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

✍ dations ◷ 2025-05-19 11:06:48 #6月主题日,荒漠化,旱灾,环境保护日,联合国纪念日,1995年建立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英语: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或译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即为每年的6月17日,是一项世界性的抗干旱运动。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1995年6月17日。

地球各地的荒漠化问题已日趋严重,以涉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六分之一的人口。因此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开始更加重视此问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防治荒漠化”被列入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并成立《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谈判委员会。

1993年5月起,公约谈判开始。直到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的正式文本完成,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在此公约上签字。

正由于6月17日是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问题上达成统一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十九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有效提高世界人民对“公约”的认识,加强国际间防治荒漠化的合作,促进“公约”及其附件的执行。

相关

  • 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也有氧化灾变(Oxygen Catastrophe or Oxygen Crisis)等不同称呼,是指约26亿年前,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增加的事件。这一事件的具体原因尚
  • 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一般是指由经度、纬度和相对高度组成的坐标系,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经度和纬度常合称为经纬度,把球面上的经纬度显示在平面地图上需要采用某种地图投影。
  • 自适应光学自适应光学(英语:Adaptive optics, AO)是一项使用可变形镜面矫正因大气抖动造成光波波前发生畸变,从而改进光学系统性能的技术。自适应光学的概念和原理最早是在1953年由海尔天
  • 劳伦斯·菲什伯恩劳伦斯·约翰·费什伯恩三世(英语:Laurence John Fishburne III,1961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剧作家、导演以及电影监制,曾经获得过艾美奖以及东妮奖,也曾经提名过奥斯卡。
  • 循序访问在计算机科学中,循序访问意指一组序列(例如存于记忆数组、磁盘软件或是磁带中的数据)是以预先安排,有秩序的方式被人访问。循序访问有时只是唯一的访问数据方式,磁带即属一例。循
  • 卡尔·帕金斯卡尔·帕金斯(英语:Carl Perkins,1932年4月9日 - 1998年1月19日)是一位美国乡村摇滚音乐人。从1954年开始,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太阳唱片录音室灌录唱片,他最著名的歌曲是《蓝色麂
  • 卡尔·雷德尔卡尔·迪安·雷德尔(Carl Dean Radle,1942年6月18日-1980年5月30日),美国贝斯手。他于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和一些著名艺术家合作,参加巡回演出,并录制大碟。其中最著名的是埃里
  • 黄士鼎黄士鼎(1932年9月22日-2020年9月7日),男,笔名瑙尼,壮族,云南省富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诗人、民间文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2年生于云南省富宁县。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恰克卡斯希普尔恰克卡斯希普尔(Chak Kashipur),是印度西孟加拉邦South Twentyfour Pargana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15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1155人,其中男性6149人,女性5006人;0—6岁人口14
  • 高倬 (清朝)高倬(?-1860年),字汉卿,清朝政治人物,河南河内县(今沁阳市)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会试,二十五年(1845年)补殿试,成进士。初授兵部主事,升武选司掌印郎中。咸丰八年(1858年),京察一等,外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