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编程

✍ dations ◷ 2025-08-25 22:30:22 #结构化编程

结构化编程(英语:Structured programming),一种编程典范。它采用子程序、块结构、for循环以及while循环等结构,来取代传统的 goto。希望借此来改善计算机程序的明晰性、质量以及开发时间,并且避免写出面条式代码。

结构化编程在1960年代开始发展,科拉多·伯姆(英语:Corrado Böhm)及朱塞佩·贾可皮尼(Giuseppe Jacopini)于1966年5月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期刊发表论文,说明任何一个有goto指令的程序,可以改为完全不使用goto指令的程序,后来艾兹赫尔·戴克斯特拉在1968年也提出著名的论文《GOTO陈述有害论》(Go To Statement Considered Harmful),因此结构化编程开始盛行,此概念理论上可以由结构化程序理论所证明,而在实务上,当时也有像ALGOL一样,有丰富控制结构的编程语言来实现结构化编程。

结构化的程序是以一些简单、有层次的程序流程架构所组成,可分为循序(sequence)、选择(selection)及重复(repetition)。

若一个编程语言的语法允许用成对的关键字包围一段程序,形成一个结构,这种编程语言称为有“块结构”,这类的结构包括用ALGOL 68的if..fi包围的程序,或是在PL/I中用BEGIN..END包围的一段程序,或是在C语言中用大括号{...}包围的一段程序。

用任何语言都可以进行结构化编程,不过一般较常使用过程式的编程语言。早期的结构化编程语言包括ALGOL、 Pascal、PL/I及Ada,不过后来大部分的过程式编程语言都鼓励使用结构化编程,有时也会特意的省去一些特性(例如不支持goto指令)使得非结构化的编程更加困难。

结构化程序理论可做为结构化编程的理论基础,结构化程序理论中提到利用循序、选择及重复这三种组合程序的方式,可以表示所有可计算函数。上述的三种结构已足以表示CPU中的指令周期,也可以表示图灵机的运作,以此观点来看,处理器所执行的指令可视为是某种“结构化程序”,虽然整个程序可能不是一个结构化程序。一般都认为结构化程序理论是归功于伯姆和贾可皮尼于1966年发表的论文,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戴克斯特拉引用过此论文。结构化程序理论未提及如何撰写结构化程序,也没有提到结构化程序的分析,后来1960至1970年代时,戴克斯特拉、罗伯特·弗洛伊德、东尼·霍尔等计算机科学家在此领域有许多的贡献。

结构化编程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是减少甚至禁止goto指令的使用,不过不是所有计算机科学家都赞成禁止使用goto指令。高德纳赞成编程时需考虑可读性,但他不赞成禁用goto指令。在其1974年发表的论文《使用goto指令的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ming with Goto Statements)中,他提出了一些程序,使用goto指令可以使得程序更清楚而有效率,也不会牺牲程序的可读性。高德纳提出了一个较松的结构限制要求:将程序以流程图表示,前进的分支在流程图的左侧,倒退的分支在流程图的右侧,所有分支均不得交叉。

结构化编程在1970年有很大的进展,IBM的研究员哈伦·米尔斯(英语:Harlan Mills)将结构化编程应用在纽约时报研究文件索引系统的开发,此计划相当成功,因此许多公司开始使用结构化编程,不过戴克斯特拉评论米尔斯使用的方式和一些已发表论文中的方式不同。

到1987年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仍有针对结构化编程的争论,弗兰克·鲁宾发表了一篇论文《“goto有害论”是有害的》("GOTO considered harmful" considered harmful),引发许多的反对,戴克斯特拉本人也批评鲁宾及其追随者的论点。

在二十世纪末时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科学学者均已同意使用结构化编程的好处,原来缺乏程序结构的高级编程语言(如FORTRAN、COBOL及BASIC)也都已加入此特性。

子程序很少会有一个以上的进入点,相对的,有时子程序会有一个以上的结束点,表示剩下的程序不需执行,或因为一些原因,造成无法执行后续的程序。

以下是是一个由文件中读取资料并处理的程序示例:

open file; while (reading not finished) {   read some data;   if (error) {     stop the subprogram and inform rest of the program about the error;   } } process read data; finish the subprogram;

其中“stop and inform”的步骤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达成,包括产生一个异常(exception)、利用return指令回到上一层的程序、使用配合标记的break指令,或是使用goto。当子程序有二个结束点时,就违背了戴克斯特拉的结构化编程原则。但此情形下若强制要撰写只有一个结束点的子程序又相当麻烦,而且若有几个不同的错误处理,错误产生后有不同的清除方式,单一结束点的程序会相当难以阅读及理解,甚至比未结构化使用goto的程序相当。

许多编程语言就提供了在结构化编程中产生多个结束点的方式。C语言允许使用continuebreakreturn指令来产生结构的多个结束点,C++还可以用throw产生异常,在结构外再用catch进行异常的处理,有些语言则有配合标记的break指令(类似一般的break指令,但可以跳出不只一层的结构)。

有些程序(例如语法分析器或是处理通信协议的程序)有许多的状态(英语:state (computer science)),因此程序进行的过程会在各状态中切换,此架构不容易简化成基本的控制结构。可以将此架构各状态下的程序分别独立为子程序,再用一个变量表示目前的状态,(可参考trampoline(英语:trampoline (computers))),另一种作法是用goto的方式切换到新状态对应的程序。

相关

  • 罗温·艾金森罗温·阿特金森,CBE(Rowan Atkinson,1955年1月6日-),是一位英国喜剧演员,曾出演当地电视剧《黑爵士》及《憨豆先生》,并以其“憨豆先生”形象深入民心。被誉为继卓别林之后最伟大的
  • 造幕山站造幕山站(韩语:조막산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化城郡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平罗线。平罗线
  • BEST FRIENDS《BEST FRIENDS》是日本女子偶像歌手真野惠里菜的第1张精选辑,于2013年2月6日发行。唱片公司为hachama。
  • 羊城三石羊城三石指古时珠江(广州河段)上的三块大型礁石,分别是浮丘石、海珠石、海印石。后来因河道淤塞、城市发展,现在已经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并沉埋地底。
  • 厄拉·亚科布松厄拉·亚科布松(Ulla Jacobsson;1929年5月23日-1982年8月20日),又译乌娜·积阁逊或乌拉·雅各布森,是一位瑞典女演员,因为是著名战争电影《战血染征袍》的少数女性角色而闻名。她曾
  • 莫泰拉莫泰拉(Motera),是印度古吉拉特邦Gandhi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115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1150人,其中男性11544人,女性9606人;0—6岁人口2667人,其中男1506人,女1161人;识字
  • 龙晓华龙晓华(1963年12月-),湖南花垣人,苗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地区代表。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施洗约翰施洗约翰(希伯来语:יוחנן המטביל‎;阿拉伯语:يحيى‎或يوحنا المعمدان‎;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ο Βαπτιστής;天主教旧译:圣若翰保弟斯大(要经汇集);今译:洗者若翰(思高本),新教汉译:施洗约翰,景教汉译:报信法王,是基督教中的重要人物。据基督教的说法,施洗者约翰在约旦河中为人施洗礼、劝人悔改,后来他因公开抨击当时的加利利及比利亚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被捕入狱并遭到处决。公元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在《犹太古史》中对施洗者约翰的描述如下:公正的说,由于
  • 比尔·卡尔 (赛艇运动员)威廉·“比尔”·约翰·卡尔(英语:William "Bill" John Carr,1876年6月17日-1942年3月25日),美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获得1900年夏季奥运会赛艇比赛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金牌。他是维斯帕划船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 荔湾 (消歧义)荔湾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