以读成长音,例如斯洛伐克语 (加上变音符号表示;/ŕ/)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 sŕna (欧洲雌性狍)。一些捷克人会以捷克语的特点做成绕口令,例如:“Strč prst skrz krk(英语:Strč prst skrz krk)”(“用手指戳穿颈”)。整句话只有(音节化的)是元音。该音尚有一清辅音版本,符号为。威尔士语有此音,写作rh。布列塔尼语保留了其齿龈颤音。苏格兰盖尔语和爱尔兰语一些方言有齿龈颤音,但齿龈闪音更为普遍。齿龈颤音也在冰岛语的音节末出现。在古典希腊语,清和浊齿龈颤音可能是音位变体。马拉雅拉姆语的一些使用者,会将其语言的两个R音都读成颤音。他们区分齿龈前 (类似齿音)和齿龈后颤音,即是相对于。唱英语歌也会用到这个音。特别是歌剧等的古典音乐也会经常用到这个音。汉语中,在汉江流域,包括襄阳、荆门、荆州等地的官话方言中,也有这个音。多数的汉语变体都没有此音,但吴语宣州片部分方言点以及湖北的中北部的一部分中原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里(即当阳、江陵,钟祥、京山一带)直至神农架北部地区,存在有颤音/r/。宣州吴语中的/r/来自中古定母,而官话中则多半是由词尾“子”演变而来。另外,某些标准官话或官话方言的民歌如凤阳花鼓里,歌词“得儿叮当飘一飘”里,如果读时舌肌放松,就会读出清齿龈颤音。绝大多数的英语方言都没有齿龈颤音。最突出的例外是苏格兰英语方言。对于母语中没有该音的人们来说,要发出颤音是很具挑战性的,不过只要抓到诀窍就非常简单。在英语、德语、法语等语言的词典中,符号通常作为这些语言的R辅音之统一符号(即R音位),而不管字母R在这种语言里实际发音是否确是所标记的颤音。例如英语中的齿龈和卷舌无擦通音(IPA符号应为:和),和德语的小舌颤音(IPA符号: ),均在字典内用标记。有些语言还有清齿龈颤音,就是一种声带不震动的发音。通常伴随于之相似的音位和音素出现。有学者认为此音曾在古希腊语中出现,写作⟨ῥ⟩,而在现代希腊语中并入/r/。捷克语有一个独特的音素,与齿龈颤音不同。其发音方法雷同,但舌头抬起,而且有擦音的特征。此音在捷克语以字母<ř>表示,国际音标符号是 。此音一般的发声类型是浊音,也有相应的清音,但并非独立音素,只作为音位变体。此音在词语rybář (单数渔夫)中是清音,在rybáři (众数渔夫)却是浊音。此音不是响音,不能作为音节的核心。在大部分印欧语言,齿龈颤音偶尔和浊齿龈闪音作为音位变体,尤其在非重音的音节。西班牙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却是例外,两个辅音都是独立音素。在瑞典语中齿龈颤音的音位变体通常是浊齿龈无擦通音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相关
- praziquantel吡喹酮(英语:Praziquantel,或英语:Biltricide)为一种用于人类及动物的驱虫药,专门治疗绦虫及吸虫。对于血吸虫、中华肝吸虫、广节裂头绦虫(英语:Diphyllobothrium latum)特别有效,吡喹
- Rg5f14 6d9 7s2(预测)2, 8, 18, 32, 32, 17, 2(预测)第一:1022.7(估值) kJ·mol−1 第二:2074.4(估值) kJ·mol−1 第三:3077.9(估值) kJ·mol−1 (主条目:
- 阻转异构阻转异构现象是某些分子单键自由旋转受阻时,产生光活性异构体的现象,也可看作是构象异构的一类。其英文名为Atropisomer,来源于希腊文,其中a意为“不”,tropos意为“旋转”。该名
- 手语新闻手语新闻,泛指于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报道节目时,由主播用手语报道新闻或用口语报道新闻时加插手语传译。
- 花序花序(inflorescence)是花梗上的一群、或一丛花,依固定的方式排列,是植物的固定特征之一。花序可以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严格的说,花朵着生的分枝(stem)是种子植物的幼芽变异而
- 12S rRNA线粒体12S RNA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核糖体(mitoribosome,MR)中的rRNA,沉降系数约为12S长度约为959nt。在人类细胞中,12S rRNA由MTRNR1基因编码。哺乳动物线粒体的基因组种都包含37
- 卡尔卡尔(Carl或Karl)可以指:
- 康拉德·格斯纳康拉德·格斯纳(德语:Conrad Gesner,1516年3月26日-1565年12月13日),瑞士博物学家、目录学家。他的五卷本巨著《动物史》涵盖广泛,且配有精确的插图,被认为是动物学研究的起源之作。
-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第十六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VI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VI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1992年2月8日至2月23日在法国的阿尔贝维尔举行,该届也是最后一次跟夏
-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华夏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之总称。诸子是指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列子、申子、韩非子等学术思想代表人物。春秋后期已出现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