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熙(1901年9月14日-1952年2月12日),男,祖籍河北省雄县,是中国近代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1919年高崇熙考进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并于1922年考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在V.Lenher教授的指导下,在1926年获得博士学位。
高崇熙在美国求学期间,最为人知的是对硒元素的研究。他在1925年至1926年间与导师发表了6篇与硒有关的论文,其中他对一氯化硒、一溴化硒与其他硒化合物的合成的研究最为著名。
高崇熙毕业后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化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的教授,教授定量分析、稀有元素、无机制备、有机合成等科目。他在1928年担当系主任的职责,邀请张子高、萨本铁、黄子卿等著名化学家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每门学科都找专门的教授任教,希望学生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不存门户之见,为化学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筹建化学馆,高崇熙为筹建事宜倾尽心血,亲自参加设计、施工和各种设施的安装。因此化学馆又有一个别名——高公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高崇熙致力研究玻璃的生产,让中国实现硬质玻璃实验仪器的国产化。
高崇熙的研究涉猎甚广,涵盖有机、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定性分析,为中国化学发展奠定基础。
高崇熙于1952年2月12日服氰酸身亡,享年50岁。
高崇熙及其导师Lenher教授致力研究硒化合物的合成,例如一氯化硒、硒酸、某些硒酸盐;以及硒与碲两种元素的分离。
在一氯化硒的合成中,过往科学家以为其产物不得与水接触,但经过高崇熙的多番尝试,发现可在70%水的体系中制备一氯化硒,产率为90%。
高崇熙对分析化学有重大的贡献,他研究了很多方法来鉴定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对于醛类和酮类,他发现可以用邻溴代苯甲酰肼、间溴代苯甲酰肼、对溴代苯甲酰肼等为鉴定剂;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则可用二甲二氢雷琐辛去鉴定;而胺类化合物,则可用间硝基苯甲酰异硫氰酸酯和对溴代苯甲基叠氮去鉴定。
另外,高崇熙和陈克恢发现了陈-高反应,用A(体积分数为1%的醋酸水溶液)、B(把1g硫酸铜溶于100mL水的溶液)、C(2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三溶液来鉴定麻黄碱等苯乙胺衍生物。
高崇熙研究庚烷、苯甲醛、丙二酸酯、苯乙酸酯、芳香酰胺的合成。又发现腈类化合物可由酰胺脱水而成。
高崇熙一生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有很多当代化学家、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学生,如胡亚东、张青莲、雷兴翰、龚育之等。
清华大学有一高崇熙教授塑像,是诸多化学系的校友倡议、捐款落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