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03春田步枪

✍ dations ◷ 2025-05-16 17:16:38 #M1903春田步枪
M1903春田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手动步枪,1903年定型称为“0.30口径M1903式步枪”,因其由春田(Springfield)兵工厂研制而得名M1903春田步枪(Springfield rifle)。是美军在一战及二战期间装备的制式步枪。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军认识到西班牙军队装备的毛瑟步枪性能比美军装备的“.30口径克拉格–乔根森步枪”更好,尤其是在圣胡安山战斗中美军伤亡代价极高,从而促使美军更新步枪装备,美军军械局将包括德国Gew98步枪在内的毛瑟步枪提供给春田兵工厂研究与参考。M1903步枪是由春田兵工厂研制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原理仿自毛瑟步枪专利仅外形作了修改,未经德国毛瑟厂的特许(后毛瑟公司提起诉讼并胜诉,美国政府直至一战前期,保持中立期间向毛瑟公司支付了部分专利费,不过后来由于德国战败所以专利费不了了之)生产。尽管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设计有所变更,但仍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枪为基础结合美军.30口径弹药的变型枪。M1903步枪因为缩短了枪管,枪管长度610毫米,所以枪长度比当时的毛瑟Gew.98步枪(枪管长度740 mm)短;拉机柄为向下弯曲便于携行;由容量5发子弹的弹仓供弹,用5发分离式弹夹从机匣顶部的抛壳口一次性压入弹仓装弹。M1903步枪有个独特的单发供弹装置(弹夹阻断器),位于机匣左侧面,在弹仓供弹截断状态下,每打一发子弹就需从抛壳孔装下一发弹,以保持弹仓内弹药量,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由弹仓供弹可快速射击。早期的M1903步枪还配有杆式刺刀,后1905年改用了M1905匕首型刺刀(英语:Knife bayonet),并改造带可收放标尺的新照门。M1903步枪最初配用0.30-03圆头枪弹,1906年采用M1906枪弹(7.62×63mm,或称0.30-06步枪子弹),弹头形状改为尖头(质量150格令),是借鉴了毛瑟式无底缘枪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先前生产的步枪也进行了上述刺刀,新照门以及新弹药等几项改造。在一战结束前生产的M1903步枪在发射枪0.30-06枪弹时易出现机匣损坏的情况,1918年引入新的热处理工艺,旧工艺生产的步枪在机匣上开一小孔释放部分火药气体压力。在1903年,M1903春田步枪定为美军制式步枪。除了春田兵工厂还指定岩岛兵工厂作为生产厂商。1911-12财年产量达到171,893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美国参战时,大约生产了84万支M1903步枪,但军队兵员急剧扩充数量仍不足,美国将同样仿自德国毛瑟步枪枪机的一种英国恩菲尔德P14步枪的口径由英国的.303改为美国的.30-06,命名为“M1917步枪”作应急补充装备,甚至一度在前线美国军队使用的M1917比M1903数量还多。一战结束后,美国军队只保留M1903作为制式步枪,M1917全部撤装作储备。岩岛兵工厂在1919年停产M1903步枪,春田兵工厂在1927年停产M1903步枪。1938年,取代M1903步枪的半自动M1加兰德步枪产量不足,因此M1903步枪仍然是美国军队装备的主要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美国参战时候没有足够的M1步枪装备所有部队。美国军队仍然大量装备M1903步枪作为补充。由于春田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M1加兰德步枪,1941年雷明顿公司被指定开始批量生产M1903步枪,使用从岩岛兵工厂封存的旧生产模具,为了简化生产工艺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后来史密斯–科罗纳公司也获得生产合同。至1944年停产时共生产了1,385,629支M1903步枪。M1903步枪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包括改成狙击步枪,狙击步枪版本加装光学瞄准镜,具有精度上的优势,而为不妨碍瞄准镜的使用,所以拆除了机械瞄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法国军队由美国援助大量装备M1903步枪。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由于在外观、长度与设计上和中正式步枪类似,在老兵的回忆中除了“30步枪”这称呼以外另外还有“花旗牌中正式”这个另类的昵称。M1903步枪成为美军制式装备100年后,仍然在美国军队中少量出现。供训练与检阅使用,美军仪仗用枪将枪身金属部件镀铬处理,配白色背带。M1903有四种主要改进型,而各改进型中亦有小量改进的版本:M1903装有被称为C型枪托的M1903A1本得森供弹装置M1903A3装有M84瞄准镜的M1903A4除以上主要改进型外,还有两种改进型号,包括训练型和国际级比赛型。因M1903步枪远距离射击时精确性较好,成为流行的一种民用枪支。一战结束后,多种M1903运动型步枪应运而生,将枪托改成带小握把的缩小尺寸的运动枪托,可加装瞄准镜,其中包括春田兵工厂生产的美国国家射击比赛步枪。 1950年代1000支M1903A3步枪被挑选出来作为美国国家射击比赛用枪。

相关

  • 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英语:Ochratoxin)是一类由部分曲霉菌和青霉菌分泌的霉菌毒素(mycotoxins),常见于已霉变的饲料、咖啡豆中。可毒害家禽的内脏,使其死亡。赭曲霉毒素包括了7种结构类似的
  • 阿拉伯议会2001年在阿曼举行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国家同意建立一个阿拉伯议会,并决议给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权利启动和建立议会。2004年,普通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举
  • 武陵山脉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四地,长度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梵净山;最高峰为凤凰山
  • Shiga志贺洁(1871年2月7日-1957年1月25日)日本知名医学家与细菌学家,,生于江户时代陆前国宫城郡仙台(今宫城县仙台市),也是志贺杆菌的发现者。志贺洁出身于仙台藩藩士的家中,原名佐藤直吉,
  • 圣艾尔摩之火圣艾尔摩之火,中国古时称马祖火,是一种自古以来就常在航海时被海员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经常发生于雷雨中,在如船只桅杆顶端之类的尖状物上,产生如火焰般的蓝白色闪光。马祖火也会出
  • 计生部门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2013,简称国家人口计生委),原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1—2003,简称国家计生委),曾
  • 王晓民王晓民(1946年5月13日-2010年3月)是二战后台湾第一个受社会广泛注目的植物人。1963年,王晓民在台湾省立台北第二女中担任管乐队指挥,于同年9月17日时骑脚踏车经过今台北市八德路
  • 1448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阿尔卑斯交响曲阿尔卑斯交响曲(德语:Eine Alpensinfonie),作品64,是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献给当时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虽然作曲家标示这首乐曲为“交响曲”,但
  • 斗山世界大百科斗山世界大百科是一本由韩国斗山集团子公司斗山东亚(朝鲜语:두산동아)出版的百科全书,此书以1982年东亚出版社出版的《东亚原色世界大百科》(韩语:동아원색세계대백과사전)为基础,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