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拉·亚科布松

✍ dations ◷ 2025-07-20 21:22:28 #1929年出生,1982年逝世,瑞典电影演员,奥地利电影演员,瑞典裔奥地利人,罹患骨癌逝世者,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哥德堡人

厄拉·亚科布松(Ulla Jacobsson;1929年5月23日-1982年8月20日),又译乌娜·积阁逊或乌拉·雅各布森,是一位瑞典女演员,因为是著名战争电影《战血染征袍》的少数女性角色而闻名。她曾在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多部电影里担岗演出。

亚科布松出生于瑞典西约塔兰省的哥德堡。1947年,她成为哥德堡市剧院的学生,学习在舞台上演出。1951年,她因为在电影《一个幸福的夏天》里的一场裸泳镜头引起争议而注目,并因此于1952年柏林电影节凭这套电影夺得金熊奖。这是柏林电影节首次把金熊奖授予瑞典电影,而这套电影之后亦于1955年在美国上映。1960年代初,亚科布松走向国际,无论在舞台和电影均有担岗演出,但主要是扮演一些严肃或焦虑的角色。她是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爱将之一,曾在伯格曼的多部电影里担岗演出,计有:《夏夜的微笑》、《铁勒玛九壮士》等。1967年,她凭电影《每一年》取得当年德国电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厄拉·亚科布松曾经结婚三次,并透过婚姻取得奥地利国籍。她的第一段婚姻与维也纳工程师约瑟夫,二人育有一名女儿麦田。她的第二次婚姻是与的荷兰画家弗兰克,二人育有一个儿子。最后,她的第三次婚姻与奥地利的民族学教授。

亚科布松的电影事业于1970年代结束。1982年8月20日,厄拉·亚科布松因骨癌在奥地利维也纳病逝,终年53岁,安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

相关

  • 经典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为1946年到1958年的法国共和政府。这段时期,法国实施议会制,该宪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三共和相似,但也遭遇到相似的问题,比如内阁短暂及频繁更换,政策计划面
  • fever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丝状真菌霉菌是非分类学名词,是对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的丝状真菌的俗称。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无横隔壁,具多个细胞核,并会聚成菌丝体。霉菌常用孢子的颜色来称呼,如
  • 康涅狄格太阳康乃狄克太阳(英语:Connecticut Sun)是一支位于美国康乃狄克州Uncasville的WNBA(国家女子篮球联盟)篮球队。前身为成立于1999年奥兰多奇迹,2003年迁到康乃狄克州Uncasville后改为
  • 意大利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深入意大利内陆及包围德军和意大利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战时间长达1943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参战盟军司令部(英语:AFHQ)策划所有在地中海盟军登陆
  •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Alfred Hermann Fried,1864年11月11日-1921年5月5日),奥地利犹太和平主义者、记者,德国和平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与托比亚斯·阿赛尔一起获得了1911年
  • 卡罗琳·布拉克卡罗琳·布拉克(爱尔兰语:Caroline Black,1994年3月4日-),爱尔兰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2年10月,卡罗琳·布拉克出战爱尔兰未来系列赛,与Stuart Lightbody合作赢得混合双打亚军。只列
  • 科尔内尔·帕科斯特科尔内尔·帕科斯特(罗马尼亚语:Cornel Pacoste;1930年6月15日-1999年7月12日),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罗马尼亚副总理,被认为是罗共领导层中学
  • 滤器过滤器(filter)的本义是滤器、过滤,在许多领域上有不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