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上善

✍ dations ◷ 2025-05-21 05:28:25 #唐朝医学家

杨上善,初唐时人,正史无传,生卒年不详,官至太子文学,编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书保存了早期的《素问》风貌,得到现代学者的重视,是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林亿《素问补注》序云:“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据此,传统上认为杨上善是隋代的人。

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将杨上善著作列入,唐末杜光庭《道德经广圣义》序中说:“太子司议郎杨上善,高宗时人,作道德集注真言二十卷。”《太素》标题作:“通直郎守太子文学臣杨上善奉敕撰注”,因此,《太素》一书是杨接受唐高宗的敕命而做的,显见他应该是初唐时人。

《太素》一书在北宋后失传,但在十九世纪时,日本学者在日本仁和寺发现《太素》残卷23卷,引起日本学界的重视。据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载,该本系日本仁和三年旧抄本,由丹波赖基抄录,时当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原本由唐鉴真和尚传至日本。后清朝杨守敬出使日本时取回这个版本,共二十三卷(缺第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一,共七卷)。萧延平以此为底本,并参考袁昶的通隐堂本校勘而成,世称兰陵堂本或萧延平本。后日本大阪オリエソト出版社《东洋医学善本丛书》载入影印仁和寺古钞卷子本,又增加后来找到的两卷,即第十六、二十一卷,共二十五卷,是目前所知最为完善的《太素》版本。

相关

  • 莱洛伊尔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西班牙语:Luis Federico Leloir,法语名勒卢瓦尔,1906年9月6日-1987年12月2日),阿根廷籍法裔生物化学家。因研究了核苷酸糖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
  • 洛伦兹力在电动力学里,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是运动于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感受到的作用力。洛伦兹力是因荷兰物理学者亨德里克·洛伦兹而命名。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洛伦兹力可以用方程,称
  • 柳花夫人柳花夫人(韩语:유화부인)是高句丽建国神话里的传说人物,相传为东明王高朱蒙的生母。该神话人物较早出现于高丽时代的《三国史记》,为河伯的女儿,高句丽创立者高朱蒙的母亲,朱蒙之父
  • 朝鲜语西里尔转写系统朝鲜语西里尔转写系统(俄语:Система Концевича)是朝鲜语的西里尔化方案,由俄语学者列夫·孔采维奇(俄语:Лев Концевич)改进了由亚历山大·霍洛多维奇(俄
  • 布匿语布匿语,又称迦太基语、腓尼基布匿语,是一种在古迦太基使用的语言,现已灭绝。在语言学上,布匿语与腓尼基语同属于闪米语族迦南诸语。约前800年左右,腓尼基人迁到北非建立古迦太基
  • 名数名数是带有单位名称的数,由量数和计量单位的名称组合而成。名数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其中单名数指只含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比如“3本”、“5千米”等;而复名数则是含有两个
  • 丹尼尔·克利昂斯基丹尼尔·J·克利昂斯基(Daniel J. Klionsky,1958年-)是一位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生于美国加州。克利昂斯基主要研究细胞自噬,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生理过程。他用面包酵母(酿
  • 高执德高执德(1896年-1955年8月31日),法号证光,是一位台湾彰化永靖出身的僧侣,也是台湾白色恐怖的受难者之一。他曾任台南开元寺住持,并于日治时期和战后皆致力推动僧伽教育,主张“在家佛
  • 韩智承韩智承(韩语:한지승,1967年1月28日-),韩国电视剧导演。
  • 吕梁市长城列表吕梁市长城列表列出位于中国山西省吕梁市的古代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