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

✍ dations ◷ 2025-10-28 08:16:50 #荷尔蒙
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的激素便可以改变细胞的新陈代谢。可以说激素是一种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化学信使。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会产生激素,植物产生的激素也被称为植物激素。动物产生的激素通常通过血液运输到体内指定位置,细胞通过其特殊的接受某种激素的受体来对激素进行反应。激素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后,打开了信号通路进行信号转导,并最终使细胞做出特异性反应。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分子通常都会直接被释放进入血液中,主要是进入有孔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旁分泌信号传送的激素分子可以通过组织间隙渗透进入邻近的靶组织中。此外还有许多自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外生化合物对人类和其他动物也有类似激素的效果。他们也会像内源产生的激素一样,对体内自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功效或消除产生干扰,并进而影响人体稳态、生殖、发展或者是行为。英国生理学家威廉·贝利斯和恩斯特·亨利·斯塔林(英语:Ernest Starling)于1902年发现了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斯塔林第一个建议使用“荷尔蒙(英语:hormone)”这个词来代表这类由身体一部分产生而可以影响遥远的其他部分的化合物。激素进行信号转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激素的细胞一般都是一类特异化的细胞,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体中,例如甲状腺、卵巢或者是睾丸中。激素一般通过胞吐作用或者其他细胞膜转运途径从细胞内被运输出来。多级模型是信号转导过程的过分简化的模型。一种特定的激素可能会使许多种位于体内不同组织的细胞作出反应,例如胰岛素可以引发人体内很多系统性的变化,同时对同一种激素信号,不同的组织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激素信号转导是复杂而不易分析的。大多数激素通过与特定的胞内或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启动特定的细胞作出应答。一个细胞可能会拥有许多不同的受体,他们会对同一种激素作出反应,但是激活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也有可能不同的受体会对不同的激素作出反应,但是可以激活相同的生化反应通路。对于包括肽类激素在内的许多激素而言,他们的受体是与细胞膜相连并嵌入在细胞膜中的。受体与激素分子结合后一般会触发细胞质内的剧烈的二级反应,并经常伴随着细胞质内蛋白质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变化或者胞内分子浓度的变化,这些胞内分子可以构成传递信号的第二信使系统(例如环腺苷酸,缩写cAMP)。还有一些肽类激素可以与存在于细胞质或者细胞核中的受体通过胞分泌过程进行反应。对于类似甾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样的激素而言,他们的受体存在于靶细胞内部,为了与这些受体结合,激素分子必须穿过细胞膜。由于这些激素分子是脂溶性的,因此他们可以穿过细胞膜。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的蛋白质复合体会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中,并于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并最终放大或者抑制某一特定基因的作用,并影响蛋白质合成。但是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甾体激素的受体都位于细胞内部,有些受体也可能与细胞膜关联。细胞是否被某一激素信号激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体的有效浓度。这一浓度受三个因素影响:用于形成复合体的激素分子的数量通常是决定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的关键因素,而激素分子的数量由参与循环的激素的浓度所决定,而激素浓度又受激素被细胞合成的程度和速度所影响。而受体分子的数量和激素分子与受体分子的亲和力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细胞都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分子,作为信号分子给其他的细胞传递信号,并改变其他细胞的生长、功能或者是新陈代谢。本文中目前所提到的在内分泌腺体内由细胞产生的激素都是细胞产物,他们在整个机体中作为一种专项调节因子。但是他们也可以仅仅在产生并释放其的组织中发挥作用。激素的生物合成与分泌速率通常由体内稳态的负反馈控制机制进行调节,但同时这一机制依赖于控制激素新陈代谢和排泄作用的控制因子。因此仅有高的激素浓度并不能触发负反馈调节机制,只有当激素所产生的影响变得过度时才能激活这一机制。激素的分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被刺激或者抑制:有一类名为促内分泌腺激素的激素可以刺激其他内分泌腺体产生激素产物。例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并提高其活性,使其生产更多的甲状腺激素。还有一类被确认的激素名叫“饥饿激素”,这类激素包括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食欲肽和多肽YY激素,另一类激素名为“食欲抑制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胆囊收缩素、肥胖荷尔蒙、Nesfatin-1、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为了能够使激素尽快进入循环系统中,合成激素的细胞可以生产并储存无活性的的激素,这类激素以激素原和前激素的形式存在,并能够在受到刺激时迅速转换为具有活性的分子形式。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激素会对动物身体起到以下效果:一种激素也可以影响其他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激素信号通过稳态来调节体内内环境。激素在人体内的量虽然不多,但是对健康却有很大的影响,缺乏或是过多引发各种疾病,例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巨人症,分泌过少就会造成侏儒症;而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就会引发心悸、手汗等症状,分泌过少就易导致肥胖、嗜睡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许多激素制剂以及人工合成产物在医学上及畜牧业中有重要用途。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组织也能分泌激素,例如促胰液分泌激素、促胃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早期的激素测定大多使用其特异生物效应为指标,但有灵敏性差,手续繁琐,周期较长,受生物个体差异影响等缺点。近代发展出层析、质谱、光谱或放射免疫分析,以及酶联免疫吸附等分析法。

相关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肺循环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是心血管循环系统中,携带缺氧血离开心脏,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将含氧血带回心脏的部分。其他部分的血液循环则称为体循环。其循环式如下:右心房→右心室→
  • 盖-吕萨克定律盖-呂薩克定律(英语:Gay-Lussac's law)是指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相互之间按照简单体积比例进行反应,并且生成的任一气体产物也与反应气体的体积成简单整数比。此一化学定律由法国化
  •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英语: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而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综合征。病因不明,发病
  • 牙周炎牙周炎又称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是牙周组织的疾病。侵犯牙龈、牙周、牙周膜、牙周韧带及牙槽骨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这两种
  •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英语: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种化学物质的概称,这些物质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
  • 呋喃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
  • 妻子妻,是男女婚姻中对女性配偶的称谓,与夫相对应。台湾话中将妻子雅称为牵手,清国初年台湾文献记载台湾原住民族、平埔人称妻为牵手,后受台湾不同族群广泛使用,向外人谦称自己配偶;而
  • 乳牙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类和很多动物的第一套牙齿。脱落后再生的牙齿称为恒齿。人类的乳牙有20颗,比恒齿小,表面珐琅质薄。按生长顺序为:婴儿一般6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约2岁半完成过程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德语: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又译维特根施泰因、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是一名奥地利哲学家。他生于奥地利,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