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动

✍ dations ◷ 2025-02-23 18:55:55 #天平动
在天文学中,天平动(英语:Libration)是从卫星环绕的天体上观察所见到的,真实或视觉上非常缓慢的振荡。尽管这些振荡亦适用于其他行星,甚至太阳,但天文学家们长久以来都只用在月球相对于地球的视运动,并且选择一个点来平衡与对比晃动的尺度。“天平动”的英语名称“英语:Libration”源自拉丁文词汇“libra”,意思是“尺度”(古罗马量度单位)。其动词为“libro -are”,意思为“摇摆中的平衡”。虽然月球自转已经是同步锁定于绕着地球的公转,但这些轻微的摆动让地面的观测者在不同的时间能看见些许不同的月球表面。这意味着人类在地球上能观测到59%的月球表面,而非仅仅是月球正面。月球天秤动共有四种形式区分:纬度天平动、经度天平动、周日天平动和物理天平动。部分天文年历能够查看到每个月期间月球天平动的数据。经度天平动 是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轨道有少许的离心率造成的结果。当月球由近地点向远地点移动时轨道速度逐渐减慢,由远地点向近地点移动时速度逐渐加快,但月球的自转速度始终不变,所以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时超前、有时落后自转的速度。在月球赤道上每一度相当30公里,所以 经度天平动可以使我们在东西侧多观察到约235公里的月面。这虽然不是很大的地区,但是我们看见的正对地球的点将因而改变。纬度天平动是月球自转轴的法线对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有少许的倾斜造成的,其起源类似于地球公转太阳时造成季节变化的现象。月球的自转轴相对于“黄道”的倾斜角为1.54 º,黄白两道的交角为5.14 º,因此纬度天平动的最大值为±6.7 º,相当于在南北极方向约200公里的距离。周日天平动影响较小,是地球自转所造成,它使地面上的观测者从地月中心连线的西侧转至东侧,因而先多看见一些月球的东侧,然后多看见一些月球的西侧。地月的平均距离38万公里,地球半径6,378公里,地球的自转将使观测者最多能在赤道的东西侧多看见约30公里的区域。不同于前面三种,这是月球真正的摆动。由于月球的三条主惯性轴长度不等,加上椭圆轨道造成的距离改变,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发生对平均位置的偏移。但是物理天平动比几何天平动小得多,它的摆动从未曾大于0.04 º,所以一般都忽略不予考虑。此外,月球上的“月震”也会影响到月球上正对地球的点。于177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完成关于马蹄轨道的研究并指出,如果一个小天体位于轨道上的拉格朗日点(行星位置前方或后方60°)时,它就能与一个行星共享一个轨道。这些小天体被称为“特洛伊天体”(Trojan asteroids)。至今,天文学家们已于地球、木星、火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上发现特洛伊天体。位于地球轨道上的特洛伊天体在可见光下很难被观察到,因为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令到它只会在日间的天空出现,所以无法被观察。但是,天文学家于2010年透过使用红外线观测技术,发现小行星2010 TK7是地球的特洛伊天体,位于地球前方的L4拉格朗日点,并且有着一个稳定的轨道。

相关

  • 芽孢杆菌目脂环酸杆菌科(英语:Alicyclobacillaceae)(Alicyclobacillaceae) 芽孢杆菌科(英语:Bacillaceae)(Bacillaceae) 显核菌科(英语:Caryophanaceae)(Caryophanaceae) 李斯特菌科(英语:Listeriaceae)(L
  • 三维三维空间(也称为三度空间、三次元、3D),日常生活中可指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空间,而且常常是指三维的欧几里得空间。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期中,三维空间被认为是我们生存
  • 高尔加斯高尔吉亚(希腊文:Γοργίας,约公元前487年-前376年),希腊诡辩学派学者、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及修辞学家,原居于西西里伦蒂尼。与普罗塔哥拉同为首批诡辩学者。他最为人所
  • 伊索伊索(希腊文:Αἴσωπος ;拉丁字母转写:Aísôpos),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不详,甚至难以肯定是否真有其人。据传说,伊索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六世纪。伊索的名字最早出
  • 热痉挛热痉挛(英语:Heat cramps)是因为身体运动后流失大量的盐分和水分造成的肌肉的抽筋或痉挛。热痉挛常会发生于腹部、手臂以及小腿。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摄取足够的液体或电解质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1982年198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于1982年6月13日至7月11日于西班牙举行,本届比赛的规程与上届有所改变:首次由24队参加决赛阶段,共分成6组。各组前2名(共12队)进入第2轮,然后再分成4组。各组
  • 姆潘巴现象所谓姆潘巴现象(Mpemba effect)的多种表述: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该现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注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与上述大不相同)。1
  • 造父变星造父变星(Cepheid,发音: /ˈsɛfiːɪd/或/ˈsiːfiːɪd/)的成员是一种非常明亮的变星,其变光的光度和脉动周期有着非常强的直接关联性。造父变星是建立银河和河外星系距离标尺
  •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中进行实验操作之后,所撰写的记录实验过程、发表实验结论的报告。一般来说,一份标准的实验报告包括以下的内容: 实验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