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症候群

✍ dations ◷ 2025-11-11 15:31:59 #症候群,神经系统疾病,病因不明的疾病,慢性病

慢性疲劳(倦)症候群(英语: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又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脊髓炎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说法为可能是由于心理焦虑引起,可能是广泛性焦虑症的身体症状) 。为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的持续性疲劳症状的病症而无法恢复,诊断的定义是发生期间达连续6个月以上,且排除已知的疲劳原因后的不明原因的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目前这类疾病的危险因子仍认识不多,在病因或病理学成因上也仍不明,在过去曾认为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科学证据力仍不足以支持这样的论点。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与工作紧张与压力过大,以及长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关;若长期任由身心疲累,没有好好调养,可能会引发一些危险因子,从轻微的“疲劳”演变成严重的“过劳”。在2015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简称IOM)提出了重新定义这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并重新命名为系统性运动不耐疾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简称SEID).

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征很多元化,计有:

虽然疲劳是一种在很多疾病都会出现的病征,但CFS的各种病征是多系统的,而且往往很少因为一种病症所引起而同时发生,所以是有办法分辨出来的。

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引起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病毒,但后来证实了该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目前医界认为慢性疲劳症候群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过去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对环境及其它风险因素的关系仍未能达到一致的看法。

慢性疲劳症候群在目前为止仍无任何化验可作为诊断。在传统中医学把有关病征归类为“虚劳”;而在西医学,它的诊断是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之定义,患者须全部符合下列2项:

目前对于慢性疲劳症候群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用之检测指标,但中西医学上,仍有许多推断认为这些疗法可能具有疗效或改善病征之效益;在西医学上,有透过补充血清素来改善病征;而在中医学,有采用复方起阳籽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体质;又或与一般情绪病一般,透过服用甘麦大枣汤来调理五脏六腑间的问题。另外,针灸与气功疗法也被认为可能具有疗效或改善病征的功用。

相关

  • 喉镜检查术喉镜检查术(laryngoscopy、喉镜检查法、喉镜检查、喉视镜检查)为检查咽喉之一部喉部的内视镜。喉镜检查术是一种医疗程序,是用来获得一个身体内部组织的视界图。比如,声带及声门
  • PCRPCR可能指:政党:其他:
  • 六氯苯六氯苯是有6个氯取代基的苯,一开始是被做为榖物防霉菌的使用,但也可以用在工业用途上,不过这个用品在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属于被全球禁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纯用品是无色细针
  • 艾伯特·沙茨艾伯特·沙茨(1920年2月2日-2005年1月17日)是链霉素的共同发现者之一。在过去这个发现通常被单独归功于沙茨的导师赛尔曼·A·瓦克斯曼。沙茨生于康涅狄格州诺威奇,父母分别是
  • 性联遗传伴性遗传即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男性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是来源他的母亲,而他本人又一定是将其传给女儿,不会传给他的儿子;然而,女性个体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源于她
  • 向量喷嘴矢量喷嘴为一种飞机使用的推进技术,早期大都用于垂直起降战机上,至1980年代末期后,开始在普通战机上广泛应用。飞行物体的推力是一种有强弱与方向的动量,而此种含强度与方向的动
  • 周长楫周长楫(1938年7月- ),中国语言学家,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担任过汉语史硕士导师,也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他在担任中文系教授的时候致力于闽南语以及闽南文化的推广以及发
  • 端午台湾端午节(传统称呼为五日节、五月节或肉粽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庆。台湾汉人称为午日节、五日节、午月节、五月节、五月初五。台湾端午节正午时首重祭祀、与午日辟除驱
  • 体重指数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统计学家及数学家凯特勒(Lamber
  • 超纯水超纯水(Ultrapure water)极为接近高纯度的水,即除了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电解质存在的水。在制造处理过程后能尽可能将溶在水中或在水中散播的各种杂质除去,包含