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空位

✍ dations ◷ 2025-10-20 06:38:04 #晶格空位
在晶体学中, 一个晶格空位是晶体的点缺陷之一。 当一个晶格格位上缺失了一个粒子(原子,离子甚至分子),这种缺陷既为晶格空位。除了被称为晶质的缺陷的晶体本质上具有的不完整性外,晶格空位有时是由于温度改变或受到辐射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晶格空位自然存在于所有晶体。对于每一个小于该物质熔点的温度,都存在一个晶格空位平衡浓度(具有空位的格位和其他格位的比率)。一些金属在熔点温度具有大约为0.1%的平衡浓度。 .晶格空位的形成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晶体中的一个原子和它邻近原子间的结合力被破坏的结果。当这个原子离开它原本所处的格位,它将受到晶体表面的拉扯,并和其它处于表面的原子间再度形成结合。在任何已知温度,产生一个空位所需的能量会因为产生的空位使晶体内部混乱化而减少。这种混乱度使用熵来度量。晶体每增加一个空位,其熵也会增加,表现为产生这些空位所需的总能量在减少。这些能量被称为自由能,也是这个温度下产生一个晶格空位平衡浓度所需的能量。因为离子晶体最终要达到电荷平衡,它不能形成单一的空位(既其晶格空位必须成对出现)。离子晶体中的晶体空位可能由萧特基缺陷或弗仑克尔缺陷形成。晶格空位的存在到20世纪中期仍然是未被确定。直到1947年美国化学家柯肯达尔发表其关于我们今天称作柯肯达尔效应的论文后,晶格空位才开始被关注,因为其的扩散力学性质和晶体内不存在晶格空位的部分大不相同。从1950年开始,晶体空位的学说开始被承认,并逐渐被认为是解释扩散问题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晶格空位的证明和其扩散浓度的确定是在确定正电子的寿命的过程中实现的。由于晶格空位会让正电子的势能得到释放,正电子在晶体中扩散时会以移动到晶格空位为优先选择。因为晶格空位的电子密度比晶体的其他部分低,处于期间的正电子的寿命将增加。对晶体放射的测量同样可以确定空位的位置,对其寿命的测量可以判断出空位的大概大小。另一种很常用的方法是腐蚀法:使用腐蚀的方法得到晶体的显微照片,位错和表面的交点是明显的空隙。

相关

  •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坏血病坏血病(拉丁语:Scorbutus,英语:Scurvy)又称为坏血症、水手病,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胶原的合成,其化学名称是抗坏血酸,源自坏血症的拉丁名scorbut
  • 黏膜下层黏膜下层(英文为submucosa或tela submucosa)是一类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器官管腔中的的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
  •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
  • 奥克-罗曼语奥克-罗曼语支 (加泰罗尼亚语:llengües occitanoromàniques,奥克语:lengas occitanoromanicas),又称东伊比利亚语支,是位于罗曼语族下西罗曼语支的一个分支,一般指奥克语和加泰罗
  • 面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窑,是一个隔热的房间,一种烤炉,用来产生足够的温度以完成一些加工,例如硬化、干燥、或化学变化。用窑来把粘土加工成陶器、瓷砖和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传统窑是固定的,近代有
  • MgS硫化镁(化学式:MgS)是镁的硫化物,室温下为无色晶体,不纯时为棕色粉末。硫化镁可由硫或硫化氢与镁作用制得。高炉炼铁中脱硫也运用了此反应:硫化镁为氯化钠型结构,化学性质类似于其
  • 蒸气压第一:375.7 kJ·mol−1 第二:2234.3 kJ·mol−1 第三:3400 kJ·mol主条目:铯的同位素铯(Cesium,旧译作鏭)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s,原子序为55。铯属于碱金属,带银金色
  • 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全称为西部川陕渝金三角,是一个设计中的经济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此方案已提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